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277章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

明扬天下 第277章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秦牧在举水东岸与阿济格拼命,而武昌城里也不平静。

诸葛敏、李源、杨慎这三员“内阁辅臣”,加上“户部尚书”刘伯全,“左都御使”白铁,武昌知府李明堂、吴晋锡,堵胤锡等一大批人杀进楚王府的偏殿,对司马安等人进行猛烈的抨击。

这些人除了武昌知府李明堂有实实在在的官职之外,其他人其实都没有正式官位,但这不重要,在秦牧这个体系内,他们确实承担着相应的实权。

比如刘伯全,实际上私下里早已有人在背后叫他户部尚书了。

这些人这次反应之所以如此强烈,就是因为秦牧困于举水东岸,随时可能发生不测,他们觉得作为军方首脑的司马安、何亮、邵华等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司马安等人有口难言,这次秦牧越过总参,弄出如此浩大的一场会战,他自己先入险地为饵了,这生米已经煮成熟饭,总参不得不全力配合他的作战计划。

但这不免让行政方面的官员觉得,这是司马安等人弄出来的作战方案,漫天的口水几乎把司马安几人淹没。

司马安艰难地解释道:“战场上瞬息万变,大人根据战况作出这样的部署,为了不影响战局,我等也只能尽量配合.........”

“配合?司马安,今天你必须把话说清楚,你为什么这么做?你眼睁睁地看着大人身陷险地,不加以劝阻,还大力配合,你是何居心?”

何亮弱弱地解释道:“前方已来战报,大人刚刚重挫了阿济格,歼敌近四千........”

“何亮!你当我等什么都不知道吗?大人歼敌四千是不错,但自身伤亡超过五千人马。如今吴三桂已与阿济格合兵。总兵力将近五万,大人只剩下一万多人,势若垒卵,尔等竟然还坐得住,还不快劝大人撤过来。”

“撤不得了,鞑子在旁虎视眈眈,这时候渡河阿济格必定全力攻击,我军必败无疑......”

“我不管你败不败,必须立即让大人离开险地,满清其势汹汹。已掌控整个中原,绝非一战可灭。如今南京沦陷,皇上被俘,举国惶惶,湖广江西百姓全指望大人支撑着,若是大人有个闪失,三军必溃,江西湖广沦陷无须多日,这样的责任你承担得起吗?”

“不错。不管如何,必须让大人立即离开畈上塆,立即!”

“各位,请听我一言。”司马安暗吁了一口气说道。“大人已经在将士面前立下重誓,此时大人绝对不肯离开畈上塆。各位也请想想,大人在将士心中有着别人无可代替的威望,就是因为大人言出必行。士卒们也相信,追随大人必胜。因此我军士气一直很高昂,即便陷于劣势。也能奋战到底。如果大人此时将大军丢在险地,独自离开,这对大人的威望必定造成致命的打击,今后还想三军将士如此用命可就难了。真到哪时,恐怕湖广江西照样保不住。”

“司马安,照你这意思,就是任由大人陷于险地不管了?”

“各位放心,我已作了相应的安排,一定保证大人的安全。”

“你怎么保证?你必须说清楚。”

“总参以下令刘芳亮率两万骑军火速增援大人,李九三千人马明早也可赶到西岸,另外还安排朱一锦率人赶往西岸暗中接应,一但战况不利,立即将大人绑过西岸,然后由朱一锦护送回武昌。”

“司马安,这次就暂且信你一回,万一大人有个闪失,我等非找你拼命不可。”

****

武昌的情况,秦牧很快接到燕高飞的并报,他不禁暗叹,还好这些手下官员还算理智和克制,否则为这件事吵个没完,军政因此瘫痪,自己不全军覆没才怪。

只是秦牧已经没时间去想这些了,上回侥幸获得了一场胜利,现在最艰难的时刻才刚刚开始。

阿济格虽然伤亡了三千八百人,但汇合吴三桂后,总兵力仍然接近五万,正杀气腾腾的朝畈上塆扑来。

而上次大战秦军的实际伤亡人数比鞑子还多,达到五千二百人,只不过清军的伤亡那是实打实的“亡”,因为大败之下,受伤的多数都成了俘虏,秦军自己的伤员都救不过来,哪里顾得上去救他们,等死吧。

秦军一方,很多受伤的士兵经过救治后,将来还有机会重返战场,并成为最珍贵的老兵。这样算来,秦军实际死亡人数反而比鞑子少。

只是这些伤兵眼下指望不上,秦牧手上可战之兵只剩下一万五千人,面对阿济格至少四万七千人的兵力,形势极为险恶。

最快的援兵,也还要一天时间才能到达。而阿济格与吴三桂至多午时之后便会杀到,能不能撑过今天将意味着生存还是死亡。

“还有多少霰弹?”秦牧问道。

负责粮草军械的张诚立即答道:“回大人,每门炮还够发射九炮。”

这会儿的霰弹实际上就是一颗颗小铅铁珠,所以没有多少枚的概念。装好发射药后直接倒进炮管内压实即发射,因此射程很近,只有两三百步左右,但能形成大片的弹幕,对密集阵形的骑步兵有恐怖的杀伤力。

秦牧原有两门红夷大炮,十门佛朗机炮,加上缴获阿济格三门红衣大炮,现在共有十五门火炮。

按霰强的射程,两百步的距离,只够射一炮,敌人的敌兵就能冲到眼前,这样可不行。

秦牧于是下令:“曹太平,你立即带八千人马在车阵以外百步,东面小河以外百步,多挖壕沟,要快,挖得越多越好,阻止敌人骑兵直接冲进来。”

“末将遵命。”还有不到半天时间,曹太平哪里敢怠慢,立即带人猛挖壕沟去了。

佥事岳中良说道:“大人,我看吴三桂并不一定是死心归顺满清,等挨过了今天,晚上咱们何不派人与之接触,看能不能争取让他倒戈。”

“可以一试,不过本官认为希望不大,首先,吴三桂对原大顺军极为仇视,咱们已经招附李自成所部,想让吴三桂与之同伍,一时很难办到。更重要的是,关宁军的家眷现在全在鞑子控制之下,在天下大局还不明朗之前,想让他们舍弃妻儿老小倒戈不太可能。”

苏谨想了想说道:“大人,孙子兵法用间篇有言,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如大人所言,要说动吴三桂倒戈很难,但阿济格性格残暴,粗野少谋。末将想来,咱们能不能用间使阿济格对吴三桂起疑,进而逼得吴三桂不得不倒戈。”

秦牧想了想点头说道:“苏谨这主意出到点子上了,咱们好好议议,如何用间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崔胜立即说道:“大人,咱们手上有上千鞑子伤兵,利用一下,可为反间。”

“嗯,光是这样的反间想立即见效只怕不行。”

刘永志紧接着说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人,死间可与反间并用,大人可给吴三桂回封信,让死间送去。”

秦牧听到这已颇为意动,接着问道:“大家想想,还有别的要补充吗?”

苏谨沉吟着说道:“大人,还可以用明间。”

“何谓明间?”

“下午如果清军发动进攻,咱们可尽量多杀伤鞑子,对关宁军则尽可能少杀伤,以此让阿济有个先入为主的猜疑,等随后的反间与死间一齐施出,阿济格上当的可能性必然大增。”

“嗯,此事也可考虑,不过敌人三倍于我,疾攻之下,咱们未必有机会这么做。”

***********************

ps: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有朋友相约去看山歌比赛,不去,俺要保持更新,要努力。

望亲们多多鼓励,多多打赏,多投月票,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