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242章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明扬天下 第242章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秦牧对顾炎武重视,除了他学识不凡、在士林颇有名气之外,更因他的气节和个性,这样的人,所结交的肯定多是些节义之士。

如果真的能收服这样的人物为我所用,将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不过象顾炎武这样的人,想真正让他甘心效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入城之后,秦牧设下酒席,热情款待顾炎武,虽只是几样家常小菜,但能得他单独宴请的少之又少,也算是极高的礼遇了。

仲夏的午后,新雨初睛,带来了难得的清凉,琉璃瓦面上被雨水洗得很洁净,寂静的园林中,只有知了在声声鸣叫着,秦牧俩人坐在八角凉亭里,边饮边谈。

顾炎武对湖广安置难民的措施十分上心,一开始便详细问起了此事。

秦牧淡淡地笑道:“宁人可知道,这几个月为了安置南逃的难民,本官投入了多少钱粮?”

“多少?”

“整整三百二十多万两。”

这个数字让顾炎武为之乍舌,要知道,大明若是不派饷的话,国库一年的收入了就几百万两,秦牧这几个月之间,光是在安置难民上,就投入三百多万两,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湖广之地,水陆平阔,若是开发得好,粮食产量将不下于江南,可惜朝廷过去缺少足够的重视。去年湖广江西遭受战乱,有数十万无辜百姓死于战火,张献忠和左良玉又驱几十万百姓为兵,使得湖广、江汉一带人口严重缺失,土地多有荒芜;

去年本官以工代赈,大兴水利,开垦新田,推广旱地作物。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湖广对人口的需求;

跟据各州府最新上报的情况。光是江汉一带,再安置五十万百姓绰绰有余,现在土地不成问题,难民来了,只要愿意在此安家落户,立即可以分到田地;

只是安置如此多的百姓,需要大量的钱粮,为此,本官不得不暂缓了北伐的脚步,恢复中原固然重然。但让万千难民能活下去,这同样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秦牧这番话绝不是刻意忽悠顾炎武,目前湖广、江西俨然成了天下最安全的地方,无数的难民风闻之后,纷纷向江西湖广涌来。

看着难民饥寒交迫,衣食无着的惨景,秦牧无法硬起心肠视而不见,再说湖广、江汉一带也确实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耕作。

顾炎武问起此事,正合秦牧的心意。他觉得,要说服顾炎武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只有把他的思想从“忠君”引到“爱民”上来才行。

顾炎武却不是好糊弄的,他想了想说道:“大人。湖广之地毕竟有限,能安置的百姓同样有限,如今大江以北生灵涂炭,战乱不休。只有尽快光复,方是治本之道啊。”

“宁人的心情本官理解,但这么多难民南逃。挡是挡不住的,若是不妥善安置,挣扎在死亡边沿的难民一定会生乱。这后院一但起火,什么北伐都成了空话;

可见凡事不可好高骛远,如今新君初立,朝纲未振,百废待兴,贸然兴兵北伐,那是自取灭亡;

就拿我湖广来说,十多万士兵都是新募之卒,尚缺乏训练,之前能大败张献忠,不过是因为张贼不得民心,而他的人马也都是刚拉起来的灾民,才有一触即溃的情形出现。

但李自成已成气候,轻视不得。更可虑的是满清大军,宁人不会相信满清鞑子真是来帮我朝剿贼的吧?”

“建奴狼子野心岂能瞒得了人,大明亡于李自成,是为亡国,沦于满清,则为亡天下,不可不慎。”

对于顾炎武这番话,秦牧很感觉兴趣,便问道:“宁人且详加道来,这亡国与亡天下差别在哪里?”

顾炎武一整神色,严肃地说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好,好个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秦牧听了,不禁击掌而起,顾炎武这番话说到点子上了,李自成再不成器,得天下后总不会毁我衣冠,阉割华夏文明。而亡于异族则是华夏文明的浩劫。

顾炎武有如此清醒的认识,并提出保卫大明是高官权贵的事,保卫天下则是匹夫有责。

秦牧想想,他有这样的认识,那么在原来的历史上,他一生致力于抗清,十谒明陵,说明他并不一定是死忠于明朝;

对他而言,或许谁来做皇帝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他无法忍受华夏文明沦陷于异族的铁蹄下,他十谒明陵只不过是对汉人正统的怀念。

这也能很好地说明他为什么不选择投奔南京,而径直投到武昌来的原因。想通了这些,秦牧对说服顾炎武也更有信心了。

“不错,如今我朝若兴兵讨贼,不过是让建奴坐收渔翁之利。当务之急是消除党争,肃整吏治,积蓄国力,整饬军备,待来日建奴与李贼两败俱伤之时,再一举荡平这些鬼魅。”

顾炎武一腔热血,虽不忍见江北亿兆生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却知道秦牧说的确实是当务之急。

他慨然一叹道:“别的不说,光是要消除党争,整饬军备这两点,恐怕绝非易事,南京诸公,在拥立新君一事上,已势成水火,接下来恐怕免不了彼此中伤,相互排挤;

江北四镇军纪败坏,桀骜不驯,祸害之烈,不下于叛贼,如今更是不顾天下安危,同室操戈,相互攻伐。而朝廷不但未能制止,还要加官晋爵以示安抚,如此只会令其更加桀骜不驯,再难驾驭。”

“江北四镇.........呵呵,本官从来没指望他们,至于南京党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他们就此冰释前嫌更是不可能,不提也罢。”

“大人..........”

秦牧突然淡淡地说道:“庭前传报,身殉潼关。独上煤山,悲逢国殇。一切皆有定数。”

“大人!”顾炎武惊得忽然站起,双眼圆睁地看着秦牧,“大人竟然也听过这些谒语?敢问大人从何处得知,又可知后面几句作何解释?”

“既是定数,知与不知有何差别?宁人啊。落难的百姓大量难南,安置工作十分繁重,而且但凡赈灾安置,因涉及的钱粮数目庞大,总难免有贪官污吏虚报假报,坑害百姓,中饱私囊,要查处起来困难重重。宁人你饱学多才,为人正直。本官有意让你专门巡查此事,惩治不法,以正纲纪,不知宁人可愿接此重任?”

秦牧显然是不愿多谈谒语之事。这反而让顾炎武感觉更加高深莫测,他连忙答道:“非不想,实不敢,大人。学生初来乍到..........”

“宁人。”秦牧打断他道,“你不必自薄,知道本官为什么要用你吗。这官场就象一个大染缸,正因为你初来乍到,尚不虞沾染,本官才要用你。宁人只管回答敢不敢接此重任,别的无须多言。”

这种清要之职,向来是文人最向往的,初一见面,秦牧便将这样的重任交予他,这份信任让顾炎武十分感动,他一咬牙答道:“蒙大人错爱,学生愿竭尽所能。”

顾炎武虽然接下了差使,却没有大表忠心,话说得很有分寸。

秦牧也知道,除非自己有大义名分,否则象顾炎武这样的人,想一下子让他死心塌地追随是不可能的,慢慢来吧。

“好,好好,宁人呀,湖广百废待兴,正急需人才治理,还望你能多引荐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前来,本官一定虚位以待。”

“多谢大人。”

这场酒宴共花了一个时辰,席间两人说得多,吃得少,一同讨论天下大势,言谈颇为投机。

席后,秦牧刚刚让李式带着顾炎武下去安置,燕高飞便匆匆过来并报:“大人,袁宗第果然抽调兵力北上了,只是不多,只抽调了一万人马。”

秦牧听了眉头微微一皱,袁宗第在襄阳原有四万多人马,现在抽调一万北上,还有三万多,自己在武昌、荆州的兵力也不过六万,再留一到两万防守武昌、荆州的话,真正能派去攻打襄阳的步骑也不过四万左右。

襄阳城高墙厚,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要攻下来难啊。

“苏谨与李九现在何处?”

“回大人,李将军已经退回荆门休整,苏将军目前在赵家湾一带。”

“传令苏谨,让他对那一万北上的敌军发动袭扰,尽可能拖住他,看看襄阳的袁宗第有什么反应。”

“是。”

燕高飞离去,秦牧一个人在凉亭中思索,他有心占领襄阳这个战略要冲,但袁宗第留重兵把守,还真奈何不了他。

现在把全部兵力压上和大顺军拼命,这是十分愚蠢的事情,等于是帮着满清夹击李自成。

但有了左良玉的前次教训,秦牧又不想再让襄阳这样的战略重镇掌握在别人手上,打与不打,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秦牧喃喃自语着,正在思索怎么用最小的代价谋取襄阳,身后突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谁?”秦牧一弹而起,霍然转身...........

*************************************

ps:16号了,亲们的订阅月票应该到手了,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