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055章 大姑娘上花轿

明扬天下 第055章 大姑娘上花轿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秦牧这边也不安生,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竭的他刚刚沐浴更衣,还没来得吃早饭,衙门前的鸣冤鼓便响了起来。

按明制,鸣冤鼓一响,官员必须立即升堂问案,秦牧顾不得吃早饭,穿戴官帽公服之后,匆匆来到大堂。

吴旺财带着两班新招的衙役已各持水为棍,肃立大堂两则。

“升堂。”

“威武!”

话说秦牧到任后,就要面对全县的灾民,分田分地,赈济灾民,安定军心民民,这比什么案子都重要,所以这么多天,他还没升堂问案过,今天算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了。

吴旺财与两班衙役终于有机会喊堂威了,个个放开喉咙,声音隔着几条街都能听到。

秦牧耳膜被震得生痛,不禁横了吴旺财一眼,吴旺财自知惹祸了,那黑痣上的一撮毛不由得颤了颤。

“堂外何人击鼓鸣冤?还不速速将人带上来。”

“是,大人。”

吴旺财快步出去,很快带进来.........一群人,的确,和秦牧预想中的一个人相去甚远,吴旺财带进来的确实是一群人,有十一二个之多。

“堂下何人,因何击鼓,还不速速报来。”

秦牧怀疑自己被朱重八附身了,染上了仇富心里,一见吴旺财领进常来的人衣着鲜亮,都是些乡绅,话语之间顿时露出一丝不耐烦的味道。

“草民吕谦拜见县尊大人...........”

“草民张用拜见县尊大人。”

“草民赵三山拜见县尊大人。”

“行了,行了,一个一个来,吕谦,你先说,因何击鼓,有何冤情?”

“回县尊大人,草民是珠兰镇南田村人,家中原有良田六千三百二十亩,叛贼作乱时,草民举家逃往赣州,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叛乱平定,草民匆匆返乡,却不想家中良田竟被不法酷吏强行分掉了,县尊大人,您可要为草民作主啊。”

秦牧神色一整,终于还是有人找上门来了,而且一来就是十二个,秦牧一扫余下的十一个,颔首问道:“你们也都是因田地被侵占而来告状的吧?”

“回县尊大人,正是,县尊大人可要为草民等作主啊,”

一次来这么多人,事涉上万亩土地,这确实算得能特大案件了,击鼓鸣冤倒是说得过去。

只是此事恐怕不象表面这么简单,分田分地也不是今天的事了,之前没有人来鸣冤过,现在一来就是十多个,显然是串通好了,他们之所以有胆来,秦牧料想十有九是王拱在背后指使,虽说如此,秦牧也并没有武断地下结论。

给灾民分田分地这是他和杨廷麟商定的治本之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赣州民心安定下来,难民有了田地之后,便有了盼头,便不会再轻易造反。

可以说这才是他平定赣南叛乱的核心策略,之前的军事行动只是治标而已。

这条政策实施得如何,将关系到赣南的长治久安,秦牧到会昌后虽然在第一时间就把这条政策推行了下去,但具体工作都是田一亩等吏属以及会昌千户所的兵丁在做。

此事办得怎么样,之前秦牧一直是以听田一亩和刘猛他们的报告,自己因忙于找盐矿,未能亲自到田间地头去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假公济私,公报私仇强抢官绅田地,秦牧觉得有必要亲自下去巡察一番,才好下定论。

如果乡绅能拿出地契,证明某块田地确实是他们的,秦牧是绝对不容许胡乱瓜分这一部分田产的,他要瓜分的是那些“黑田”,那些被乡绅富户通过不法手段侵吞,而皇册上没有记录的“黑田”。

“嗯,各位都是我会昌的乡绅,也是我会昌的支柱,若真有人以不法手段瓜分了你们的田地,本官自当还你们一个公道,此事大可不必在公堂上扯皮,这样吧,待本官用过早饭,立即同你们去实地察看,若是真有人枉法,本官定会严惩不贷。”

听到秦牧要亲自去察看,吕谦等人反而有些犹豫了,一个个左右而言他,秦牧权当没看到他们的表情,大喝一声“退堂!”自己先回后衙用早饭去了。

此事要说谁最着急,非田一亩不可,秦牧没空,分田分地的事一直由他在主持,现在被人告上衙门来了,他哪里还坐得住,匆匆赶过来要随秦牧一起出城。

会昌形胜,闍山峙于前,明山拥于后;左右群峰,排列云障。绵水东来,湘水南下。山围四固之险,水横玉带之清。秦牧带队出城后不久,就要翻山越岭,好在珠兰镇离县城只有十来里路。

沿途所见,百姓住的还多是临时搭建的窝棚,满脸菜色,生活还极为艰苦,很多人是靠少量的赈济粮和野菜充饥;

然而百姓的精神状态却都很好,甚至可以说人人都处在一种亢奋状态之中,这种亢奋的精神状态和艰难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反差,让人难以置信。

之所以形成这种诡异的反差,关键便在“土地”二字之上,秦牧的分田分地举措,使大多数百姓都分到了田地,现在生活虽然还很辛苦,但有了田地,百姓就看到了希望。

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辛勤地在自家刚分到的田地上翻耕播种,就连房前屋后都种上了番薯;

蕃薯自万历年间传入大明后,因其种植简单,适应性强,产量高,可充谷食之半,经过几十年时间,在福建、广东、浙江、江西、山东等地传播已经很广,民间种植本已不少,只是之前没有由官府推广,如此大规模种植过而已。

由于番薯诸多优点,正是灾后最理想的过度作物。不光是会昌,如今整个赣州府都在大量栽种。

为了早些有收成,有些百姓甚至夜里也不歇息,趁着月色在地里没日没夜的劳作,秦牧听说此事后,很是感动,特别拐往寻访,除了口头表扬之外,还给了一两银子以示鼓励。

有如此勤劳的百姓,只要给他们一个安定的环境,什么苦难不能撑过去呢?

对于秦牧来说,断案还是其次,巡视地方上的“土改”工作才是重点,每过一地,都会仔细了解情况,所以这十几里路,他竟走了近三个时辰。

到达珠兰镇南田村后,秦牧立即对吕谦被侵占田地一案进行实地详察,昌谦是珠兰镇最大的地主,家中有田地六千三百二十亩,现在有上千亩被当成无主之地分给了灾民。

秦牧在县衙说来实地查看时,吕谦等人脸有犹豫之色,秦牧本以为他拿不出地契,但令秦牧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拿出了地契,证明那些被分掉的田地确实是他家的。

这让秦牧一下子便陷入了被动之中,一大群乡绅在看着,此事一但处理不好,必定会引起极大的风波。

问题是上千亩田地已经分给了灾民,灾民已经种上了作物,现在要强夺回来,同样会引起全县刚分到田地的百姓的恐慌。

秦牧把地契扔给田一亩,冷声问道:“你立即给本官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田一亩脸色大变,冷汗直下,作为这项政策的主要实施者,发生这样的事他责任无疑是最大的;

此事一但处理不好,整个会昌县的“土改”工作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他根本背不起如此重大的责任。

************************************

PS:亲们,求推荐票,三江票,请支持一下吧。

有书友笑我更新不给力,还到处各种求,人品不行。其实,谁又想到处装孙子呢?

支持率不高,影响创作热情,更新不给力,影响支持率,这就象一个怪圈,我发现就是月关那样的大神,也没能走出这个怪圈。

不多说了,昊远不是大神,若是装孙子能求来一点支持,已经是万幸了,这其中的辛酸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