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221章 东方红(求推荐票)

明扬天下 第221章 东方红(求推荐票)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秦文治,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儿咳呀,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自从秦牧在南门外引来天雷劈死瘟神之后,这首经秦牧改动的《东方红》更为人们所热衷传唱,尤其是在湘阴一带,更是老少皆知,口口相传,你随便到大街上走走,就随处可以听到。

当然,那首《浏阳河》也是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之一,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秦牧真是湘潭人。

这些歌曲的传唱,对提升秦牧的人望,促使百姓归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些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歌曲、口号绝不是秦牧首创,前例已不胜枚举。

就是李自成也有这样的口号,宋献策本是术士出身,他为李自成提出了“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的口号。此一口号的提出和宣传,对于争取群众支持,鼓舞大顺军士气,动摇明王朝正统,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所以绝不能小看这些歌曲、口号的作用,随着这些歌曲在湖广传唱得人尽皆知,秦牧进一步被神化了。

百姓对他是且敬且畏,更多的人在家里给他立了长生牌,早晚供奉,以求能保佑全家平安。

隔离区里的重症患者,虽然一个也没治好,都死了,但由于隔离及时,加上秦牧强令各州各县大力预防鼠疫传播,大宁村的鼠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至少目前没有大肆扩散的迹象。

而且这次老天也算帮忙,秦牧引天雷劈瘟神后,天降大雨,继而还下起了冰雹,湖广大地来了一场持续了半个多月的倒春寒。

骤降的气温,对抑制疫情扩散应该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因为在大明的京师及山西一带,每次大规模暴发鼠疫都是在开春天气暖和之后,说明鼠疫的滋生和传播受到气温影响很大。

但百姓不知道这些,他们亲眼目睹秦牧引来天雷劈死瘟神,所以人们更愿意相信,是秦牧这个大救星控制了瘟疫,拯救了大家。这也是《红方红》、《浏阳河》这些经过秦牧修改的歌曲在湖广传唱不休的重要原因。

秦牧在湘阴南门外玩的那一出,本意只是想安抚惶惶不可终日的军心民心,却间接给他头上又增加了一道神秘而耀眼的光环。

经此一事,已不止于村夫愚妇。就是象诸葛敏这样的知识分子,也更相信他是天命所归了。

***

三月初,大地回阳春,橘子洲头柳依依,湘江澄碧如带泱泱北去,岳麓山百花争放,书声朗朗。

秦牧这次没有着官服,一袭春衫飘拂,如同踏春归来的士子。但来迎接他的人没有一个敢因此轻看他,因为,秦牧身上不但有骄人的战绩,更有秘密的神迹。

站在码头上迎接的他的有司马安、何亮、李源、杨慎、刘猛、马永贞、苏谨、宁远、朱一锦、李九、霍胜、刘伯全、邵华等等;

秦牧手下的文武大员中。除了蒙轲镇守九江,防备南昌和庐州,不能离开。向连城、崔锋、正在江西大力剿匪,并借机接管江西北面防务。还有凌战、马六两、洪大壮、韩秀这些老班底需要领兵防备地方。田一亩留守赣州外,几乎都来了。

秦牧把手下文武要员全部招集到长沙来,目的只有一个:筹建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共计四个重要的军事部门。

之前秦牧曾想推动行政体制改革。遭到司马安和何亮等人的强烈反对,行政体制改革不疾而终。

行政体制改不了,但军事体制的必须改,军队是秦牧根本的依仗,他是安身立命之本。除了确保军队要忠诚外,更需要他们能打胜仗,能扛住即将到来的的一系列高强度的战争。

秦牧手下目前已经有十五万大军,但由于他崛起太快,军事体制还一直沿用大明原来的体制,大家虽然都承认秦牧是最高领导者,同时也给士兵灌输了很多忠于秦牧的思想,比如士兵每天要高声念几遍的军人誓词中,第一条便是绝对服从秦牧的指挥,每次领饷时必须高声谢秦大人赏。

但总体来说,这十五万大军无论是行军作战,还是平日训练、或者是后勤保障,都没有完备的体制条文规范,面对张献忠那样的乌合之众,还不成问题。

但即将到来的大战,面对的将是满清铁骑那样彪悍的军队,到时必须把所有的力量捏紧,集中所有的资源加以应对;

秦牧深感以目前的军事体制应对这样高强度的战争是不行的。

所以他决定要筹建总参谋部,他把忧虑和想法透露给军政两班要员之后,这次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包括军方将领,也认为有必要加强目前的军事体制,以保证将来的战争能够取得胜利。

于是,在秦牧一声令下,一众文武大员紧急汇聚到长沙,讨论筹建“四部”事宜。

来码头迎接秦牧的除了他手下一班文武大员外,还有宋应星和两百岳麓书院的学童,这是秦牧特意让他们来的。

两百学童从八岁到十三岁不等,是秦牧下令从湖广、江西物色来的孩子,这些学童经过严格挑选,不但要聪明伶俐,还要是识字的,而且家庭背景还不能太复杂。

秦牧让这些学童来迎接,是要尽可能多地与他们接触,这些学童是秦牧精心培养的新式人才,寄予了他无限的厚望,将来行政体制改革能不能顺利推行,就看这些新式人才能不能发挥作用了。

和司马安等人寒暄过后,秦牧走到这些孩子前面,两百学童立即长身作揖,齐声喊道:“拜见恩师。”

“好,好好好,你们这礼我受了,都起来,起来。”

“多谢恩师。”

望着队列整齐的两百学童,秦牧心情大好,这些学童着装统一,都是头戴方巾,身着白色儒衫,儒衫只在前襟染有几竿疏竹和一小丛兰草,有如水墨画。

这校服也是秦牧亲自设计的,在校服上画染上竹和兰,取意君子若竹,品性如兰。更希望他们能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秦牧没有让他们叫自己“大人”,而叫“恩师”,除了秦牧打算抽空亲自去给他们授课之外,也深知师徒关系要比上下级关系亲近得多,因此才让这些学童叫他恩师。

这些学童也只有秦牧这一个恩师,他们对宋应星等书院师长的称呼、一律叫宋教授或某某教授,而不称恩师。

秦牧今天才刻意换下官服,穿上儒衫,本意就要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

望着两百张朝气蓬勃的脸,以及他们仰慕而热切的眼神,秦牧非常欣慰,缓步走到他们中间朗声说道:“孩子们,我想说的是,看到了你们,我就看到了希望。你们要记住,振兴中华的责任不在他人,而在你们这些少年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你们要记住,你们不但是恩师我的希望,是岳麓书院的希望,也是我华夏的希望。但前提是,你们先要开阔胸襟,放开眼界,努力学习,充实自我,成为一个学有所长的人。”

“感谢恩师教诲!”两百学童再次长身作揖,热烈回应,少年人喜欢模仿、崇拜,而放眼湖广,乃至整个天下,秦牧无疑就是他们最理想的崇拜对象。

抛开秦牧供他们吃,供他们穿,让他们有机会就读于岳麓书院这样天下闻名的书院不说,光是秦牧头上耀眼的光环,就足以让孩子们对他倾慕万分了。

秦牧和蔼可亲的态度,很快就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两百学童围着他,问长问短,问得最多的无疑是他在湘阴南门引天雷劈瘟神的事。

对此,秦牧哈哈笑道:“若是再有其它鬼怪,下次恩师一定带上你们,让你们亲眼看看恩师引来天雷劈死鬼怪的场面。”

“好啊。”

“恩师,你可要说话算话。”

“当然,我是你们的师长,自然要以身作则,做作言而有信的,岂能欺骗你们。”

司马安他们看静静地看着秦牧与孩子们交流,同时回味着秦牧刚才随口诵出的段文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这样的句子秦牧竟是随口便来,怎不教人钦佩。

回城的路上,秦牧与一众手下文武走于前,孩子们紧跟其后,并齐声高唱起了歌来: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秦文治,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儿咳呀,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歌儿嘹亮高亢,直上云霄,这是孩子们的歌声,歌唱着秦牧对未来的希望,这些孩子与军中的教导营形成对应,一文一武,将在未来支持起秦牧所有的希望。

***********************

ps:推荐票,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