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648章 太仆寺卿

明扬天下 第648章 太仆寺卿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在北京,秦牧如无必要,很少到皇极殿去召开朝会,有什么事情,涉及什么部门,他通常就将相关部门的官员招到养心殿,小范围的讨论之后,若是事小,则迅速解决,若事大,才会放到朝会上去讨论。

太仆寺卿杜风原名杜牧,和唐朝的大诗人杜牧同名同姓,为了避秦牧名讳,他才改叫杜风。这天一大早,他就捧着一份奏章前来求见。

这次太仆寺卿,两个少卿,包括下面的员外郎基本都随驾前来北京了,在朝中各个部门中,太仆寺是唯一一个“倾巢出动”的部门。

太仆寺为掌车马之官,皇帝出巡,扈从车马杂物皆由太仆寺总管。除此之外,太仆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那就是掌牧马之政令。

南方没什么牧马,消灭满清时,光是在辽东,就缴获了大量的马牛羊驼,关内缴获的也不在少数。这就不难理解,秦牧北上,为什么让太仆寺倾巢出动了。

杜风满面春风,进殿抱圆一揖,拜道:“臣杜风,参见吾王。”

“杜卿免礼,来人,赐坐,赐茶!”

这是秦牧的惯例,在偏殿召见大臣时,从三品以上的官员,赐坐,赐茶;

从四品以上的官员赐坐不赐茶。

五品以下的官员,对不起,你得再接再厉,作出更多贡献才能,座位和茶暂时都没有。

“谢吾王。”

以前杜风能到御前奏对的机会少,所以他虽然高居从三品的寺卿之位,但从未有机会享受过这份殊荣。今天是第一次,他面上的春风更盛了。

谢座接茶之后,他连忙把茶杯放到一边的檀香木镂花小几上,重新站起身揖道:“启奏吾王,此次缴获满清的各类牲口,臣及太仆寺属员已经紧急统计出了一个大致的数据。请吾王过目。”

杜风将奏章高举过顶,小太监连忙上去接下呈到御前,秦牧向杜风抬手示意他坐回去,然后翻开奏章。

奏章上明确地列着:马28万匹,牛53万头,羊241万头,驼13万头。

这数字,关内的是由太仆寺自己统计,辽东的是由蒙轲、宁远他们汇总上来。主要包括的是从女真人手上缴获的数量,不含辽东百姓、以及科尔沁牧民所拥有的数额。

秦牧知道。纸面上的这些数字虽然简单明了,但要得到这些数字,太仆寺官员却是费了千辛万苦的。

秦牧看完后欣慰地说道:“杜卿辛苦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统计出一个大致的数据,这对赶在入冬前,安置好这个牲口极为关键。太仆寺所有官员这次都功不可没,本王甚为欣慰,甚为欣慰啊。”

杜风一听到这声夸奖,这阵子所有的劳累顿感都值得了。他再次起身拜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些本是臣等职责所在,臣等不敢居功。”

“杜卿坐。坐,不必来回施礼。”秦牧并非只是口头赞赞,他对现在朝廷各部的高效率是真的挺欣慰的;

当然了,在历代立国之初。朝廷机构的效率通常都比较高。秦牧对此又比较重视,大秦各个机构的运行之高效,确实是很让人满意的。

“杜卿啊。如此多牲口,如何管理,太仆寺可有切实可行的方案,此事不比其它,一但无法及时妥善安置,牲口是要大量死亡的。”

“启奏吾王,短期安置的方案臣已经布置下去了,所有缴获的牲口,臣保证都能安然度过今冬,不过.......”

“杜卿有什么难处不防直说吧。”

“秦王,之前我朝虽然也有不少战马,但都已划归军中使用,太仆寺实则空有掌管牧政之名,而无其实。所以太仆寺属员虚缺过半,如今我朝拿下了辽东,少不得要设官监牧场,以保证军中战马供需,所以急需充实太仆寺属官缺额。”

秦牧颔首道:“这一点杜卿放心,本王这就传旨吏部,让吏部铨选一派能员,先充实太仆寺。杜卿掌理太仆寺,责任重大,不知对马政有何建言?”

杜风来之前,便料到秦牧会问起马政之事。

马政对历朝历代而言,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骑兵的作用,是步兵难以代替的;

一个朝代对西北的控制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缺于这个朝代的马政优劣,因为没有充足的战马,靠步兵去控制西北那些辽阔的边境,不但耗费巨大,而且成效低下,面对游牧民族的骑兵,往往只能被动挨打,而无从灵活反击。

这些事情,作为掌管马政的太仆寺卿,当然不能不察。

杜风准备充分,神采奕奕地答道:“启禀吾王,臣纵观汉唐宋明之马政,汉、唐、明三朝大体上不缺牧马地,战马的保障也比较理想,其马政大体上也比较粗放,弊端不少。

反而是两宋期间,因缺少牧马地,在马政方面花了很多心思,方方面面管理得也比较精细,尤其是在宋初,虽无牧马地,但通过这些策略,官马数量竟能达到二十多万匹,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所以臣认为宋代的马政特别值得借鉴。”

一听杜风这话,秦牧就感觉他不是无的放矢,不光是在古代,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纵观世界,通常一些大国的政策和管理都比较粗放;只有象新加坡、日本、韩国这些小国而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方方面面才会做得尽可能精细。说是逼出来的实不为过。

宋代大致同理,因为没有牧马地,那么只能挖空心思去制定完备的马政,以尽可能保障战马的需求。

“嗯,就请杜请详细道来吧。”

“是,秦王,臣认真分析了一下,宋代不但于各州分设了官监,而且马政细则详尽,同时还明确规定各州府每年收集用于喂马的草料,数额明确,比如草66万围,麸料6万石,盐药油糖等10万斤石。开封城郊草场20余所,场内草料堆积如山。

其管理之细致,是历朝历代所未有。这些管理细则,有许多我朝可直接借鉴,臣便不多作赘述了。

臣今日着重于一点,便是宋代的茶马贸易。秦王,其实无论是唐代还是明代,因不缺牧马地,官方大量设置官监牧场,但此举在臣看来,虽然保证的朝廷战马的供给,但也造成了巨大的损耗。设置如此凭大的牧场,颇在些得不尝失。”

听到这,秦牧精神为之一振,因为杜风的观点颇为新奇,秦牧感觉他的意思,就象是反对把全部心思花在国有企业上,而忽视私营企业一样。

“臣以为,官监牧场虽然不可废置,但也不宜过于庞大,一但过于庞大,难免会有许多管理不到之处,使国用虚耗其中。

是以臣以为官监牧场只要能保证我朝三成的马匹供需即可,其余的可以借鉴宋代的办法,通过茶马贸易来获得。

秦王,宋代的茶马贸易,不但是宋代主要的战马来源渠道,而且还同时促进了边贸的发展。

有此良策在,我朝实在无须由官监牧场来承担所有战马的驯养,只要保障一部分,使本朝不受外族制约即可。余者通过边贸获取,一举两得,即省力又能促进边贸,何乐而不为?”

说实话,秦牧真心要为杜风鼓掌了,他的观点和策略,大合秦牧心意,按照秦牧之前对漠蒙古分划草场的构想,一但成功实施,则大秦根本不用担心无马可用。

也就是说,无须去大规模设置官监牧场,造成不必要的虚耗。

关键是杜风的思想,不是那种自给自足的保守思想,这一点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这就象经营一个公司,保证核心的东西就行了,其他外围的、利润少的部份,大可交给别的公司来做。这样可以减少成本支出。

这个概念出自杜风之口,秦牧如何不想为他击掌叫好呢?太仆寺有这样一位官员主持,战马供给方面,秦牧感觉自己可以放心了。

************************************

ps:求订阅,求推荐,手上还有月票的兄弟,也别忘了投下来支持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