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724章 重大战略

明扬天下 第724章 重大战略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乾清宫里,秦牧提朱笔,亲拟了一道中旨,盖上玺印,交给韩赞周说道:“你立即派人将旨意传给四川布政使欧万春,让他组织人手开采沥青矿,顺江运回南京。”

“奴婢遵旨。”

“等等,派人把工部宋尚书及两位侍郎传到蒹葭殿,朕要在那里召见他们。”

“是,陛下。”

蒹葭殿位于乾清宫西南角,有门通前朝,因环境清幽雅致,花木常新,秦牧平时喜欢在蒹葭殿处理政务、读书弄墨,召见大臣。

今天虽然是休沐的日子,但皇帝召见,宋应星及左侍郎邹成芳,右侍郎魏元自然不敢怠慢,匆匆进宫,来到蒹葭殿。

“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来人,赐坐,上茶。”

“谢陛下。”

宋应星是个学者形的官员,他的大部份时间其实是用在工部的各项科研上,工部的政务实际上更多的是两位侍郎在管,尤其是左侍郎邹成芳,能力十分突出。

三人落坐之后,秦牧让小太监把那半麻袋沥青摆到三人面前,然后说道:“四川龙门山出产的这种沥青,用大锅熬化,然后拌以碎石,铺于路面,沥青冷却后,效果极佳,雨打不起坑,车行不扬尘,可成康庄大道,若路基不塌,可保路面数十年不坏。这半袋子,你们等下就拿回工部,让工匠试用。”

秦牧不时弄出些新奇的东西,连蒸汽机都见识过了,对这种沥青的出现,宋应星几人虽然好奇,但已无惊讶,算是有些免疫力了。

见秦牧说得这么好,宋应星立即问道:“敢问陛下,这沥青开采可难?储量几何?”

秦牧说道:“这些你们且不管。光是四川广元一处,储量便十分丰富,朕今日找你们几个来,是朕有意从长沙起,以沥青修一条官道经贵阳,直达昆明,以加强朝廷对西南的统治。

朕可以告诉你们,这条路将是我朝十年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路先修到昆明,但这绝不是终点,将来国力强盛时。还会继续向南延伸。”

宋应星,邹成芳、魏元三人面面相觑,大为惊异。

邹成芳立即说道:“陛下,从长沙到昆明,迢迢千里,沿途多为穷山恶水,悬崖绝壁,要大修直道谈何容易,这不但要花费数以千万两计的巨资。还要有数十万劳力,才有可能完成。目前大秦百废待举,绝对承担不起如此巨大花费,臣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宋应星与魏元也一齐起身相劝。

秦牧摆摆手让他们坐回去。含笑说道:“朕明白,你们现在大概已经将朕看作修长城的始皇帝了。”

“臣等不敢。”

“始皇帝前车之鉴,朕会不清楚吗?朕现在就可以向你们保证,修这条路。不花国内一文银子,不向国内征一个劳役。需要多少银子,皇家海军给你们拉回来。需要多少劳力,皇家海军会给你们找回来。”

“陛下......”

听了秦牧这番话,宋应星三个大眼瞪小眼,无言以对,若是以前秦牧说这番话,他们肯定不信;

但这次皇家海军悄无声息的,就给大秦开拓了一个省,还弄回了近两百万两资财,后续的产出有多少,还难以估量。

按此类推,如果皇家海军再攻取几个地方,拉回千万两银子,那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还有免费的劳力,那修这条直道,未必要花到千万两呢。

只是,这么做.......宋应星几个总觉得哪里不妥,感觉太不走常规了,有点超出自己的认识范围,反正感觉很别扭就是啦。

秦牧徐徐地说道:“修路的钱和人,你们不用操这份心,你们要做的就是,尽快派人去实地勘察,选好路线,设计好各处桥梁,以及制定整体的施工计划,计算出工程的预算金额等等。”

“陛下,此事关系重大,是不是交到朝堂上,让各部大臣一起商议一番再作决定?”

宋应星还是感觉不踏实,这个工程之大,虽然与万里长城不可同日而语,但一个不好,同样可能引发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甚至有可能把刚刚建立起来的大秦给拖垮。

“宋尚书放心,此事自然是要提交朝堂讨论的。不过宋尚书实不必过于担心,凡事须量力而为,这一点朕心里有数;

这路嘛,修起来总是不会错的,大不了有多少钱,咱们就修多长。能力不及,暂时停工就是。其实这次朕有信心,皇家海军一定能为修路解决银钱和人力的问题;

只要皇家海军能做到这一点,修这条路,不但不会影响到国内的民生,还能拉动内需......这个嘛,拉动内需是什么意思你们懂吗?”

宋应星他们大概能猜到一些,只不过一时理不清思路,不知如何作答。

“这么说吧,大秦刚刚在废墟中定鼎,百姓的生活还不宽裕,整体购买力还不强,一个国家的经济呢,主要是靠消费拉动起来的;

打个比方,一个作坊生产布匹,如果没有人购买,作坊就得倒闭,反之,购买的人多了,作坊就能生意兴旺,带动更多的作坊兴起,市井才能繁荣,国家才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税收;

现在百姓刚刚从战乱中安定下来,手上不宽裕,没钱消费,那怎么办?此时就得由朝廷来投资,把钱花出去,消费各种商品,这样才能带动国内的产业兴起;

要想富,先修路。路一通,商贸才能兴旺,百姓往来才更畅通,所以朝廷要消费,投到修路上是最合算的,路修好了,从长远来说朝廷能从这条路得到源源不断的效益回报;

在修路时,朝廷投入巨大,只要不是强征劳役,沿途的百姓从中就能得获得很大的利益,甚至挑担水,摘篮野果往工地上送,也能赚到钱。

所以说,修这条路,不但不会让百姓背上沉重的负担,还能拉动西北的经济民生的发展。从长期来说,路修好后,有利于朝廷加强对西南的控制,改土归流将会容易得多,更长远的看,则是完善了大秦的重大战略步骤,为将来大秦的势力向南延伸铺出一条康庄大道。”

秦牧这一长篇阔论,让宋应星三人受益匪浅,平时在经济民生方面,他们没有户部的许英杰他们内行,这些道理许英杰他们不用秦牧去解释也懂。

现在宋应星三人也懂了,如果真能象秦牧所说,海军能承担修路的花费,这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三人一齐起身施礼道:“陛下英明睿智、高瞻远瞩,臣等受教了,这就回去着手准备。”

“嗯,你们一定要牢记,这条路关系到大秦以后的重大战略,朕要的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康庄大道,沥青路面最窄处,也要保证能并行三辆车子。如果一些大江大河无法架石桥,就先架铁索桥吧,没有山岩的地方,可用水泥与钢铁铸墩,以拴铁索。总之,便是铁索桥,也要保证能通行马车。”

“是,陛下!”

历代中原王朝,之所以没法统治西南,以至于不得不采取羁縻政策,任由当地土司自治,缺的就是一条路。

而西南诸省要是控制不好,想再向南扩张,把大秦的疆域扩展到中南半岛,扩展到印度洋去,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海上虽然可以做到这一点,但陆路若不通,还是很难完全控制中南半岛的内陆。所以修这条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何况修路本身还能拉动内需,发展经济呢?

***************************************

ps:才发现,又被兵魂超过了,这名次又降了一位,兄弟们,请多多支持,让我再向上冲一冲吧!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