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298章 政治讹诈

明扬天下 第298章 政治讹诈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多尔衮在满人中,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睿智之人。

两年前皇太极突然猝死,没有来得及指定继承人,小皇帝福临之所以能继位,大玉儿与多尔衮之间的私情实际上只起到了次要的作用。

当时两支原由皇太极掌握的黄旗和一支正蓝旗坚持拥立皇太极的儿子,而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战功赫赫,自然是他们首选的拥立对象。

支持豪格的这个阵营中有额亦都家族(图尔格、遏必隆兄弟)、费英东家族(图赖、鳌拜)、扬古利家族(谭泰)、索尼、拜音图、何洛会、塔瞻等人。

多尔衮得到两支白旗,和一支镶红旗支持,这个阵营中有多铎、阿济格、顺承郡王阿达礼、固山贝子硕托等。

两边的实力几乎不相上下,而礼亲王代善掌握的正红旗、郑亲王济尔哈朗掌握的镶蓝旗,一直没有表态。

多尔衮考虑到若是一方强行夺位,满清必定会象其他游牧民族一样,很快在内战中烟消云散。

后来多尔衮发现代善掌握的正红旗逐渐偏向豪格,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以极大的睿智和勇气,果断提议拥立六岁的福临,在双方妥协之下,避免了一场满清消亡的巨大危机。

这样一个睿智之人,在金銮殿上听到甘南提出以俘虏换人的来意后,他没有和甘南讨价还价,而是立即下令散朝。

因为多尔衮已意识到,秦牧用俘虏来换人只是表象,深层次里包含着极为险恶的政治讹诈。

甘南有备而来,在多尔衮喊出“散朝”的瞬间,他立即朗声说道:“且慢,摄政王殿下,我王不光想挽回关宁军家眷。而且愿用三千旗兵换范文程、洪承畴、孔有德三个汉奸。”

甘南说完一展大袖,彬彬有礼地长身一揖,颇有些生意不成仁义在的意思。

大殿上顿时一静,所有目光唰的一下全射向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

因为甘南索换的三个汉奸只有他在朝堂上,洪承畴与孔有德都随多铎在江南征战。

果然是阴险无比的政治讹诈,多尔衮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气得他不禁勃然大怒:“来啊!把此獠押下去,容后处置。”

“摄政王,两国交兵,不杀来使。我是大秦使者,代表我王出使,摄政王如此对我,就是对我王不敬。摄政王就不怕我王震怒之下,伏尸百万吗?殿下是睿智之人,还是先想想后果吧.........”甘南被皇宫侍卫押着往外走时,还不忘大声威胁。

多尔衮很想杀了甘南,但理智告诉他,杀掉甘南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问题更复杂。

实际上,满族大臣对汉臣一直极其鄙视,视之如走狗,在朝堂上站班都不肖与汉臣为伍。

便是多铎这样的人。都会随意将范文程的妻子夺回府凌辱,可见在多铎眼中,为满清作出重大贡献的范文程也不过是可以任意欺凌的奴才而已。

甘南提出用十几个牛录换范文程、洪承畴、孔有德三人,大部分满人肯定是愿意的。

因为多数满人并不象多尔衮这样睿智。他们崇尚的是直接的暴力,在政治上考虑不了那么长远,对多尔衮重用汉臣早就心存不满了。

在他们眼中。范文程这些人不是功臣,只是抢了他们食物的狗奴才。

满清总共才有八旗,十几个牛录已经相当于半个旗的兵力了,用三个狗奴才就能换回来,这么便宜的事为什么不换?

当即就人满臣向多尔衮要求交换,被多尔衮斥退,这些满臣立即就将受的气撒到范文程身上,有些当初反对入关的大臣更跳出来,要拿范文程问罪;

因为当初正是在他的挑拨之下,多尔衮才作出入主中原的决定的,现在军清遭遇重挫,损失了近两万人马,这个责任自然应该由范文程这个始作俑者来承担。

甘南被押下去了,金銮殿上反而乱了起来,满臣不敢直接针对多尔衮,全都把气撒到了范文程和那些受到多尔衮重用的汉臣头上,范文程甚至被人当面吐了一泡口水,粘呼呼的。

对大殿上的乱象,另一个辅政王叔济尔哈朗视若未见,大家觉得他现在不过是个摆设,只是多尔衮的应声筒,但这正是济尔哈朗的高明之处。

“济尔哈朗”是一个蒙古名,意为“幸福、快乐”。他的父亲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但舒尔哈齐本人以及济尔哈朗的三位兄长,却先后为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所害;

而他父兄先后获罪,对济尔哈朗不仅没有伤害,反而让他成为最大的受益人;

其兄长阿敏名下的镶蓝旗转归济尔哈朗所有,济尔哈朗由此成为地位最高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在皇太极死后进而成了第一辅政叔王。

家族经历如此多的**,济尔哈朗依然能幸福快乐,和他善于明哲保身有着直接关系;

当初一发现多尔衮利用他出征在外,把自己变成摄政叔王之后,济尔哈朗立即急流勇退,将军政大权让出,让他看上去就象一只没的刺的温顺动物。

但他真的象表面上那么人畜无害吗?

游牧民族常常嘲笑汉人不团结,喜欢内斗;其实上他们的内斗更暴力,更血腥,许多强大的游牧民族都是在内斗中分裂,迅速烟灭在历史长河中的。

满清因为出一两个象皇太极、多尔衮这样睿智的人,避免了一两次在内斗中灭亡的危机,但如果有强大的外力作用,还能每次都这么幸运吗?

***

秦牧如今是起早贪黑,忙着布局两线,甚至可能是三线作战,内政方面,虽然有诸葛敏等人辅佐,但毕竟不能全部放手,因此忙得脚不沾地;

每天回到后院时,想抱抱儿子都不行了。因为小孩子贪睡,每天他能看到的都是儿子甜睡中的小脸。

这天晚上,杨芷看着他把一碗参汤喝下之后,终于忍不住提醒道:“夫君,庸儿快满一岁了,还没取名呢,老是庸儿庸儿的叫着小名,总是不妥。”

秦牧恍然一拍额头,想了想说道:“子承父业,就叫秦业吧。”

杨芷最担心的就是秦牧心中还存有芥蒂。能听到他说出“子承父业”这四个字,心中自然是无比欢喜,她温柔地蹲下身子,含泪说道:“谢谢夫君.......”

“该我谢你才对,从孩子出生到现在,都是你一个人在照顾,为夫实在惭愧。”

“夫君快别这么说,相夫教子,本来就是妾身的本份。”杨芷说得很真诚。能有今日,她真不再奢求什么了。

秦牧伸手抹去她滑落的泪珠,笑道:“娘子哭什么?”

“妾身这是高兴,谢谢夫君。”杨芷泪中带笑。玉颜带露,让秦牧又想起了记忆中的玉漱公主。

“来,你要谢我就让夫君抱抱。”

杨芷温顺地依进了个郎怀中,与以前相比。她少了一份少女的青涩,多了一份少妇的成熟感,身体也更丰润妩媚了。

武昌的七月还很热。杨芷身上衣衫很单薄,被个郎双手抚过,感觉就象直接抚在肌肤上一样,让她浑身越发烫热起来。

夫妻俩久别胜新婚,加上今夜秦牧说出了“子承父业”的话,杨芷心中喜欢,自是柔情款款,百般奉迎。

抱着怀中滚烫的娇驱,秦牧热得流下汗来,便笑道:“娘子,咱们一起去沐个浴如何?”

杨芷含羞点了点头,对正准备避出去的莫莫和若若这对姐妹花说道:“秦王终日操劳,你们快去准备,等下帮秦王拿捏一番。”

“是。”莫莫和若若一同答应,红着脸退出殿门去,一转两年不见,二女已经长成十六岁的少女,身姿袅袅婷婷,行动之间莲步款款,背影极是动人。

“走,这鬼天气太热了,咱们赶紧吧。”

“夫君,爹爹他去年是真的病了。”

“我知道。”

夫妻俩携手说着话儿往浴室走,对于杨廷麟,秦牧已经不再那么看重了,更不会对以前的事再耿耿于怀,那些投靠满清的汉奸都可以原谅,何况杨廷麟呢。

魏征当年力主李建成先下手置李世民于死地,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却重用了魏征,若是连点容人的肚量都没有,李世民能成为世所景仰的明君吗?

“岳父大人如今主管吏部,铁面无私,挑选出了很多真正的人才,我很放心。”

“谢谢夫君。”

“又来了,老是嘴上说说可不行。”

“那........夫君要妾身怎么.....谢...”说完这句略带暧昧的话,杨芷脸上已经酡红如醉,无比的娇美。

秦牧一把将她抱起,哈哈笑着走进浴室,楚王府的豪华的浴池由汉白玉镶成,莫莫与若若这对姐妹花穿着粉色的小衣,露着莹光致致的雪臂**,正提着花篮在往池里撒花瓣。

仆嗵一声,秦牧抱着杨芷直接跳入池中,一时水花四溅,猝不及防的莫莫和若若被溅得湿漉漉的,薄薄的粉色小衣紧贴上身上,那少女的玉峰,平坦的小腹,春弯雪股全都显露了出来。

惊叫中的杨芷也好不到哪里去,被呛着的她咳嗽时,湿透的薄罗衣里怒耸的双峰在不停的涌动,十八岁的美艳少妇此刻无处不散发着勾魂夺魄的魅力。

“夫君,你怎么能这样?”

“哈哈,夫君我还要这样。”秦牧笑着吻了上去.........

************************

ps:今天偶然听到王菲的《乘客》,感觉很喜欢。坐你开的车,听你听的歌,看着沿途的风景,想着柔软的心事,感受着淡淡的哀伤。歌声所渲染出来的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