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236章 襄阳之变

明扬天下 第236章 襄阳之变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秦牧大举祭奠崇祯,更在讨贼檄文上疾声大呼什么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抢占道义的制高点,但这些光说不练可不行。

虽然兵部尚书史可法就这么干,不但发布了讨贼檄文,连誓师大会都隆而生之搞过了,结果过江后立即窝在浦口练兵。

不过秦牧非常清楚,咱们不能和史可法比,人家东林党掌握着舆论导向,人家说这是勤王,那就是勤王,况且人家史尚书好歹过江了,咱们怎么着也得过江吧。

秦牧本来就有意把总参搬到武昌去,湖广江西的威胁都来自北方,自己带着总参坐镇武昌一线,一来可以安定民心,“天子守国门”嘛!

二来有利于就近指挥战事,再者武昌离九江比较近,也有利于与九江的协调,或者说有利于控制九江也行。

不是秦牧信不过蒙轲,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留个心眼总不会错。

秦牧北镇武昌,除了总参和总监察部要随同北上外,三位政务辅官诸葛敏、李源、杨慎也必须跟随北上,现在赣南与湖南都比较稳定;江汉平源占领的时间较晚,江西方面也是北部需要加大控制力度,“三内阁”随同北上武昌,也有利于两地的政务处理。

军队安排方面,长沙留刘猛率一万五千人马驻守。

秦牧率宁远、苏谨一万五千步骑,对外号称五万,浩浩荡荡地北上“讨贼”。

这样一来,加上凌战驻守荆州一万人马,马永贞在武昌的三万五千人马,湖广方面驻防长江一线的兵力将达到六万。

而九江方面,蒙轲同样有三万陆军,五千水师。

秦牧手下十五万大军。总计就有九万五千压在了长江沿线,只不过现在他水师还不成气候,更多的是充当摆渡和输送后勤供给的角色。

刘伯全已经派人从沿海物色来二十多个造舰工匠,并组织起本地数百工匠,正在岳州开建战舰,此事已经划归总装备部管理,快的话,大半年应该就能造出一批象样的战舰了。

北去的船上,秦牧与司马安、何亮等人围在桌边,几个作战参谋将画好势力分布图铺了开来。

从这张势力分布图可看出。辽西、辽东由满清控制,号称拥兵三十万,但根据情报确认,目前满清只有318个牛录的军事编制,每个牛录实际人数在200人上下,甚至有些不足200人。

照此算来,满清八旗实际只有不到七万兵力。不过都是精锐。

加上依附满清的蒙古也按八旗军制共编有120个牛录左右,每个牛录实际人数约为170人,由此合计八旗蒙古总兵力大概在两万到两万五千人之间。

另外还有汉军八旗。有157个牛录,总人数大概在两万到三万之间。

这样算来,满清总兵力在十二万左右。

下来是占据山海关一带的吴三桂,兵力四万左右。同样比较精锐。

李自成的大顺军目前已经控制了陇右、河西走廊、河套、关中、汉中、山西、山东、河北、以及河南大部分地区。

南面的界线大至是西起南阳,向东是经信阳、亳州,宿迁划了条不规则的曲线,这条曲线以北基本都已经被大顺军控制。

李自成号称拥兵百万。但真正可战之兵估计也就三十万左右,并且这三十万可战之兵还很比较分散。

张献忠则控制了东到巫峡的四川大部分地区,兵力号称有五十万。稍有战力的估计在十五万左右。

大明南方的残余势力则很复杂,左良玉控制襄阳一带,号称拥兵二十万。

黄得功控制庐州一带,拥兵十万有余。

还有逃窜到淮南一带的刘泽清和高杰两部,这两个货色都号称拥兵三十万,但因为他们一路流窜,一路抢掠,一路挟持百姓为兵,具体有多少兵力一时不好确定,但粗步估计应该也有十五万以上。

还有就是福建的郑芝龙,拥兵大概也在十万之间,大多数为水师。

除了上述这些势力之外,史可法和路振飞也各有两三万军队,余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何亮沉吟道:“李自成攻陷京师之后,吴三桂的几万人马供给已断,按理,极有可能会归降李自成,李自成当是如虎添翼,只怕会很快兴兵南下。”

秦牧淡淡一笑道:“世上之事,大多不按道理来,燕云之事,该作的安排,我已让黄连山提前安排,其它的目前咱们鞭长莫及,静观其变即可。”

司马安接过儿子司马凯奉上来的茶,放在桌边后说道:“南京六部此时怕是忙着拥立新君了,大人真的打算袖手旁观吗?”

由于秦牧提前安排了情报人员,且情报人员通过大顺军占领区时,打的是红娘子的旗号,不受阻碍,京师之变的确切消息要比各方知道得早,若是他想抢拥立之功,自然也可比各位先下手,但秦牧没有这么做,是以司马安有此一问。

秦牧揉了揉眉头说道:“这个局搅进去太深,对咱们未必有利。”

司马安想了想,隐隐有些明悟,秦牧不抢这拥立之功,大概是不想背这个包袱,毕竟他迟早是要自立的。

杨慎说道:“按远近亲疏,福王当为首选,不过南京六部为东林把持,东林与福藩有隙,此事必起风波。”

司马凯忍不住插了一句:“不管拥立谁,以目前的形势,都少不了大人一份封赏。”

“放肆!”司马安立即喝斥道,“这里有你说你说话的份吗?”

司马凯顿时浑身不自在,低头退下。

秦牧摆摆手说道:“本官料想,咱们就算想置身事外也是不行,应该很快就会有人找上门来.........”

秦牧话未说完,先找上门来的不是外人,却是燕高飞,他匆匆进入船舱并报道:“大人,出事了。”

“快说。”

“京师失陷的消息传来,左良玉派驻马良关的部将曹炽率所部五千人叛投袁宗第,左军大哗,左良玉尽散财帛安抚,才稍稍稳住军心,然袁宗第却趁机集结重兵猛攻邓州,驻守邓州的常登大败,两万左军尽溃。

邓州一失,新野的左梦庚和金声桓担心袁宗第抄断后路,匆忙退兵,袁宗第一路紧追不舍,左军逃者不下万人,至古驿镇时,李九将军率五千骑兵绕过红泥坡突袭袁宗第左翼,并派人联络左梦庚、金声桓反攻。大顺军猝不及防,左翼大乱;

奈何左梦庚、金声桓这两个狗娘养的不但没有引军反攻,反而置李九将军五千人马不顾,趁机脱离逃回襄阳,使我五千人马陷入苦战,损失近四百骑;

退回襄阳城下时,左良玉以追兵将至为由,竟是闭门不纳,李九只得率军西走牛首山一带,另据咱俩隐伏城中的人员送出消息,有迹象表明,左良玉极有可能弃走襄阳。”

“该杀!”宁远拍案而起,怒声道,“左良玉这狗娘养的果然靠不住,当初要是信我的抢占襄阳,岂有今日这般被动.........”

宁远说到这,发现秦牧神色如常,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一般,不由得连忙收声。

秦牧的冷静让所有人感到意外,司马安看了他一眼说道:“如果左良玉真要弃走襄阳,只怕咱们是来不及了,还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宁远接着说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大人,左良玉这狗养娘的要是真放弃襄阳沿汉水南下,咱们就灭了这狗养娘的。”

“他若是真弃守襄阳,南下的可能性不大。”秦牧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同时理了理思绪才接着说道:“传我命令,让岸上大军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荆州,另外,命令苏谨率余下的五千骑即刻北上,能抢占襄阳最好,若事有不第,则接应李九南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