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245章 汤若望

明扬天下 第245章 汤若望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秦牧右手展开,五指并拢,以中指点额头念声“因父”,点前胸时念“及子”,左肩到右肩时念“及圣神之名”,最后双手合十念了声:“哈里路亚!”

对面身材高大,一头乱发的汤若望顿时睁大了眼睛,他努力传教多年,但在大明进甚微,能象秦牧这样完整地做完这套手势的人或许不少,但知道点额头时应该念“因父”,点前胸时应该念“及子”的人不多,更别提最后一句“哈里路亚”了,因为他们从未传授过这一句。

中国人不好忽悠啊,汤若望与同伴前来传教,本着化繁为简,融合儒家的原则,连这些手势也精简了,做这套手势时,只在最后双手合十时念一声“阿门!”

“秦大人是耶稣信徒?”汤若望惊喜地问道,说的竟是一口纯正的官话。

“我期待着汤大人能把我变成耶稣的信徒。”秦牧露出一脸明朗的微笑。

汤若望是继宋应星之后,被夜不收强行绑架来的人,去年刚打下湖广,秦牧就下令黄连山,让他派人进京绑架汤若望,可惜进京的人扑了空,当时山西危急,崇祯派汤若望去山西制造火炮去了。

夜不收的人员只好追到山西去,汤若望一副西方人的相貌,可不好办,夜不收的密探费尽了周折,才总算把他给绑到了武昌。

听了秦牧的话,汤若望有些失望,开始仔细地打量起秦牧来。他来大明已经二十多年,除了相貌之外,其它的已经跟中国人差不多,秦牧神奇的崛起经历,同样让他十分好奇。

“那些人是秦大人派去的吧?”

“冒犯之处,望汤大人海涵。”秦牧道歉的语气很真诚。但似乎又没把绑架一事看得太重,“北方战乱不休,汤大人再留在北方已经不适合。”

快要六月了,天气很炎热,好在楚王府里花木扶苏,殿阁池塘之间倒也凉风习习,丫环端上茶来,秦牧伸手作请。

汤若望端茶轻呷一口说道:“秦大人费尽周折把我找来,究竟要干什么?”

秦牧直接说道:“第一,我需要汤大人的一身学识。我在长沙岳麓书院招收了两百名八到十二岁的学童,我希望汤大人能给他们授课,把自己擅长的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机械力学、化学这些知识传授给这些学童,第二,我需要汤大人帮我制造火炮,以便打败入侵的野蛮部族。作为酬谢,我会帮汤大人在长沙建一座教堂,支持汤大人在本官所辖境内传播耶和华的福音。”

“我有选择吗?”

“哈哈哈.............”

秦牧没想到汤若望还有些幽默感,确实。秦牧花这么大力气把他绑架过来,这本身就没给他选择的机会。

“我听说汤大人出生在莱茵河畔的科隆。”

“是的,秦大人也听说过科隆?”

“不知道什么缘故,我是这样悲伤;一个古老的童话。我总是不能遗忘。天色晚,空气清冷,莱茵河静静地流淌;落日的光辉照耀着山头。那最美丽的少女,坐在上边神采焕发;金黄的首饰闪烁。她梳理金黄的头发。她用金黄的梳子梳,还唱着一首歌曲;这歌曲的声调,有迷人的魔力。小船里的船夫。感到狂想的痛苦;他不看水里的暗礁,却只是仰望高处。我知道,最后波浪,吞没了船夫和小船;洛雷莱用她的歌唱,造下了这场灾难。”

“啊,秦大人竟然知道洛雷莱山崖的传说.......”汤若望一脸惊诧。

“听说过一些而已,知道的不多。”

秦牧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彼此之间的距离却一下子就被拉近了,汤若望离开故乡已经快三十年了,此时能在这万里之遥的东方,听人谈起自己的故乡,心中既有怀念的伤感,又有意外的喜悦,两者掺杂在一起,让他唏嘘不已。

“那秦大人有没有听说过我们科隆大教堂。”

秦牧感觉此刻的汤若望不象个富有学识的传教士,倒象个充满了期盼的孩子,哪怕一点点与故乡有关的东西,也能让他依依不舍。

“我知道,科隆大教堂建了几百年,好象还没完式,位于美丽的莱茵河畔,它高耸入云,壮丽恢弘。”

秦牧没有去过科隆,所知道的和科隆有关的,其实就这么多了......呃,似乎还有个科隆空调,不过不敢确定科隆空调是不是来自科隆的技术。

接下来,汤若望欣然地介绍起了他的家乡,说他们科隆城是大主教的驻地啦,说科隆城周长有12里啦,开了12个城门,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啦,人口甚至超过了巴黎和伦敦;

而且科隆城还拥有一项特权:所有途经科隆的货物,都必须首先在市内展销3天,才能继续转运,这对促进科隆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总之,汤若望就象十年没机会说话了一般,倒豆子的把自己故乡的风物一一向秦牧描述了一番。

秦牧对此也很兴趣(当然,肯定包括德国的金发美女),他不时插问一句,最后当问及科隆作为欧洲人口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到底有多少人时,汤若望的回答是,他来的时候,科隆的人口在五万左右。

“五万?”秦牧差把嘴里茶给喷了出来,就六万人还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好吧,李自成动不动就拉起百万大军,这都是传说。

秦牧随即端正了态度,人多人少是一回事,现在西方的科技已经逐渐领先中国却是事实,对了,西方这个时候有什么著名的科学家呢?秦牧知道的不多,就伽利略一个,于是连忙问汤若望说道:“汤大人,您听说过伽利略吗?”

“我在罗马学院就读的时候,伽利雷先生就是我们的老师,他是个非常博学的人,尤其是在天文和物理方面的学识十分渊博,他还发明了望远镜和温度计等等,不过,在我快要毕业的时候,伽利雷先生却有了背叛上帝的倾向,他开始宣扬哥白尼的邪说.......”

说起伽利略来,汤若望竟是滔滔不绝,秦牧可以看出他对伽利略的看法存在着某种矛盾,一方面他敬佩伽利略的学识,一方面又对伽利略宣扬“邪说”感到失望。

秦牧打断他道:“汤大人,如果我想把伽利略先生请到我大明来,你可以办得到吗?”

汤若望摇摇头说道:“我来大明已经二十多年了,我来的时候,伽利雷先生已经快六十岁了,现在就算还在世的话,也有八十高龄了。”

秦牧不禁暗叹可惜,自己知道的这个时代欧洲有名的科学家就这么一个,结果也极有可能不在世了。

“汤大人,你能不能写封信回罗马教庭,多派些在天文、数学、物理、机械制作方面学识渊博的人到东方来,如果可以的话,我会说服南京的皇帝支持你们在大明传教,而我本人答应帮你们在不同的城市建五座教堂供你们传教。”

汤若望在大明生活了二十多年,供职于京师钦天监,他对大明的局势同样非常清楚,秦牧已不是一般的总督,他答应的条件让汤若望这个虔诚的耶稣信徒很心动。

俩人聊了很久,汤若望终于没能抵住诱惑,答应写信回罗马教庭,让教庭选派更多的人才过来。

而他本人,第二天就被秦牧打发到总装备部去了,红夷大炮虽然笨重,但用来防守武昌这样的大城,还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

得赶紧造些出来,总之不能光让满清轰咱们,咱们却无还手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