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646章 草原私有化(求推荐票)

明扬天下 第646章 草原私有化(求推荐票)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秦牧突然提出要成立一个外交部,并把它提升到与现有的六部平起平坐的高度上,这让司马安和李源、杨慎三人都大感意外。

一开始三人都不说话,心中急着消化这个讯息。

他们都是很早就追随秦牧的老人,深知秦牧虽然年轻,但涉及如此重大的事情时,他绝对不会是一时冲动而贸然决定。

既然秦牧对此谋划已久,那他们作为近臣,也不会象一般的御史那样,闻风而动,贸然反对。肯定是要先想清楚其中的利弊,才会作出反应。

养心殿外,秋阳洒了一地,梧桐开始落叶,大片的叶子从窗外飘过,一缕西风来,飞过高高的飞檐角去。

秦牧让宫女重新沏上雨前龙井,淡淡的茶香弥漫开来,让人心肺一清。

李源略作思索后,迟疑地说道:“秦王,此举等于是自动把各国提升到了与我大秦同等的地位,颇为不妥,作为宗主国,若与各国平起平坐,如此大秦威信不存,何以号令周边各国?”

秦牧摇头说道:“本王要成立外交部,并让其与六部并立,这只代表大秦对外交的重视,不见得就是提升那些藩属国的地位;

所有的藩属国依旧是藩属国,他们朝拜的礼仪照旧。本王此举只是为了加强对他们的控制。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本王希望,今后大秦对外交往时,能少动些刀兵,更注重于伐谋伐交。

而伐谋与伐交既然比伐兵更重要,就必须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谋划和执行。之前各朝把外交职权分散于礼部、兵部、鸿胪寺这些部司,这明显是对伐谋与伐交不够重视,几个部门没有统一的决策。没有高度的效率,最终的后果往往是不得不付诸于武力。

在宋代之前,周边的狄夷都还处在蒙昧的状态,中原朝廷不重视外交还可以理解。但自从宋代开始,相继出现的辽、金、元、西夏、朝鲜、日本、安南、大理、满清等,不管咱们承不承认,他们确实都已形成了国家的概念,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兴也勃然,亡也忽焉的夷狄。

有鉴于此,中原朝廷还秉承以前的外交策略以及态度。这是严重的思想滞后。所以今后,大秦一方面仍要谋求宗主国的支配地位;

但另一方面,咱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外交的事务,不能再一味的把周边各国以蛮夷视之。要更好地控制他们,就必须要更加重视他们,这是必然的道理。这与大秦继续谋求宗主国的支配地位也并不冲突,还可以减少伐兵,损耗国力的情形,难道这不是各位大臣希望看到的吗?”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实例可以说明,一个富于谋略的纵横家,可以轻松地避免一场战争,同时还能为本国谋得最大的利益。

在那个时代。纵横家都是各国君主的坐上宾,极其受敬重。

这些纵横家在后来之所以不受待见,是因为国家统一了,而外部又没有同等分量的势力需要到这些纵横家。此类人物对国家而言。就成了有害无益的群体。

但现在不同了,对待周边各国,不能再象用以前那种粗暴的方式了。这只会得不尝失。比如明朝对日本,清朝对英国,都是外交手段过于粗劣,把原本可以成为贸易伙伴的国家变成了敌人。

秦牧多么希望大秦也能出几个象苏秦、张仪那样的人物,无须动用大军,靠外交手腕就能达到目的。这将大大减少外部带来的危机,减少大秦在战争上的虚耗。

“秦王所思所虑,高瞻远瞩,臣深以为然。”杨慎最先表态支持。

加强外交,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战争。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对此司马安与李源自然也明白,特别是现在大秦需要休养生息,能用外交解决外部的威胁,避免过度用兵,这是再好不过。

总体看来,成立外交部,统筹大秦的外交工作,在利无弊,李源与马司安也没有理由反对。

当然,要成立如此重要的部门,肯定要放在朝堂上去详加讨论才行。但说服了这些核心重臣,到朝堂上讨论时,阻力就会少很多。

接下来,话题又转回到对蒙古的政策上。

李源说道:“蒙古之所以难派流官治理,关键就在于他的流动性。而他们南侵的动机,归结起来无非也就是两点,一是其首领的个人意志决定,二是利益驱使,所以要寻求治本之道,也只能从这些方面着手。”

秦牧颔了颔首,呷着茶寻思了一会儿说道:“其实解决游牧民族流动性的问题,并非完全没有办法。”

司马安三人禁不住露出诧异的表情来。

要知道,自汉唐以来,中原朝廷并非都没有能力占领草原,只是占领之后,却没办有效管治,原因就在于这流动性上。

如果解决了这个难题,那么要把蒙古草原纳入治理,也就不难了。

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秦牧能解决?

“请吾王赐教。”三人同声说道。

“本王只是有一个粗略的构想,具体能不能实施,还需要大家讨论补充。”秦牧放下茶杯,徐徐地说道,“本王的设想是,把草原私有化。”

“私有化?”三人失声而问,都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

“嗯,诸位大臣请想,现在草原上各部族虽说是逐水草而居,但实际上各部族还是有相对固定的牧场的,他们就是以各片牧场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如果咱们做得更细一点,象中原划分田地一样,把各片草场划分到户,分给牧民,立碑为界,让他们有这样的概念,碑界内的草场就是我的私有财产,可以象田地一样,有固定的价值。

如此一来,就等于把他们的财产固定下来了,牧民依赖草场生存,草场固定了下来,那么相应的也就等于是把牧民固定了下来。”

秦牧说到这,杨慎忍不住击掌叫好:“吾王之策,可谓是神来之笔,将草场划分成私有财产后,不但可以让牧民相对固定下来,而已会大大减弱他们的团结性,以及对部族首领的人身依附。”

“不错,不错,听吾王一席话,臣有茅塞顿开之感,牧民需要两季迁徙,咱们就给他划分两处草场.......”

秦牧摇摇手说道:“在本王看来,其实无此必要,一处草场或许就能解决问题了。现在牧民,主要是放牧手段落后,过分靠天吃饭,他们没有大量囤积牧草,以备过冬的习惯。咱们要教会他们,牧草丰盛的季节,要提前打牧草以备过冬,这样基本上就不用随季节迁徙了。

再者,还要让他们认识到,不能过度放牧,牲口产出量大,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所以并不是养越多的羊越好,要有一个合理的数量才行。

而且过度放牧还会造成严重草原沙漠化,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不光是牧民要注意,就是关内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打个比方,唐朝以前的关中,水土何等肥沃,但是唐代过度的开垦,导致水土大量流失,以至于如今关中残败至斯。

诸位大臣到草原上去看看就知道,草原地处北方,雨水相对稀少,长年多刮大风。一但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了,就再也难以恢复,若干年后就会逐渐形成翰海沙漠,到时狂风一来,沙暴满天,不但会让草原遭殃,甚至对关内也会形成巨大的威胁。

但你现在去向牧民宣传过度放牧的危害,他们一定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看来,草原那么大,此处破坏了,迁徙到别处就是了。

但把草原私有化后,情况就不同了。草场不再是无主之物,而是自家赖以生存的地方,只在这样,牧民才会认真去保护草场,使之不会被沙漠化。

另外,不能让牧民单纯的依靠放牧维生,咱们要鼓励商人,或由官府去开办一些纺织厂,把草原上多余的人力吸引的纺织厂里来,对羊毛以及肉类进行深加工,一方面可减轻草原人口增加所形成的压力,同时可以增加他们生活的来原,以及生活的稳定性。

总之,各种办法可以多想,但关键之处就在于草场私有化,以及增加他们生活的稳定性。这两点做到了,把牧民纳入日常治理,就不再是不可能的事。”

“吾王圣明!”这一次,司马安三人一齐起身,恭恭敬敬地给秦牧施了一礼。

秦牧今日这番话,让他们有一种颠覆性的认知,也给大秦提供了一条解决北疆问题的治本思路。

如果真的解决了困扰中原两千年的北疆问题,这将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其意思之重大,将难以衡量。

***************************

ps:用什么办法让牧民安定下来,以便从根子上解决蒙古草原的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书评区发表,若是可行,寡人一定采纳。

嗯,最后就是求订阅,求推荐票了。俺靠着点订阅收入维持生计,所有订阅的人,都是衣食父母,请受我一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