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448章 滁州西涧

明扬天下 第448章 滁州西涧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描写的滁州西涧就位于风景秀丽的琅琊山下,万顷烟波,澹远浩渺,由于湖面的地势比较高,它就如同滁州头上的一盆水。

涧边的时光特别老,悠悠地从唐宋走来,如同一个长髯飘飘的老人柱着杖,老得走不动了,于是在无人的野渡边坐下来;

听听晚来的潮声,听听枝上的鸟鸣,或许还能听到醉翁亭那边,传来太守醉后的吟哦,那吟哦声穿过岁月的轻烟,飘散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

轻轻的风从树梢上蔚蓝的天吹来,拂动野渡过的小草,落在地上是千年的凉。

秦牧对着暖暖的阳光湛然一笑,红娘子一身红装,这次她没能上战场,有些郁闷,便把气都撒在了山林里的猎物身上,那红色的披风如同山边的一片彩霞在飞掠,马蹄铿锵,百兽惊走。

而且她不走远,就在秦牧他们饮酒的野渡附近来回驰骋,仿佛是故意不让秦牧得到安宁。

殊不知,在秦牧眼里,她也成了一道风景,悠悠红妆,与天不老。

那画面很美,美得顾君恩等人不敢看。

秦牧端起酒杯,向顾君恩、喻大猷、金磊、司马凯几人邀饮,大家连忙举杯回敬,唯有琅琊寺住持乐山和尚以茶代酒。

湖上晚来潮急,岸边松涛阵阵,山头的积雪被风吹起,如白烟漫舞。几人就坐在松树下,享受着冬日的暖阳。

秦牧看了看慈眉善目的乐山和尚,微笑道:“都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本王虽不智,却更喜欢水多一点。”

乐山和尚心中一动,合什答道:“治世以仁。创世以智,秦王是开基立世之主,乐于水是自然之事。”

秦牧哈哈一笑,再次举杯道:“社会要发展。民生要富足,离不开智。然无论是佛家还是儒家,都倾向于隐逸山林,诚然,山林间也有溪流,但潺潺细溪,能蕴含多少智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本王看来,大海才是蕴藏了万般智慧的地方。而儒佛道多局限于山林之间,视大海为畏程。如此不免有闭门造车之嫌,失之智矣!

鉴真东渡,开日本千年佛学之基。张骞持节,播秦风汉雨三万里。然而这些,都成了绝唱。泱泱华夏,自汉唐之后,一直卷缩在山林里,晨钟暮鼓,骚首低吟,失之智矣!

本王在江阴时,听说江阴有位徐霞客。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其足迹踏遍九州大地,实为难得一见的奇人,其所写的游记。本王正在拜读,实在是难得的好书,本王正打算自己出资,把此书刊印出来。”

顾君听了秦牧这番话,颇为感慨地说道:“秦王之苦心。臣能理解,但圣人有云:父母在,不远游。侍奉高堂,这是身为人子应尽的孝道。”

“断章取义!”秦牧毫不客气地说道。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孔子的原语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直白地理解起来,孔子的意思大概是:有父母在家,不应在社会在胡乱厮混,出远门的话,要有一定的目的和理由。

也就是说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远游,他反对的是那些毫无目的外出厮混的人。但是这句话经常被阉割,人们只看重前面两句,于是心安理德地窝在自家的小天小地里。

“难道诸位不知道这世间有小孝和大孝之分吗?终日侍奉父母身边是孝,但那是小孝,如张骞、班定远之辈,虽未侍奉父母身边,但为国为民,光耀千古,是为大孝也。”

秦牧说完突然蹙眉深思起来,别小看“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千年来,它对汉人的行为影响之深远,难以估量。

在儒家所倡导的思想中,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这个观念,已经被世人作为评判孝与不孝的重要标准。

正是存在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观念,多数汉人成了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

自己光是从思想上倡导人们走出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看来是不够的。毕竟为人子女,照顾父母确实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除了大力倡导人们走出去外,或许还应该建立一些比较人性化的制度,用来保障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走出去的儿女们少一点后顾之忧。

中国之所以会逐渐落后于西方,关键就在于人家走出去了,而中国人没有走出去。

走不走出去,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能不能始终傲立于世界之林的问题。

因此,驱逐鞑虏是重要,但这些问题也不容忽视,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可成的,需要长久的努力,要预先作一些铺垫。

秦牧正在考虑,要不要推出一项养老制度呢,推出这项制度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关系是养老金的来源以及管理。

完全照搬后世的养老制度未必行得通,在这个时代,特别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很多家庭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来交纳养老金?

是不是也来个分批次覆盖呢?先从城市开始,今后再逐步普通到农村........

湖上渔歌喝晚,金光点点。

红娘子和手下的几个女兵打猎归来,战马上挂满了猎物,有野鸡野兔,甚至还生擒了一只小毛冠鹿。

秦牧随即罢去湖边聚会,带着众人踏马回城,一路夕阳余辉,清冽冬景,虽无山花似锦,却有松风阵阵。秦牧诗兴大发,在马上漫声游吟: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里怀嵩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红娘子自动将别的忽略不计,只感觉其中那句“今年太平万里”特别刺耳,忍不住讽刺道:“秦王英明神武,醉眼一张,自然便是太平万里了。”

秦牧看她气鼓鼓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莺儿,大臣们巴不得我安份些,你倒看不得我有片刻闲暇,这是何道理?”

“哼!”红娘子冷哼一声,把头别到一边去,懒得答他话。

在侍卫的簇拥下,秦牧一行踏上宽大的护城河桥,城中有不少逃避兵灾的百姓,滁州知州蒙起年一刻不敢松懈,正带着吏属在夕阳下忙着安置逃难的百姓,城西的空地上,搭起了长长一排粥铺。

远远望见秦牧入城,蒙起年连忙带着几个手下官吏迎来道左,躬身作揖。

秦牧去查看了一下粥锅,嘉勉蒙起年了几句,将红娘子打来的猎,自留了一只兔子,其它的都交给蒙起年用来熬粥。

回到州衙东侧住所,秦牧先招来燕高飞询问前方的战况。燕高飞答道:“启奏秦王,刘都督的大军已经安然到达定远城,并将按计划在定远城休整两天。

蒙都督三万大军沿淝水西岸稳步推进,清将阿山除了派小股人马袭扰外,并无南下迎击的迹象,今日蒙都督已经推进到吴家铺,离寿州还有两日路程。徐州方面,今日尚无消息传回。”

秦牧点点头让他退下,其实秦牧也只是习惯性一问,如果有什么紧急情报,燕高飞早就赶出城汇报了。

按照目前战略部署,徐州、凤阳、寿州这三个攻击点中,东线的徐州力求速战速决,中线的凤阳是清军目前重兵云集的地方,刘猛与苏谨他们以袭扰为主,主力将暂时停在定远,做出泰山压顶之势,但不急着进攻凤阳。

西线蒙轲、李过三万大军则步步为营,稳步推进攻打寿州。寿州的阿山只有七八千人马,一但凤阳的多铎派兵驰援,定远的刘猛再北上攻打凤阳,使敌人顾此失彼。

左右战事还没有真正打响,秦牧又找来顾君恩几人,把自己有粗略构思的养老制度向他们道出。

顾君恩几人听完,还处在惊愕之中,秦牧已回后院吃晚饭去了。

他觉得吧,作为王,这样的制度自己提出来后,交由手下人去细化、去完善就行了,若是事事亲历亲为,不累死才怪。

顾君恩几人很快联想到秦牧在湖边的那番话,不难猜测,秦牧提出这个养老制度构想,正是针对那句“父母在,不远游”构思出来的。

这么短的时间内,秦牧就能有这样新奇的构想,顾君恩、喻大奠、金磊、司马凯四人面面相觑,感慨不已.........

***********************************

ps:昨晚梦到在兄弟们的支持下,重新冲上月票榜了,起来一看,还差三票!

好吧,冷水洗把脸,继续再战。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激励一下斗志,继续追,兄弟们,挺起来吧!

求月票!咬着牙,苦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