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285章 大义名分

明扬天下 第285章 大义名分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麻城位于大别山中段南麓,三面环山,奇峰秀水。晚唐诗人杜牧在清明时节路过麻城外的岐亭镇时,曾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使得许多未曾亲履这片土地的炎黄子孙,不知不觉间把这里的几株杏花,一个村庄融进了自己的血脉了。

而其实麻城最美的并不是杏花,而是杜鹃花,所谓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每到花开之时,漫山遍野,铺天盖地,就象大别山飘下漫天的红霞,如火如荼,无限烂漫;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就曾多次到麻城看杜鹃。

可惜如今已经过了杜鹃花开放的时节,秦牧戎马倥偬,也没闲情去看杜鹃。

如今两万关宁军退到龟峰山一带,秦牧带着大军返回麻城,是准备封死关宁军的去路,待其粮草不断绝时再加以逼降。

天气炎热,县衙里,秦牧一边打着扇,一边看各方传来的战报。

燕高飞匆匆走进来并报:“大人,司马先生等请大人立即返回武昌。”

“出了什么事吗?”

“大人,鲁王和唐王同日分别于浙东和福建宣称监国,双方互不相让,正统之争愈演愈烈,两家的冲突渐成水火之势。如今鲁王与唐王皆有诏书发至武昌,司马先生等人请大人尽快回武昌商议。”

秦牧点点头,示意燕高飞先退下,自己开始深思起来。

在坐的佥事吴济民开口劝道:“大人,您在弘光朝是钦封的两省总督,以此发号施令尚可,但如今弘光帝已经被俘,唐王和鲁王分别监国,大人再以两省总督的身份发号施令。未免说不去,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难以理直气壮,必然会导致湖广江西的官员心存疑虑。”

岳中良也劝道:“大人,此事确为头等大事,拖不得了,该如何处置,拥立谁,或者是另作计较。大人都必须尽快作出一个明确的决择。否则百官存疑,三军气短。凡天下有志之士,也必然迟疑不前。”

秦牧不再犹豫,对二人点了点头,向帐外大喊道:“燕高飞!”

“请大人吩咐。”燕高飞立即闪身进来。

“传令畈上塆,着霍胜拔营起寨,准备随本官班师回武昌。”

“喏!”

“另外,传令武昌,让司马安等人准备最隆重的仪式。迎接凯旋之师。并向湖广江西全境颁布捷报,就说本官此战歼敌十万,以鼓民心士气。”

听了秦牧的话,岳中良和吴济民都不禁面露喜色。从秦牧的这两份命令,他们已不难看出,秦牧在拥立方面作何决定了。

“大人,十万是不是少了点。不如宣布歼敌十五万吧。”吴济民试着建议道。

秦牧摇头说道:“十万足以,本官将来会以更多的胜利向百姓报捷。”

秦牧说十万,其实不算太夸张。尚可喜的偏师总兵力将近五万,被全歼了。

阿济格本来也有六万人马,最后能带回去的只剩下一万四千左右,等于是也损失了四万五千人。

虽然有两万关宁军退进了大别山中麓,目前还没能歼灭,但可以预见,这两万关宁军与满清基本没什么关系了;

那夜的大混战,主要便是关宁军与鞑子在拼命,秦军其实只是负责煽风点火而已。

据战后统计,那夜死在关宁军刀下的鞑子,不下于两千五千之数。而关宁伤亡更是多达四千六百多人。

在这种情况也,两万关宁军再回满清怀抱的可能性不大,秦牧也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两万关宁军缺少粮草,在大别山上呆不了多久,更没能力翻过几百里的莽莽群山北逃。他们现在只有两个选择,打败秦军或下山投降。

如果他们有信心打败十万秦军,就不会退上山去了。

郭云龙与胡守亮还在作最后的挣扎,不过希望得到想要的价码而已。

总之全部算下来,阿济格损失的人马足有九万,所以秦牧报十万,倒不算过份。

秦牧对接下来的战事迅速作了一番部署,东线自然是交回给蒙轲;

刘猛负责率军继续围困两万关宁军;

马永贞负责攻取武阳关以及与李过部的协调。

苏谨、赵寒、岳中良等人继续负责对原来的大顺军进行整顿;

另派佥事吴济民专司与郭云龙、胡守亮的谈判。

作好这些安排之后,秦牧与霍胜立即率领畈上塆的人马班师回武昌。

出来是两万人马,回去时完好的只剩下七千多,连番血战,无比惨烈,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他们理应得到最隆重的迎接,最热烈的欢呼。

***********

福州。

一场颇为隆重的登基大典终于宣告结束,朱聿键正式称帝,并且不按以往的惯例到次年再改元,而是立即改元隆武。

从这个年号不难看出,朱聿键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二个光武帝,中兴大明。

他将福州改称福京,改福州行在为天兴府,建行在太庙、社稷及唐国宗庙。升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封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

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蒋德璟为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朱继祚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曾樱为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黄鸣俊、李光春、苏观生等人为礼、兵各部左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朱聿键很清楚自己血统上早就和崇祯皇帝八竿子也打不着,作为疏藩的身份无法更改,而且他一年以前还是高墙中的罪宗,正常情况下根本没有资格角逐帝位。

为了拉拢人心,他毫不吝啬官爵,不但对掌握着福建实权的郑家大加封赏,对拥立他的官员也是见者有份,光是大学士就封了二十多个。入阁人数之多,可谓是空前绝后。

一时间,福州城里满大街都是大学士,天上掉块石头砸死十个人,至少有八个是大学士,其余两个至少也是知府寺卿什么的,就没一个是兵,因为隆武大帝的士兵——更准备地说是郑之龙的兵基本都在海上飘着呢。

大送官爵也就罢了,朱聿健还大送皇位,这事离奇吧。

如果按血统算的话。现在最有资格继位的无疑是崇祯的亲叔叔桂王朱常瀛,也就是曾跑去荆门找秦牧的朱由榔他爹。

正因为如此,朱聿键在监国诏书中就明确对桂王表示自己无子,“天下,王之天下。”

这是他给桂王派出的第一个皇位。

紧接着,为了收服浙东的鲁监国,朱聿键派遣兵科给事中刘中藻为使者,前往绍兴颁诏,宣布两家无分彼此。鲁监国委任的大臣可以到隆武朝廷中担任同等官职;

同时也向鲁王朱以海表示:“朕无子,王为皇太侄,同心戮力,共拜孝陵。朕有天下,终致于王。”

又来了,老是拿自己膝下无子来说事,在监国诏书上。你已经把皇位送给桂王了,难不成还有一个皇位送给我?

鲁王朱以海当然不干了,拒不接受朱聿键的免费大派送。坚称自己才是正统。

这时博洛率清军攻打绍兴,朱以海抵挡不住,派使者前来福州向朱聿键求援兵,信上也只称朱聿键为“皇伯叔”,而未称“陛下”。

朱聿键大怒,不但不派援兵,还下令杀了鲁监国的信使。为了此事,朱聿键回到后宫还气冲冲的。

一直与他相依为命的曾皇后问明缘由后,劝解道:“皇上不必为此事介怀,浙东兵微将寡,岂敌鞑子骁骑?鲁王不听诏谕,必不能长久。皇上倒是应该考虑自己眼下的处境,福建俨然为郑家所有,郑家海寇出身,只怕终难以依靠,皇上手上实无一兵一卒,宜另做打算,早派忠义之臣外出招募新军,以供皇上驱使,将来恢复祖宗基业,更需有天子亲军,方能成事。”

曾皇后生性警敏,读书通文,颇有才能;凡兵马、钱粮皆能过目不忘。光凭她这番话就可以看出,她实在比朱聿键要强上十倍。

朱聿键连轻重缓急都分不清,忙着去和侄子朱以海争大义之名,曾皇后却一语道破天机,根本没必要去和鲁王争,因为顶在前头的鲁王覆灭只在弹指之间,和一个将死之人争什么争?

对自己这个患难与共的妻子,朱聿键一向十分敬重,经她点醒,朱聿键茅塞顿开,连忙说道:“皇后所言极是,所言极是,皇后,这满朝大臣,你认为派谁前外出募兵方为合适。”

“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为人忠义,皇上可派其外出募兵。”

“好,就让黄道周去。”

“皇上,光是如此尚不足以为凭,新募之兵,难堪使用,须加以时日训练才行,当务之急,是不能让郑家一家独大,必须加以牵制,方能让郑家真正听从皇上旨意。”

“皇后快快道来,如何牵制。”

“方今天下,足以与郑家抗衡的,只有湖广总督秦牧,虽然秦牧也心情异志,但眼下皇上必须争取到他的拥护,然后,方可让秦牧与郑家相互抗衡,如此,皇上才有腾挪的空间。”

朱聿键长舒了一口气说道:“皇后请放心,朕已经派使送去诏书,但愿能早些有回音吧。”

曾皇后摇了摇头说道:“皇上,之前那道诏书,妾身已然得知,秦牧野心勃勃,已俨然划地为王,国公之爵未必能打动得了他,皇上,妾身细细想来,如今不妨先封他一个王爵,先让他与郑家相互制衡,等将来天子亲军训练好之后,再慢慢削弱秦郑两家不迟。”

朱聿键为难地说道:“皇后,你又不是不知道,按祖宗法度,异姓不得封王。”

“皇上,当此国家危难,社稷存亡之际,必须有所变通才行,而且妾身也不是让皇上就这样给秦牧封王,皇上可先赐秦牧国姓,再行封王。为了安抚郑家,皇上可选郑家一人,一并赐以国姓,以示一视同仁。”

“容朕想想........容朕想想.........”

************************************

ps:这几天菊花一路开!

求月票!

求月票!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