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293章 云巧儿值六千万两

明扬天下 第293章 云巧儿值六千万两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司马安等二三十人第一次劝进,秦牧不允。

很快,他们会同秦军千户以上的将领,计有两三百人一齐至书武昌,再次劝进,秦牧仍然不允。

这期间,秦牧并没有干等着,一面调兵遣将,暂时稳住了东线的战局,将清军阻在了建德县以东。一面加快整编李自成余部的速度;李自成在太行军的余部有十万之众,秦牧挑挑捡捡,取了六万,包括两万骑兵,其余的四万全部安置归农。

同时进一步向麻城龟峰山上的两万关宁军施压,以期早日迫降这两万人马。

宜城方面,李过也答应归附了,但前提条件是保持现有的编制,不接受整编。

秦牧就此事找司马安等人紧急榷商,作战参谋蒋义涵当即说道:“大人,若是让大顺军仍自成一体,尽早会尾大不掉,不接受整编,这绝对不行,”

另一个作战参谋许文长也说道:“大人,李过若是再坚持,咱们就先断其粮草,再吞掉他六万人马也不见得有多难。”

邵华摇头说道:“没这么简单,先不说咱们在襄阳只有一万兵力,李过若真要拼个鱼死网破,咱们能不能困住他还不一定;

更重要的是,李过与田见秀、袁宗第等人本是大顺军一脉,田见秀这边正在接受整编,军心未定,此时一但与李过兵戎相见,田见秀这边的六七万人马极有可能出现反复。”

秦牧摸着下巴长出的胡茬沉思了一下,然后让许文长等人暂时退下,只留司马安等几个核心成员在场。

他这才说道:“根据云端提供的消息,高桂英当初之所以与李自成分道南下,主要是为了掩人耳目,李自成带着老弱妇孺吸引清军追击。高桂英负责押运大顺军的财物远走汉中,是为了确保这批财物的安全。李过不甘心接受整编,很可能也是因为有这批财宝在,他觉得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何亮轻声问道:“大人,具体数目云端说了吗?”

“所有金银财宝合计值六千九百万两之多,主要是当初在京城拷掠所得。其中六千万两在高桂英南下时,接到襄阳失守的消息后,便紧急埋在襄阳以西的大扒沟一带;

余下价值九百万两的财宝以黄金为主,高桂英一直带在身边,直到被困在荆门以北的双河沟。才由高桂英带入荆山,现藏于青龙咀。”

虽然夜不收早就并报高桂英军中有异常之举,秦牧等人也大致猜到了高桂英押运的是大顺军抢来的金银财宝,但一直不知具体数目,更没想到高桂英早就把大头埋藏了起来。

若不是云端相告。夜不收估计只能找到后面的九百万两。

秦牧非常感慨,不想当初在金陵两一个煎饼换来的却是整整六千万两银子。

包括司马安在内。无不面露喜色。这可是将近七千万两的横财啊,秦牧通过汇通银行虽然从江南圈来不少钱,但总数也没有这么多,一但这六千九百万两到手,对秦军的助力将难以估量。

李源当即说道:“大人,目前襄阳以西的谷城、保康、房县都已由我军掌控。正宜速取大扒沟之财,以免夜长梦多。”

秦牧点头说道:“这是自然,我已让云端带去襄阳,由马永贞主持其事。由凌战亲自带人去挖。”

司马安沉吟道:“纸包不住火,挖回六千多万两的金银财宝,这动静小不了,或许能瞒住别人,但必定瞒不住宜城的李过。”

“司马先生有何高见?”

“大人,你声东击西的战略属下仔细想过,确实有可取之处,大人请看。”

司马安拿起小木棒,指着大沙盘说道,“远取关中确实过于冒险,我军战线也拉得太长,但咱们不防折中一下,只取河洛;各位请看,洛阳环卫四塞,雄关林立,形势险固,东西南北共有八道雄关为屏;

李过六万大军既然不愿接受整编,咱们不妨趁鞑虏兵力空虚之际,派其北上攻取洛阳,尽取周边要塞以守,引多铎兵力北上,如此,我军再集重兵,顺流而下直夺取江南。”

司马安此计一是调虎离山,将李过调离襄阳一带,以方便秦军掘取大扒沟和青龙咀两处金银财宝;

二来可避免李过在心腹之地生乱,使秦军难以集中全力东下。

三来用他们来现实声东击西的构想,以减轻夺取江南的难度。

至于李过能不能夺下洛阳,夺下之后又能不能守住,这已经不重要,只要成功把多铎的兵力分散过去,目的就算达到了。

秦牧询问何亮等人,大家都赞同此策之后,秦牧没再犹豫,立即火速传令襄阳,让马永贞按计施行,李过若再不愿接受这个折中的办法,说不得只有调遣兵力强行吞并他了。

这时唐王朱聿键再次派来使者,赐秦牧国姓,并封辽王之爵。

楚王府正殿里,大伙面面相觑,暗暗感叹朱聿键还真是下血本了,按大明祖制,异姓不得封王,功劳再大,象徐达也是死后才追封为中山王,而且这种追封的王爵子孙是不能继承的。

朱聿键一口气就给秦牧一个王爵,这注下得确实够重了,只不过封的是“辽王”,这就显得没什么诚意了;

换句话也就是说,除非秦牧把辽东打下来,否则他这“辽王”就永远是空头支票。

这还是其次,让秦牧纠结的是这国姓,“朱牧.......怎么这么别扭呢,呃,什么珠穆朗玛峰还是好的,别搞成‘猪母’才好,靠,这不寒碜我嘛!”

秦牧神色变幻不定,顾君恩等人只道他动摇了,准备接受朱聿键这份大份呢,立即出来诘问来使朱国英:“敢问朱大人。这是唐王的意思吗?”

“唐王如今已即皇帝位,改元隆武.......”

“我问你这是唐王的主意吗?”顾君恩不等朱国英说完,立即猛喷道,“唐藩本是罪藩,有何资格继承大统?尔等立一罪藩为帝,置桂王于何地?若唐藩可承大统,则何人不可?大明有祖制,异姓不得封王,指的是非皇族血亲不得封王,岂是指朱姓以外不得封王?如此胡作非为。混淆视听,岂是一国之君所应为之事?”

朱国英不甘示弱,怒斥道:“大胆,你是何人,竟敢口出狂言。辱及君上。”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尔等不辨是非。拥立一罪藩继位,本已难令天下人心服,复行此悖逆之举,是为大不孝,岂怪得了别人相辱耶?”

顾君恩口若悬河,把朱国英驳得哑口无言后。才对秦牧说道:“大人,唐藩得位本就不正,如今封大人王爵,也不过为是日后给大人罗织罪名埋下伏子。大人万不可接受。”

秦牧有些好笑,顾君恩这也太积极了,连司马安等人的风头都抢尽了,不过这种得罪人的活计司马安等人应该不介意让他来做。

当初连丞相牛金星都开溜了,顾君恩与喻大猷作为后来才追随李自成的人,却能患难与共,这足以说明两人忠义,而且他这种直言不讳的性格,秦牧很喜欢。

*********

襄阳。

马永贞面无表情地把两个选择摆在李过面前,一,接受秦军整编;二,率六本部六万人马在秦军配合下,北取洛阳。

李过再三权衡,终究是接受了后一种方案。

马永贞指着地图说道:“阿济格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目前鞑子在洛阳一带的兵力极为空虚,趁此机会攻下洛阳至少有七成胜算,洛阳关山险固,西屏三秦,东控豫鲁。若能在洛阳站稳脚跟,就等于挺进了鞑子心腹之中;

要守住洛阳,必先守住周边险隘,诸位请看,洛阳东面是虎牢关,位于荥阳汜水西南十里,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守住虎牢关,则洛阳东面之敌难越雷池一步。

北面是孟津关,孟津关北濒黄河,南依邙岭,有山河作托,关隘便于坚守,形成了以关制河、以河卫关的局势。控制住此关,则洛阳北面可保无忧。

西面是函谷关,函谷关西据三秦,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洛阳与西安之间的咽喉,夺下这关,则西面之敌难犯河洛。

伊阙关是荆襄北上洛阳的必经之道,此关不必多说。

再说东南面的广成关,此关两山夹一川,其东北有长虫山,西南有大马山,自古是通往汝颖的要塞。此关也是必守之地,以防颖州之敌进犯洛阳。

再有就是轘辕关,此关为洛阳通往许、陈的捷径要冲。关处鄂岭坂,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道路险隘,回环盘旋,守往此关,则许、陈方向之敌可难犯洛阳。”

历史上,洛阳曾数度为一国之都,连宋太祖都有意迁都洛阳,正是由于洛阳环卫四塞,雄关林立,形势险固,易于防守的原因。

马永贞一边说,一边将这些关隘在地图上一一标出,同时接着说道:“目前洛阳城内只有一千满蒙旗兵,由满将达斡尔统率,其余各城皆是新降之绿营兵,阿济格大败,这些绿营兵必定惊慌,我军挟大胜之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北伐,必能破敌。”

李过问道:“只是我六万大军北取洛阳吗?”

“不,本将会亲率一万步骑,你再拨一万人马给本将,我以两万大军攻洛阳,李将军和高将军则率五万大军,同时攻取上述各处关隘,为了不给鞑子喘息之机,我军明日即拔营北上,不得有误。”

“马将军,常言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咱们就这么拔营北上,这粮草.........”

“就粮于敌,目前只能这样,只有这样才能抢得宝贵的时间,你们不用担心,粮草补给我后勤部已经起运,咱们到洛阳时,第一批粮草补给很快也会运到,之后更会有源源不断的补给送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