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543章 殿上纳降

明扬天下 第543章 殿上纳降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秦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齐声山呼,声震梁宇。

随着大秦统一的省份越来越多,所带来的文治武功让秦牧身上的威仪日盛。

他配剑上殿,黑色绣金龙的王袍一展,目光扫过殿下的群臣时,无人敢正视。

等他在龙椅上落坐,群再次出班,齐声山呼道:“敬贺吾王,平定福建!再纳新土,威加海内。”

“众卿免礼!”

等从三品以上的大臣落坐,秦牧正色地说道:“这次本王南狩,福建是收回来了,但离众卿所说的威加海内还相去甚远。淮河以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念及于此,吾等君臣,岂无愧于心乎!”

群臣一听这话,只得连忙又起身,躬身作拜,“臣等无能,愧对君上,愧对亿万生民,请秦王降罪。”

这其中,内阁首辅司马安从秦牧的话中听出了别样的意味,秦牧一开腔就提到淮河以北,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众卿不必多礼,这两三个月,朝廷运转正常,众卿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本王心里有数,本王方才那番话,只是希望众卿再接再厉,万勿懈怠。”

“臣等不敢懈怠。”

“那就好,现在,有事及早上奏吧。”

建极殿大学士路振飞首先出班奏道:“启奏秦王,今晨刚刚接到刘文秀降表,其在降表上自述己罪,请秦王宽恕,愿率所部三万之众归附大秦,听候秦王发落。”

路振飞说着,将刘文秀的降表高举过顶,韩赞周赶紧走下丹墀,将降表呈上来;

刘文秀降表上用语谦卑。也没再提什么归附条件,大概因为这阵子他处境越发困难,而眼看着贵州、云南、福建纷纷被大秦纳入统治,自知大势不可逆,是以才急忙转变态度。

秦牧看完降表,满意地点了点头,刘文秀两三万人马虽然未必能成心腹大患,但总个是如梗在喉,让人难受。

“诸位大臣以为如何安置刘文秀所部方为妥当?”

礼部尚书覃秋白出班说道:“启奏秦王,刘文秀几次三番拒绝归顺大秦。如今山穷水尽,迫于形势不得已才率部归顺,可见其心不诚,臣以为,刘文秀此人不可重用,赐一爵位即可,其所部,则着令归农。”

路振飞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说道:“秦王。刘文秀所部,多番征战下来,未尝没有一些精锐之士,臣以为。可从中择其精勇,另作整编,刘文秀本人,可赐游击一职。不可再高。”

秦牧接着问司马安道:“司马学士以为如何?”

“回秦王,臣赞同路大学士处置方案。”

“好,那此事就这办吧。命秦翼明负责整编刘文秀所部,刘文秀本人调前军大都督蒙轲帐下任游击将军。”

处理完这件事,秦牧直接点名道:“黄振林。”

“臣在。”

“宫城进展如何了?”

“启奏秦王,今年进入梅雨季节以来,雨水连绵,工程进度被耽误了不少,估计要到七月方可全部完工,费用方面,或也要超出预算三十万两,臣无能,请秦王治罪。”

黄振林满脸无奈,天有不测风云,他也没办法。

这雨水连绵倒是很利于农耕,对他的工程却影响巨大,在雨中,很多工作做不了。

而十万劳力不管你下不下雨,都是要张嘴吃饭的,工期拖延,耗费不可避免的要增加。三十万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有些省份一年的赋税,也没三十万银子。

“黄卿想方想方设法加快进度就是,退下吧。”秦牧也没有怪罪于他。

“多谢秦王。”

早上的朝会一直进行了两个半时辰,秦牧前往宁波两三个月之久,朝中积下不少政事。从三品以上的大臣有坐位,还好点。那些从三品以下的大臣,可真是站得脚都麻了。

罢去早朝之后,秦牧回后园匆匆用了些点心,立即召见工部尚书宋应星和尚喜。

尚喜带来了一块碳钢,长两尺,宽半尺,厚八厘。秦牧拿到手上观看,发现这铁板表面所呈现出来的纹质明显比以前的细密,手感也更重。

以前普通的钢铁因冶炼炉温度不够高,炼出来的多是那种密度很差的铸铁,性脆易断,要制成刀剑之类的武器的话,还要回炉反复煅打,用百炼方成钢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老牛,找把铁锤来,把这碳钢架上捶几下试试。”

“遵命。”牛万山壮得跟头牛似的,走路踹踹有声,很快找来一个铁锤。

李式照秦牧的意思,把那快碳钢架到两块石头上,牛万山用铁锤大力捶打,“当!当!”声音清脆,震耳发疼。

“好,停!”秦牧再次拿起那块碳钢,虽然被捶弯了,但没有出现裂痕,硬度、强度与以前的钢铁不可同日而语。

接着秦牧让李式取来一把宝剑劈砍,火星飞溅,宝剑与碳钢都出现了一些米粒大的缺口,也就是说这种碳钢几乎已经可以媲美以前的百炼精钢了。

秦牧看了大喜,对宋应星道:“宋尚书,本王让你们拿这种碳钢铸造炮管、枪管,铸造出来没有?”

宋应星拱手道:“回秦王,臣已着令马鞍山矿治照旨办理,只是现在还没有成品送回京城,料想还需要再等几日。”

“嗯,一但铸成炮管和枪管,立即反复检验,看其强度如何。对了,让马鞍山腾出一个熔炉,专门用于试验,就本王所知,加碳多了,出的钢铁硬度高,便会变脆易断,加碳少,钢铁韧性好,但硬度不够,你们要多试验,把试验数值记录下来,以后可根据需要,定量加碳。”

“是,秦王。”

“还有,不要满足于这点成就,要不停地尝试加入其他矿物一同冶炼,不断地摸索。”

“臣遵旨。”

“尚喜。”

“草民在.......草民拜见秦王,秦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尚喜连忙上来叩首,神色激动。

秦牧笑道:“很好,大秦最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以后你也不用自称草民了,本王赐你工部员外郎一职,今后马鞍山矿治要成立一个研发司,就由你来主管,专搞试验研发,望你能不断完善高炉,不断研发出更好的钢铁以及其他合金。”

“草民.........臣.....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尚喜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语带哽咽,眼含热泪,十分激动。

秦牧含笑说道:“起来吧,说得再好,也不如做得好,你做得很好。来人,取纹银千两,赐予尚员外郎。”

秦牧谆谆嘱咐一阵,才让尚喜退下。

紧接着,秦牧又将内阁大臣和六部主官召到御书房。

早上在朝会上,秦牧开口就提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当时司马安便知秦牧会有新举措。

果然,大家进入御书房一坐定,秦牧立即说道:“回京的路上,大理寺卿杨慎向本王进有一策,利用南北夏收时节的差异,趁我南方收粮,而淮北尚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北伐,打满清一个措手不及。

本王觉得此策有其可取之处,今日把诸位大臣召来,主要就是商议此事,大家有什么见解,就请各抒己见吧。”

杨廷麟首先出来说道:“秦王,淮北无数生民陷于腥膻,遭遇悲惨,食不果腹,依不遮体,今我大秦百业兴旺,士气正锐,秦王要兴师北伐,解民于倒悬,臣深表赞同。

只是北伐事关重大,须作万全准备方可。如今已是四月中,离南方夏粮收获已不久,按大理寺卿之策,恐怕诸多事情不及筹备,难免仓促,不若等到七月,等万事俱备,再一举涤荡中原之残寇。”

杨廷麟的话还是很实在的,如果要抢这个时间差,确实有些仓促。

秦牧转向其他人问道:“众卿还有其他不同意见吗?”

***********************************

ps:兄弟姐妹们,追兵逼近,急求月票,急求月票,急求月票,三呼力歇矣,请兄弟姐妹扶一把,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