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239章 我要的不多

明扬天下 第239章 我要的不多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朱由榔满怀希望而来,秦牧却连他的财物和美人都不收。

从传统的立嫡制算来,他父亲桂王朱常瀛是朱由崧的亲叔叔,有优先继承权。问题是他父亲远在广西梧州,而且卧病在床,根本不存在可操作性,总不能越过他父亲拥立他吧。

更主要是秦牧另有打算,并不想与这些龙子凤孙绑得过紧。

朱由榔满情希望而来,秦牧连财物和美人都不收,无异于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淮阴侯,如今天下危急,只有立嫡,才能名正言顺统合各方,共渡国难,淮阴侯是国之栋梁,中流砥柱,当此之时,只有您才能扶社稷于既倒啊。”朱由榔年纪与秦牧差不多,长得颇为英俊,只是此时一对眉毛几乎拧到了一处,看上去有些影响观瞻。

“小王爷言之有理,只是这拥立新君之事,自有南京诸公主持其事,本官只是赣南巡抚,没资格置喙啊。”

“淮阴侯,都什么时候了,您还说这种话,淮阴侯放心,若是我父王能继位,必不忘淮阴侯拥立大功。”

“小王爷,下官只能答应你,上书南京提议拥立桂王殿下,至于成不成,这就不由下官说的算了,如今贼众正在准备反扑,本官得赶往武昌调兵遣将应战,荆襄兵凶战危,小王爷千金之体实不宜久留,您还是先回衡州去吧。”

见秦牧下了逐客令,朱由榔万分失望,却又无可奈何,好在秦牧并没有将话说绝,算是还给他一保留着一线希望吧。

打发走朱由榔,船行出二十里,又有一名叫万元的太监追了来,是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派来的。秦牧估模着他也应该派人来了,对此并不意外。

正常情况下,谁来继承大位,太监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现在情况特殊,到底拥立谁,主要是看谁手上掌握的实权大,谁的话就更有分量。

韩赞周作为南京守备掌司礼监务太监,本来权力很大,只不过他的权力也是依附在崇祯身上,崇祯没了。他的大权一下子也就成了空壳,这时就必须另找依附了。

秦牧淡淡地开口问道:“万公公,现在南京的情形如何?”

万太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秦牧的神色,谨慎地说道:“南京现在分歧很大,东林一派认为潞王比较贤明,主将立潞王;以南京守备魏国公徐弘基、提督操江诚意伯刘孔昭一派主将立嫡,属意福王。韩公公派咱家来,是想征求一下侯爷的意见。”

听到徐弘基和刘孔昭两个人的名字,秦牧不由得想起徐永顺来。这些权贵一早就派徐永顺来探路,但从他们未联系自己就提出拥立人选这一点来看,这些权贵并没有死心依附的意思,让徐永顺来。只不过是预留一条路而已。

“韩公公是什么意思?”

“这........韩公公说要看侯爷的意思。”

万元吞吞吐吐,秦牧便猜到韩赞周一定有自己的倾向,只不过他与那些贵权不同,他更需要依附一个实权人物。所以才先征求自己的意见。

韩赞周一向和魏国公、诚意伯这些权贵走得近,他的倾向不问可知。

要是真为大明着想的话,其实现在皇帝的人选贤不贤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只是一个精神领袖,一个象征,现在紧要的是选出一个在法理上让各方都没话可说的皇帝来,这样才能尽快整合散乱的力量。

要想各方都没话可说,那只有遵循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立嫡制度。

东林党因为担心福王会报复,所以硬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不管国家现实的需要,大肆贬低朱由崧,把朱由松说得跟个傻瓜似的。

要说贤名,潞王确实比福王强一些,但天下这么多藩王,比潞王“贤”的不是没有,何况这个“贤”本身就带有主观标准在内,你觉得这个藩王贤,我觉得那个才贤,不行吗?

哪是不是我觉得谁贤了,就可以拥立谁呢?这样岂不乱套了?

想到东林党这些人的做派,秦牧暗暗冷笑。

历史已经证明,指望东林党或是刘泽清、高杰这些兵匪,只是死路一条,秦牧懒得去管这些人怎么胡搅。

对于自己来说,现阶段要坚持讨贼,下一个阶段是要全力抗清,坚持住了这两点,就能始终掌握着大义的旗帜,就能吸附更多的有志之士。

见秦牧在思量,万元不敢打扰,只得耐心等着。船只顺汉水南下,速度很快,两岸青山秀丽,

看着这些美景,很难让人相信这天下正遭逢着大变。

“万公公不必急躁,到了武昌,本官自会传信韩公公,这要比万公公往回赶快得多。”

“也好,不瞒侯爷,这一路赶过来,咱家这骨头都快散架了。”

这一路上可真热闹的,船到仙桃县时,又轮到卢九德迎了上来,他是最让秦牧意外的一个,之前秦牧根本没听说过这号人。

卢九德时间紧迫,一见着正主,只奉承了几句秦牧兴师讨贼的壮举,然后就直接道明来意,秦牧听说他是为朱由崧来拉票的,更加意外。

南京城里那些东林党人大肆贬低朱由崧,现在看来,朱由崧可比他们聪明多了,至少人家福王殿下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

“侯爷,东林党人枉称君子,为一己之私置大明江山社稷于不顾,当初神宗有意立福恭王为储君,他们就坚持要立嫡,闹出若大的风波,君臣僵持十几年,朝政荒废,举国不宁........如今呢,他们怎么不坚持立嫡了?

这些人见风使舵,说一套做一套,十足的伪君子。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在这关乎社稷存亡的紧要关头,侯爷毅然起兵讨贼,此等情操令天下人钦佩万分;

只是侯爷。如今尽快拥立新君才是当务之急啊。侯爷,福王殿下绝不象东林说的那么不堪,还望侯爷看在大明江山社稷的分上,站出来拥立福王登基,这从龙之功,福王殿下将来岂会少得了侯爷您的呢?”

秦牧不动声色地答道:“不瞒卢公公,桂王次子也曾来找过本官........”秦牧说到这顿了顿,卢九德心头不由得一紧。

秦牧暗暗一笑接着说道:“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拥立谁登基本不应是本官置喙之事。襄阳是荆湘要冲,如今被贼军窃据,本官是忧心如焚啊,对了,卢公公可听说过许英杰其人?”

卢九德有点转不过弯来,去年汇通银行若大的动静,卢九德岂会没听过许英杰的名字,许英杰大船大船的往江西运钱粮,这瞒得了谁呀。

秦牧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起许英杰。卢九德心如电转,很快想明白其中的关窍,连忙保证道:“侯爷放心,这一点咱家可以替福王殿下应承。福王殿下若能继位,一定给许英杰行些方便。”

“卢公公千万不要误会,本官并不是要跟福王殿下提什么条件,只是本官还欠许英杰一个人情。欠别人的人情不还,这心里总不好受,忍不住随口一提而已。”秦牧连忙澄清。生怕卢九德误会。

“侯爷说的是,福王殿下也是如此,欠别人的人情是一定要还的。”

卢九德坚持误会,这让秦牧很无奈。

“呵呵,福王殿下果非常人也,不瞒卢公公,本官也想为福王殿下顺利继位略尽绵薄之力,只是如今襄阳兵凶战危,本官一但抽身,只怕贼军大举而下,则湖广危矣,江南半壁危矣,对了,卢公公.........”

“侯爷文韬武略他人望尘莫及,更难得的是心忧社稷,忠公为国,堪为天下之楷模,有侯爷在,大破李贼,收复京师指日可待,侯爷还有什么难处,但说无妨,相信福王殿下定会给予侯爷全力支持的。”

卢九德绝不吝啬马屁,滔滔而来,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秦牧别倒向东林或桂王那边,为了........嗯,怎么着最后总得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吧。

现在何妨先应下秦牧这些条件呢,反正对于福王来说,登上不皇位下场会很惨,因为他本就是顺位继承人,若是让别人继位,一定会视他为最大的威胁。

这一点福王清楚得很,现在还是等顺利继承大位后,再论其他吧。

秦牧忧色满脸地说道:“本官如今与贼军鏖战不休,急需些一批能工巧匠随军修补损坏的军械,以免影响将士作战,另外,这江防也得及早准备,提前造些战船以防万一,只是如今这工匠也不好找啊,本官为这事可谓是夜不安寝啊。”

卢九德以为秦牧会要什么高官厚禄,听完秦牧的话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看来,这能算什么条件,不就是些低贱的工匠吗?

“侯爷请说。”卢九德断定秦牧一定还有别的要求。

“本官说完了。”秦牧似乎不明白卢九德的意思。

“侯爷就要这些?”卢九德终于忍不住直接问道。

“目前这是本官最急需的。”

秦牧心里冷笑不已,什么高官厚禄,朱由崧还是先保住自己小命再说吧。

俺只要保住了钱粮,再抢到相应人才,足矣!

其它的,你们爱怎么抢就怎么抢吧。

***********************************

ps:感谢书友jasontsai11的厚赏,昊远再拜,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