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843章 登闻鼓响

明扬天下 第843章 登闻鼓响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咸阳宫武英殿里,司马凯正在向秦牧汇报皇家蒙学事宜,经过他父亲提醒,他又加设了不定期督察制度,以防止蒙学虚报生员,克扣办学款项。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他能做到这样,秦牧还算是比较满意了。

“陛下.......”

司马凯还有没说完,外头突然传来一阵鼓声。司马凯为之愕然,秦牧则比较沉得住气,轻轻向他摆了摆手,对殿中的小太监吩咐道:“小保,快去看看,是谁在击鼓。”

“是,陛下。”那名叫洪保的小太监连忙退出英武殿,然后向皇宫开门外小跑而去。

秦牧随后站起来,对司马凯说道:“走,随朕去看看,何人在击鼓。”

在皇宫里听到这样的鼓声,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有人敲登闻鼓。

大秦按历朝旧例,于宫门左侧悬置登闻鼓,并派专人看守,允许有重大冤情的百姓击鼓鸣冤于朝。

按规定,一但登闻鼓响,皇帝不管在做什么,都必须立即上朝。

宋太宗时,曾有这样的记载:京民牟晖击登闻鼓,诉家奴失母豚一,诏令赐千钱偿其值。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京城有个叫牟晖的人击登闻鼓,告家奴丢失母猪一头。宋太宗亲自问案后,命赐一千文钱赔偿牟晖的损失。

这种鸡毛蒜皮的事,也来击登闻鼓,而且皇帝不管在做什么,都必须立即上朝问案,这当然不行。

所以大秦加了些规定,非人命官司,大贪大恶,奇冤异惨。不得击登闻鼓。

换而言之,登闻鼓响,则必有重大案情。

午门外,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妇人,一边敲击登闻鼓,一边悲声大喊:“陛下,冤枉啊,民妇冤枉啊.....”

这一阵阵鼓响,一声声悲呼,引得长安城百姓纷纷前来观看。西京这面登闻鼓,还是第一次被人鼓响;

普通老百姓除了好奇之外,也非常想知道,这面登闻鼓到底有没有用,鼓响之后,天子会不会真的亲自过问,为民断案平冤。

围过来的百姓,因此议论纷纷,看守登闻鼓的官吏。上前和那妇人说了些什么,紧接着又看到宫里有个小太监小跑出来,向看守登闻鼓的官吏询问了些什么,然后带着妇人入朝而去。

普通老百姓无法跟进去。但却围在宫外不原散去,人群反而聚集得越来越多.....

那妇人被带入宫城,望着威严的朝堂殿宇,脸上的表情既忐忑又带着一丝希望。

秦牧换了一身朝服。很快临朝升殿,随驾的大臣以及西京的主官,都一一赶到大殿。

小太监洪保把那妇人带入殿来。但见她一身粗布衣裳,在这寒冷的冬天显得有些单薄,风尘仆仆,脸色憔悴。

她一进入大殿,立即跪下拜道:“民.......民妇杨柳氏,给陛下磕头了,陛下,民妇冤枉啊!冤枉啊........”

那妇人这一拜,便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秦牧扬声对洪保吩咐道:“小保,把人带上前来。”

“是,陛下。”

等小太监把那妇人带近一些,秦牧扫了一眼殿中大臣的反应,这才徐徐说道:“杨柳氏,你是何方人氏?你可知道,没有重大冤情,贸然来敲登闻鼓是要获罪的?”

“回陛下,民妇知道,民妇有重大冤情,还请陛下为民妇作主啊........”

“好了,你先不要哭,先从头一二把案情给朕说清楚,如果真有重大冤情,朕自会还你一个公道。”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为民妇作主。事情是这样,民妇家住山西平阳府夏县临窑村,今年七月十六,民妇隔壁家一个叫夏娘的女子,夜里被人潜入家中糟蹋后杀害........”

那妇人一边抽泣一边述说,案情并不算复杂,这个叫夏娘的十六岁女子被人入室糟蹋后杀害,遇害女子的母亲闻到异响,最先赶到女儿的房间,看到一个黑影翻窗而出,朝隔壁的杨家方向逃走。

第二天,接到报案的夏县官差,根据这一线索,在杨家的后园找到了杀人的凶器,一把染血的匕首。

便以此认定杨家独子杨观有重大作案嫌疑,于是把杨观带回县衙审讯。

知县关培在审讯中得知,因死者夏娘貌美,杨观一直心有爱慕,还请媒人上门提过亲,但是夏娘的父亲嫌杨观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加上杨观此人平时名声不好,时有小偷小摸的行为,便一口拒绝了杨家的提亲。

夏娘被害前一个月,刚刚由父亲作主,许给隔避村的一个年轻秀才,男方已经下过聘礼,亲事已定,正准备来年开春黄道吉日一到便成亲。结果这个时候夏娘就被人入室先糟蹋后加害。

知县关培认为,杨观有作案动机,而且杀人凶器又是在他家后园的草丛发现的。

然而杨观拒不承认是自己入室杀人,关培于是动用大刑,最后杨观受刑不过,承认了夏娘是自己杀的。

但一听到知县要判自己死刑,杨观又当堂反供,说自己是被屈打成招。

杨观的母亲,也就是来告御状的这个妇人,也坚持说案发当夜自己儿子没离开过家,更坚持说儿子天生怕血,平时连鸡也不敢杀,绝对不会杀人。

知县关培再次动刑,杨观熬不过,又一次承认人是自己杀的。然而过后很快有反供。如此反复。

杨柳氏救子心切,也告到平阳府,平阳知府查看案情后,维持了原判。

杨柳氏不服,又到太原山西按察使司上告。

事关人命,山西按察使陆秉文不敢怠慢,派人到夏县,勘察过凶案现场,调阅案件宗卷,最后还是维持了夏县知县关培的原判。

杨柳氏绝望之下,昏迷在路边,被一个路人救起,并告诉她天子在西京,可到西京击登闻鼓鸣冤,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一幕。

杨柳氏说之后,又泣声伏地喊冤道:“陛下呀,民妇那犬子是冤枉的,是冤枉的,请陛下为民妇作主啊!”

看她哭得血泪声声,着实凄凉,真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秦牧暗吁了一口气说道:“杨柳氏,事涉人命,朕总不能只听你一面之词,便下旨让你的儿子无罪释放。不过你放心,朕会立即派人前往夏县,把这件案子的相关人证物证带回长安,然后重新审理此案,如果你的儿子真是冤枉的,到时朕一定还你一个公道。”

“多谢陛下,陛下万岁.......”那杨柳氏说到这,竟昏了过去。

秦牧让小太监洪保带人将杨柳氏抬下去救治,好生安置之后,便对殿上的司马安等人问道:“诸位大臣,对此有何看法?”

司马安答道:“陛下,光听这杨柳氏一面之词,实在不好妄下结论。”

司马安轻轻把球踢了回来,秦牧也不以为意,当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先派人前往夏县把此案宗卷以及人证物证调来再说吧。”

秦牧回到御书房,立即把黄连山叫来,斥退左右后问道:“此案确实没有一进步的证据证明是杨观所为吗?”

黄连山慎重地答道:“回陛下,没有。不过从目前的证据看来,确实是杨观嫌疑最大。”

“没有进一步的证据就好,等杨观及相关的人证物证调来长安后,你立即全力侦办此案,先在临窑村一带散布消息,说夏娘被害一案已经查明另有真凶,杨观已无罪释放,看看有没有异常之处。”

“是,陛下。”

****************************

求推荐票!

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