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006章 笑容里藏着杀猪刀

明扬天下 第006章 笑容里藏着杀猪刀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24 13:41:54 来源:笔趣阁

***

名利名利,这两个字之所以连在一起,是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出了名,利就跟着来。

而想要出名,最快捷的方法莫过于跟主流媒体搞好关系。

在古代,没电视没广播没互联网,你的文章要想风行起来,广为人知,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让青楼女子去传唱,这也是古代文人为什么都热衷逛青楼的一个原因,可以说,青楼在古代就是主流媒体。

青楼名妓不光久经风月,更是久经文场。如果你是个初出茅庐的后辈,一个成名艺妓对你说她看过的诗比你认得字都多时,千万别以为人家在笑话。

艺妓们听了你的新作,觉得没啥新意,就嘴上敷衍两句好,灌你两杯酒了事。

如果觉得颇有神韵,才会决定在下次碰见达官贵人,或者曲艺演出时,把你的诗词编入演出节目表。

当然了,就象后世一首好歌能捧红一个歌手一样,一首好的诗词,往往也能让艺妓名声大噪。

所以只要你的诗真的是好诗,艺妓们不但会热情招待你,而且还会送上一笔润笔之资,甚至自荐枕席也有可能。宋代才子柳咏就是靠着干这行,在青楼里混迹了多年。

秦牧不排斥艺妓自荐枕席,但润笔费你一定不能少了我的,老子就是冲这个来的,要靠这笔钱跑路啊。

温柔乡固然好,但不应成为英雄冢。

秦淮河两岸青楼云集,名妓众多,秦大公子两个煎饼下肚之后,雄赳赳气昂昂地从煎饼摊出发,他已经准备好了,除媚香楼之外,今天要把秦淮河两岸所有上档次的青楼逛个遍,要嘛不做,要嘛惊天动地。

街头巷尾的百姓还在热议着那日天降巨石之事,虽然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已经下令将陨石坑填平,不准民众再议论,但越是这样,人们私下里议论得越多;

这就象路边的一陀狗屎,本来人人都不愿多看一眼,但只要你拿东西把它围起来,反而会引来窥探的目光,甚至有人会上去拈来尝尝,看看它与别的狗屎有什么不同。

除了天降巨石外,街上人议论最多的自然就是秦大公子了,他如今绝对是个名人,刚和名妓李香君传出绯闻,又毅然休了悍妻,而他休妻的举动,更进一步证明他和李香君有一腿,至少人民大众是这么认为的。

往日的神童为名妓休妻,其中还牵涉到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这样的三角恋情,多好的头条啊!

还好秦牧名声虽响,但真正认识他的人却不多,所以他不用担心被狗仔队围追堵截,很顺利地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丽春院。

不知这间丽春院是不是韦小宝家开的那间,反正秦大公子来了,一番周折之后,秦大公子坐在了丽春院头牌卿卿姑娘的香闺里。

卿卿姑娘的美貌并不亚于李香君多少,名声之所以差那么一点,是因为才华。这年头,包装一位名妓绝不亚于包装一位公主,琴棋书画诗词歌舞,仪态妆容房事茶道,国家局势风月杂谈,作为名妓必须样样精通,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卿卿姑娘正是在核心竞争力上差那么一点,所以秦牧道明来意后,她非常热情,一番礼尚往来,巧笑对答之后,便进入正题了。

秦牧要逛的青楼还多着呢,可不能在这儿耗太久,他洒然起身,挥笔疾书: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一首怎么够,俺还要换银子跑路呢,再来一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看了这两首诗,卿卿姑娘两眼顿时化作满天星,亮晶晶,赞颂之词不绝于口。

秦牧自谦几句便不再出声,能成为名妓先决条件就是善解人意,卿卿姑娘嫣然一笑,非常慷慨地奉上了一百两酬金,并殷切地表示:蓬门日日为君开,殷盼他日君再来。

秦牧揣着一百两银票出了丽春院,更是神清气足,按说刚才那两首诗虽好,但按行情未必值得一百两,卿卿姑娘显然是为了笼络他,望他今后常来送诗。

只可惜她大概要失望了,秦大公子志不在此,他只想快点筹到一笔路费,因此他毫不停留的往下一家走去.........................

秦大公子忙活了一天,收获颇丰,怀里足足揣了六百八十两银票。其中光一首《木兰花令》就赚了一百五十两。

回到煎饼摊前时,已是夕阳西下。

小乞丐那单薄的身子蹲在路边,两眼灰暗无神看着过往的行人。

直到见到秦牧那一刹那,她整个人才突然活了过来,一跃而起,向秦牧跑了几步,又停了下来,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两滴眼泪却无声地滑了下来。

秦牧走上去,直接就给她一个暴粟:“竟敢怀疑本公子的诚信,烤了吃!”

小乞丐用力地抹去眼泪,露出一张“五颜六色”的笑脸来。

“大娘,还有煎饼吗?”

“有有有!公子要吃几个尽管拿,老婆子这也要收摊了。”

秦牧回头揉了揉小乞丐的小脑袋问道:“你要吃几个?”

小乞丐伸出三根指头,大概想起秦牧昨晚嫌她吃得多,又连忙收回两根指头,秦牧哈哈一笑,忍不住又弹了她一个暴粟。

这一天黄昏,可谓是凡有井水饮处,皆唱秦词,至少秦淮河两岸是这样,一时之间,秦牧名声鹊起,轰动南京。

坊间对秦牧更是议论纷纷;秦牧打小就是神童,七岁能诗,只是三次会试不第,他头上的光环早已淡去,加上他一向只知在家中埋头苦读,不象四公子那样经常招开座谈会,人们早已将他看成另一个仲永。

而这一夜,秦牧再次成为人们口中的天才,虽然他三试不第,但这丝毫不损他头上那熠熠生辉的光环,李杜诗篇万口传,他们中过进士吗?

复社四公子成天在桃叶渡那儿发狂悲歌,却未见有哪首足以传世的佳作流出,相比之下,不禁让人感叹满壶不响,半壶响当当。

人家秦公子多年埋头苦读,不鸣则已,一鸣惊天动地,二三十首佳作,信手拈来,首首足以传世流芳,这才是大手笔啊!

不管世人如何传说,秦大公子很满意于怀里的那六百八十两,嗯,这数字吉利,看来是预示着俺路路发啊。

他带着小乞丐去裁缝铺各置办了几套行头,然后豪情满怀地说道:“走,今晚睡床!”

小乞丐听了眼睛顿时变成两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或许对她来说,能睡床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吧。

在三山门内找了家客栈入住,秦牧把包裹丢给小乞丐说道:“瞧你脏的,以后没人敢欺负你了,快去把自己刷干净,记住,一定要干净,等下我要全身检查,若是发现卫生不达标,烤了吃。”

小乞丐抱起包裹,猛点其头,又是一脸五颜六色的笑,把秦牧晃得眼花缭乱。

秦牧刚准备也去洗个澡,房门便响了起来。

“谁呀?”

“文治兄,末学侯方域与好友冒辟疆前来求教。”

秦牧怔了一下,这文治..........呃,似乎是自己的字,《荀子》成相篇有“请牧基贤者思”句。牧:治也。自己的字就是这么来的。

问题是侯方域这个满清奴才是怎么来的呢?

他娘的,自己才刚刚入住这客栈,俩人就找来了,且不管他来干嘛,光是这寻人的速度便可知,复社在金陵城可比厂卫利害多了。

秦牧打开门,露出一脸阿诺.施瓦辛格式的微笑说道:“二位高才,屈尊降贵前来垂教,在下真是受宠若惊啊!请,快请!”

双方笑容里都藏着杀猪刀,一番看似热情的寒暄之后,分主客落坐。

接下来就是互相吹捧了,这一点人家二位公子是练出来了的,指点江山,意气风发,把当道诸公批驳得体无完肤,然后巧妙地把秦牧往高里捧,二人你一首,我一首,背着秦牧卖了六百八十两的新诗。

秦牧也自然是满口谦虚着,为了探明对方来意,他显得很热络。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秦牧也已被捧到了云端,侯方域才说道:“文治兄才高八斗,朝中诸公却无伯乐慧眼,使国失良才,此不但乃文治兄之憾,也是朝廷之憾啊!”

“朝宗兄谬赞了,与二位比起来,在下微末之光如流萤之对浩月,惭愧,惭愧之极呐!”

侯方域正色地答道:“文治兄不必自谦,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文治兄此诗既是时世写照,又点出了平生抱负,非绝世良才,难作此凤鸣之音也!”

冒襄接口说道:“朝宗兄所言甚言,对了,在下听说文治兄已到吏部报备,文治兄想必也知道,等待吏部大挑放官无异于守株待兔,文治兄满腹经纶,又怀报国之心,何不进京自荐一番,谋得一官半职,也好早些一展胸中抱负,免得空白了少年头。”

“辟疆兄金玉良言,在下本当听取,只是在下疏于交游,又刚刚休..............唉,不提也罢。”

侯方域慨然起身,大义凛然地说道:“如今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文治兄这等国之良才,岂能埋没?文治兄的难处在下明白,这样吧,此事就由我等来周旋,在下就算辖出这张脸面,也要尽快将文治兄荐上去。”

秦牧颇为意外,仓促间还真想不明白侯方域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满清奴才真是为自己好?

靠,小鸡尿尿了,你信吗?

不管如何,秦牧还是作一付感激涕零的样子,连连道谢。

侯、冒二人又坐了一柱香时间,言语之间慷而慨之,直到三人熟络得象失散多年亲兄弟,二人才告辞出去,秦牧一路把二人送到了楼下才作罢。

二人上车后,侯方域面上的笑容一收,对冒襄说道:“姓秦的似非那种只知读死书的呆傻之人,看来光是咱们捧他几句还不够啊,一但他知道了会昌的实情之后,只怕不愿去赴任,咱们可就白费心机了,得让大家把他高高捧起才行,只有这样,他才无路可退。”

侯方域打算发动复社的人脉捧秦牧,这等于是把秦牧往死路上逼,是捧杀,冒襄心中稍稍犹豫了一下,碍于俩人的交情,还是点头了。

***

PS:亲们,看完书别忘了收藏啊,另外顺手扔下几张推荐票,支持一下新书,支持一下昊远,好人一生平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