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301章 内外交困

明扬天下 第301章 内外交困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阿济格大败所引发的政治风暴在燕京持续扩大着。

尽管多尔衮已经将阿济格革职问罪,并多方努力想平息事态;

但事态的严重性还是超出了多尔衮的预测,这场政治风暴不但没有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大清自立国以来,就没有经历过如此惨重的失败。

不算王光恩、王光泰兄弟俩刚刚归附的四万多人,阿济格与尚可喜这次率领的满蒙旗军加上吴三桂的关宁军共有六万多人,结果最后只逃回一万四千人。

几乎算是全军覆没,面对如此重大的伤亡,光是追究阿济格一个人的责任就可以了吗?

当初战略是谁制定的?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满清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相反,其内问的权力斗争极为激烈、残酷。

两年前皇太极猝死,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谭泰、拜音图、何洛会、塔瞻等八大臣在清太宗庙前发誓,要全力扶保豪格上台。

索尼和鳌拜等人还调用正黄旗的最精锐部队--巴牙喇兵(护军)守住皇宫,大喊:“我等但知先帝子孙,不知其他!”誓死保护豪格。

多铎、阿济格也不示弱,准备调动正白旗精锐进攻。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后来多尔衮退让,提出拥立六岁的福临,避免了一场大分裂的危机,摄政之后,又对两支黄旗进行过分化,谭泰、拜音图、何洛会三人先后叛投多尔衮;

但问题远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这四人至今没有屈服,由于入关正在用人之际,而这四个大臣都是极为能往善战的大将,多尔衮一时也没法下手。以免影响大局;

现在螯拜、图赖、图尔格等人都率大军在外征战,并非没有一点反击之力。

各掌一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礼亲王代善,对多尔衮的专横独断也心怀不满,只是多尔衮势大,一直不敢表露出来而已。

另一方面,当初何洛会叛变时诬告豪格“悖逆”,多尔衮、多铎、阿济格都表态要处死豪格,最后,由于年幼的福临涕泣不食,豪格这才得以免死。

入关后再次即皇帝位时。又是小皇帝提出恢复豪格的爵位。

六七岁的小屁孩知道什么,多尔衮猜测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怂恿小皇帝,留着豪格以让自己有所顾忌;

而这个在背后怂恿的人,极有可能是圣母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

博尔济吉特氏看似软弱可欺,但别忘了她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有科尔泌部在背后支持。

如果真是大玉儿在背后怂恿小皇帝,问题就更复杂了。

现在军政大权虽然都掌握在多尔衮手上,但小皇帝毕竟是大家公认的主子,掌握着大义之名。

若是有人以小皇帝之名聚拢那些对多尔衮不满的势力。再有代善和济尔哈郎支持的话,情况将极为不妙。

朝堂上的大臣每天在打口水战,目前暂时没有人敢将矛头直指多尔衮,但对范文程和宁完我这些人却没有这么客气;

当初是他们怂恿入关的。入关后的战略也都是他们帮着多尔衮一手谋划的,现在大军惨败,请诛这些始作俑者的呼声越来越高,范文程和宁完我等人现在根本不敢上朝。因为上朝的话常会遭到满臣的殴打。

多尔衮当然明白,攻击范文程等人就是攻击他自己,因此他力保范、宁等人。

然而现在就连远在江南的多铎。也来私信要多尔衮用范文程换回旗军俘虏。

多尔衮回信把多铎骂了个狗血淋头,谆谆相劝他放下与范文程的私仇,以大局为重。

朝堂上的纷争很快蔓延到了民间,那些被俘的旗军家属,多达两三万人到皇宫前请求朝廷换回自己的家人,哭哭啼啼,吵闹不休,皇宫前比菜市场还要热闹。

而且一早起来,街边经常会出现一些传单,有秦牧的立国诏书,有多尔衮与皇太后通奸的生动描写,有关于扬州大屠杀的暴行的控诉,更有阿济格惨败的经过,还有对满清必败的论述;

多尔衮下令大肆搜捕奸细,收缴传单,甚至下令京城晚上戒严,但这样的传单仍然禁之不绝。

百姓私下里议论纷纷,人心浮动,剃发令引发的反抗情绪,刚刚因血腥的屠杀镇压下去,又被搅动起来;

城外遭到暗杀的满人突然增多,鞑子随后报复性的杀戮进一步加剧了满汉之间的对立情绪。

城里城外空气变得非常紧张,原来内城还引许汉人进去叫卖些东西,现在也一律禁绝了,内城成了汉人难以踏足的满城。

多尔衮在外交内困的情况下,把甘南从刑部大牢提了出来,甘南在牢中受了不少折磨,但怡然不惧;

他这次受命前来,换取关宁军家眷只是其次,主要目的是进行政治讹诈,而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甘南理了理衣袍,淡定地说道:“摄政王决定要杀本使了吗?”

多尔衮脸上看不出情绪的波动,三十出头的人,看上去比五六十岁的人还要沉稳,他沉冷地反问道:“你以为本王真不敢杀你?”

“摄政王要是决定杀我了,恰恰说明摄政王心虚了。”

“本王杀的人多如牛毛,不差你一个,你不用多废话,还是谈谈交换条件吧。”

甘南淡然一笑,自顾找了张椅子坐下,这才好整以暇地答道:“摄政王难不成烦心事多了,记性也变差了,交换的条件本使一早就开出了,现在本使要告诉摄政王的是,我王的条件摄政王可以不答应,但绝不容许讨价还价。”

“既然如此,那本王留你何用,来啊,推出去斩了。”

“摄政王不必吓唬本使,本使也不是吓大的。在这私室之中,我也不怕告诉摄政王,其实我王对能不能换回关宁军家眷并不太在意,因为我王已经完成了对关宁军的整编,牢牢控制住了这支军队;摄政王换与不换,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了。至于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三个人,我王还是很有诚意换取他们的,以千换一,出的价码也够重了,摄政王就知足吧。”

“你当本王只是吓唬吓唬你?来啊。拖出去,斩!”

“摄政王就没有想过,近两万人先被阉掉,再挖出双目、削掉鼻子、拨光牙齿、割掉耳朵、剁掉十指,然后大难不死,被放回来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吗?”

强悍如多尔衮听后也不禁暗暗心凉,如果秦牧把俘虏直接杀了,眼不见为净,事情还好办些;如果真象甘南所说。把这么多俘虏全部弄残,再放回来,造成的影响将是致命的,皇宫外那两三万家属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呢。

当然。多尔衮也可以大肆报复,但扬州十日,清军做下的事还不够残暴吗?

汉人千千万万,你杀个几十万也不见得对汉人造成致命的影响。

但是满蒙旗军才十万人。突然有两万人惨遭酷刑,一但放回来的话,所以满人看在眼里。怕在心里,造成的影响将是多尔衮难以承受的。

“本王不杀你,你们就不会这么干了吗?”

“很难说,这就要看摄政王的诚意了,我只知道,摄政王一但杀了本使的话,两万俘虏绝对会有那样的下场,而且我王会把他们送到豪格、螯拜、图赖等人的手上。”

甘南最后一句等于是狠狠地击在了多尔衮软肋之上,这些受了酷刑的俘虏到了豪格等人手中,多尔衮就算想杀人灭口都难了。这些人将会成为豪格、螯拜等人用来对付他多尔衮的有力武器。

***

武阳关,东面是大别山脉,西面是桐柏山脉,是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分水岭,是中原大地进入荆湖的战略要冲。

田见秀带领的三万前军,十多门大炮,对武阳关已经猛攻了五天,刘体纯率领的一万五千援军又随粮草到达,一齐加入了猛烈的攻关大战之中。

清军方面,豪格刚来接管大军,勒克德浑就被勒令分出一万大军,另外收拢附近两三万绿营军西进,前去攻打洛阳。

豪格名是大军主帅,实际上手上只剩下五千旗兵,另有八千绿营兵可用。最要拿命的是确山的六万石粮草被焚,使豪格军中断粮了;

豪格在守关的同时,不得不派兵四出抢掠,但信阳一带多年来饱经战乱,人烟稀少,一片荒芜,豪格能抢到的粮草极为有限,防守武阳关的一万多清军食不果腹,忍饥挨饿,开始有绿营兵叛逃。

豪格够狠,下令将抓住的绿营兵扔进大祸煮食,每天肉香四溢,饥饿的鞑子吃得津津有味。

但抓住的绿营兵毕竟有限,难以让所有人填饱肚子,于是豪格下令将那些刚刚战死的绿营兵尸体也一并煮食。

其实在战争期间,吃人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李自成的军队当初也吃过人肉,重达三百多斤的福王朱常洵就被李自成做成了“福禄宴”。

但豪格忘了一点,他吃的不是敌人,而是刚刚还在并肩作战的战友,其他绿营兵看在眼里,难免生出兔死狐悲的心里。

关城下的大战极为惨烈,红娘子每天身先士卒,曾两度杀上关城,誓要为惨死武阳关下的两万多老弱妇孺报仇雪恨。

田见秀考虑到她和秦牧之间的特殊关系,强行免了她的军职,才暂时阻止住了她疯狂的行为。

豪格靠吃尸体,硬撑了三天,还是没有等到后方粮草支援。

几千绿营兵却再也撑不下去了,在第三天夜晚一轰而散。

豪格这下连尸体也没得吃了,不得不下令放弃武阳关,退往信阳就粮,武阳关自此落入秦军手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