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747章 梅子黄时雨(三)

明扬天下 第747章 梅子黄时雨(三)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感谢华夏~黄帝的万金之赏,谢谢!

***

轰!

长沙城外炮声隆隆,山上落石滚滚,宣告着长沙到昆明的柏油路,这项浩大的工程正式拉开了大幕。

朝廷调来三万大军,看守四万女真俘虏,和五万吕宋土人。

还制定了不少激励机制,比如在工作中表现突然的人,将能获得升迁的机会,从一般的奴隶升为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最后甚至有机会摆脱奴隶的命运,享受大秦国民的待遇。

所有的工程也实行包干,每百人为一中队,下辖十个小队,一同承包一段路。

工程进度快的,能得到各种奖励。

完成不成任务的,则有相应的惩罚。

还实行连坐制,一人逃跑,一个小队皆斩。一个小队逃跑,整个中队皆斩,让其互相监督。另外就是从土人中挑选一两千表现好的,组成仆从军,让他们负责就近监工。

平坦的地段,两边开挖排水沟,铺上七寸厚的沙石,夯实,再铺上沥青碾平即可。

遇上一面临沟壑的路段,则需要以石块砌边。

整个工程会需要大量石料,沿途官方的、私人的,开了大量的采石场。

遇到小河能架石桥的,则架石桥。遇到大江大河没法架石桥的,则用水泥钢筋于两岸铸墩,架大型索桥,保证马车照样能通行。

四川广元开采出来的天然沥青,通过嘉陵江入进长江,然后转入洞庭湖,进入湘江一路运到长沙,这种运输过程,也大量地承包给了私人船主。

总之,几乎所有能承包的工序,都尽量承包出去。一来,让国内百姓能从中赚到钱,二来减少朝廷的负担。

这一巨大的工程一开工,对西南各个土司自然产生不小的震动,各种热议纷起,也有不少明眼人看出,一但这条柏油路修成,将会威胁到他们自治的根基。

因为历朝之所以任由西南各个土司自治,根本原因是道路不畅,难以控制。一但道路通了。不但使他们失了天然的屏障,大量的人员往来,也必定会让西南的百姓与中原百姓的交往更加密切,相处更加融合。他们也就失去了自治的基础。

大秦朝廷自然也考虑到西南土司的这些心里反应,对此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第一,秦牧给各个大土司加官晋爵,以安抚他们。

第二,调艾能奇两万南征大军分驻衡阳、桂林、南宁。再调马六两一万兵马作为机动作战部队,驻守贵阳一线。在军事上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第三,派遣辅官,免费赠予玉米、红薯等新式作物,在各个土司大力推广。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管仲也说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先让西南的百姓能吃饱,这样他们愿意造反的人也就少了。

第四,象北七省那样。在各个土州以皇家的名义办蒙学,让适龄的孩子免费入学,传授儒家经典及数学、地理、历史等等。

第五。科举除了南北榜之个,加设一个西南榜。此榜专为西南的少数民族的读书人而设,另外开考。以此来拢络西南各族百姓。

无论是修路还是对西南改土归流,秦牧都做好了持之以恒的心里准备,不指望一两年就能全部捋顺,但无论如何,在他有生之年,绝不容许西南这种实质上的割据再继续下去。

***

思恩府是广西四个土府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府治原在寨山城(平果县),明正统四年十月,以土官岑瑛屡有边功封为思恩土知府,世袭。

正统七年,土知府岑瑛将府治迁到乔利(马山县乔利乡)。

嘉靖年间,心学宗师王阳明招抚卢苏、王受和镇压八寨叛乱后,亲到乔利,认为府治于环山之中,四周山峰尤如戈、矛、剑、戟,荆棘丛生,瘴雾错塞,阴岸乱石,嘉禾难长,狐鼠作乱,疾疫易生,为保治安民,于嘉靖七年将府治迁到跟乔利60里外的四野旷阔田地膏腴的武缘(武明县)止戈里荒田驿,一直至今。

王阳明当初强迁思恩州府治,为的是保治安民,其中“保治”的意思尤重。

但另一方面,思恩府治迁到四野旷阔田地膏腴的地方后,粮产丰收,人口增加,便得思恩府的实力一不断增加,最终成为广西各个土司之首。

随着明朝中后期北方边患越来越严重,明廷对西南的控制力越来越弱,无力再管束这些土司,象思恩府这样的土司,日益骄奢,强暴横行,肆无忌惮;

他们不断出兵劫掠四方,吞并弱小,对治下土民亦是横征暴敛。

思恩府城里,世袭土知府岑寅的城堡可谓是金玉满堂,若不亲到,你很难想象在这样偏远的地方,有如此豪奢的大宅,这日子过得一点也不比皇帝差。

化名为顾南风的顾宪成踏进岑寅的府上时,被深深地震撼了一把,他也算见过些世面了,但还被震撼成这样,足见岑寅府上是如何的豪奢。

顾宪成暗暗咽了咽口水,趋前一拜说道:“小人可真是开眼界了,岑大人.....唉!”

“顾壮士为何感叹!”岑寅得意地问道,他今年三十六岁,一身大秦的知府官服穿在身上,倒也官气十足,只是眼角眉梢,那种飞扬跋扈的神情自小养成,如何也掩饰不住。

顾宪成谦卑地说道:“小人听说大人喜欢珍奇异宝,特意寻了几样,欲献与大人,以便能在大人手下讨碗饭吃,可看了大人府里的收藏,小人无颜以对,手里那几样粗陋之物实在拿不出手了,打扰大人了,小人告辞!”

顾宪成显得异常干脆,说完便要退走。

岑寅爱财如命,顾宪成既说有奇珍异宝进献,他怎么可能会让人就这么走掉。

“顾壮士留步,顾壮士一看便是非凡之人,本官手下正缺顾壮士这样的人才,本官求才若渴,顾壮士怎么能说走就走呢?来人,看座,上茶。”

岑寅立即显得亲热起来,顾宪成自也不是真个想走,露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说道:“顾南风与一群兄弟落魄江湖多年,一事无成,思前想后,归根结底是未遇明主。

听说大人慷慨豪爽,人称当世孟尝君,是以便想来试试运气,今日一见,世人诚不欺我,大人果然义薄云天,胸襟如海,若蒙不弃,顾南风愿为走犬马,供大人驱使。”

“好说,好说......”岑寅打着哈哈,眼睛却不自觉地瞄向顾宪成那鼓鼓的行囊。

犯事的汉人,或是江洋大盗被官府追拿,无处藏身之后,往往会选择隐姓埋名,投奔西南这些土司。

象顾宪成这样的人,岑寅见过不少,他的手下就有十几个这样的人。

这些人往往比较有才干,而且为求容留,总免不得要献上一些财宝,加上他们无别处容身,往往会比较忠心。

西南各个土司之中,收留这样的人早已司空见惯。

顾宪成按照惯例,表明忠心后解下包袱,徐徐打开,一时间,珠光宝气映照满室,岑寅眼前为之一亮,暗暗咽了咽口水。

“这是小人这些年来的全部积攒,值不了几个钱,实在不成敬意。大人瞧得起小人,小人不胜感激,特向大人献上所有,只求大人今后能赏口饭吃。”

顾宪成这些年着实搜集了不少宝贝,岑寅看了眉开眼笑,立即说道:“既然顾壮士一片赤诚,那本官就笑纳,顾壮士放心,以后在我这思恩府,自然少不得顾壮士一席之地。”

岑寅急不可耐的让下人把财宝收起,他却不知道,自己收留的可不是一般的江洋大盗。他更不会想到,顾宪成带的是怎么样的一场腥风血雨。

***

ps:家里今晚又能断网了,得驱车出外头来上传,吃一了肚子的寒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