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1157章 真正的闪电战

明扬天下 第1157章 真正的闪电战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从这段话不难看出,在孙子兵法中,把速度看得非常重。

拿下察里津要塞,打开沙皇俄国的南大门之后,李定就充分把这段孙子兵法中的精义运用到了极致。

他在察里津李塞留下两千人马驻守,然后兵分七路,除了中路他本部人马为一万之后,其他六路大军都只有五千左右。每支人马相隔七八十里,杀入北面的顿河平原。

其中左右六路兵马中,又各分出十支百人小队,浩瀚的顿河平原上,无数铁骑其疾如风,侵掠如火,无数的战马呼啸奔腾,所过之处,劫掠一空,火光四起,男人不分年龄大小,几乎被杀戮一空。

几路人马时分时合,难知如阴,动如雷震。上千军万马催动战云滚滚,向沙皇俄国的都城直扑而去。

李定出征前得到皇帝的命令,并不是要占领这片土地,而是要把沙皇俄彻底的打倒在地,再踩上几脚,打得他永世不能翻身。

本着这一作战思想,李定没有任何妇人之仁,战争的残酷性,在顿河平原上体现无遗,呼啸的铁骑所过之处,除了年轻美丽的女人,几乎什么也没留下。

沙俄被打了个措不及防,秦军的速度太快了,很多城镇直到看到呼啸而来的铁骑,还茫然不知所措。在目瞪口呆之中,无数的铁蹄如烈火般卷来,把一个个城镇变成一片废墟。

秦军根本不用担心补给,甚至不用担心战马太累,富饶的顿河平原上,有的是吃的,有的是战马,只要你速度够快。这一切都是你的。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用坦克进发动快速进攻,打得苏联溃不成军,被称之为闪电战。

但实际上,德军当时用了3个星期,在苏联境内推进纵深是400~600公里,平均速度大概也就一天推进二三里公里左右。

李定他们一人三马,不停的轮换,推进速度是后世的德军的五倍以上,平均每天推进200里。这还包括了沿途杀人放火的时间。

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闪电战!

第3天,李定大军在斯拉夫人不及防备的情况下,乘夜攻破萨拉托夫城、活罗涅日城,两城付之一炬。

第4天,大军攻破坦波夫城,坦波夫以西的利佩茨克守军吓得不战而溃,两城亦化作废墟,四万余男子被杀。血腥冲天。

到此,莫斯科才收到消息,可谓是满城皆惊!年轻的沙皇阿列克谢又惊又怒!

这些年,他最尊敬的全俄东正教大牧首尼康。给俄罗斯描绘了一图宏伟的蓝图。

尼康提出,俄罗斯沙皇应该成为整个东正教世界的统治者,而俄罗斯的首都应该定于君士坦丁堡(东正教的正式称呼是“希腊正教”,主要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因此东罗马帝国过去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对东正教意义非凡。)。

莫斯科及全俄东正教大牧首相应地应该成为整个东正教世界的精神领袖。

尼康的这个想法令阿列克谢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并为之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但现在,秦国人都快打到莫斯科来了!

如果连莫斯科都保不住了,还谈什整个东正教世界的统治者。还谈什么夺取被奥斯曼人占领的君士坦丁堡?

是可忍,孰不可忍!

雄心勃勃的沙皇阿列克谢在大牧首尼康的支持下,决定御架亲征。

这可吓坏了顾命大臣、也是他的老师莫罗佐夫、以及杜马书记官帕斯特、御前侍臣德克谢耶夫等众多大臣,大家得知沙皇要御驾亲征后,大惊失色,纷纷劝阴。

因为俄国的世仇波兰帝国和立陶宛王国占领着斯摩棱斯克为首的一系列重镇,时刻威胁莫斯科;因此俄国的军队大都压在了西线,抵御这两个宿敌。

秦国人来得太快,西线的大军未及回防,莫斯科城内剩下的兵力不到两万,让沙皇带着这点兵力御架亲征?

开什么玩笑!且不说两万兵力是不是秦国人的对手,万一到时秦国人突然绕过来攻打莫斯科这座空城怎么办?

但阿列克谢是个很固执的年轻人,坚持要亲征,莫罗佐夫以及几乎所有大臣跪在他面前哀求半日,才总算打消了他这个念头。

半天时间,就在亲征与不亲征的争执中过去了。

而对于争分夺秒的李定他们来说,半天时间,足够大军推进一百多里了。

等莫斯科最后决定,紧急派别列科夫、佩图霍夫两名将军各带五千人马增援莫斯科南面最后两座城池图拉城,梁赞城的时候,李定的大军已经对图拉城和梁赞城完成了围困。

侦骑探知别列科夫、佩图霍夫率军来援的消息后,李定当机立断,决定围城打援。

图拉城,梁赞城的守军都只有一千多人,李定各抽出五千大军围住两城,再派出五千人马去拖住佩图霍夫,最后集中两万五千大军,猛攻别列科夫。

别列科夫率领的五千人马,是俄军的精锐之师,李定以五倍的兵力,血战了一个下午,甚至动用了火箭弹和六八式步枪,才把这五千俄军歼灭。

别列科夫大败,吓得佩图霍夫连忙撤军,逃回莫斯科。

李定一咬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依旧只各留五千大军攻打图拉城、梁赞城,三万大军急追佩图霍夫,死咬不放,一路犯追猛打,以至佩图霍夫逃回到莫斯科时,五千大军剩下不到两千人,可谓是遗尸满路。

莫斯科,就在眼前!

城内守军不过万余人,李定三万大军滚滚而来,烟尘遮日,那黑衣玄甲,冷酷而神秘,让城中民众惊恐万状,黄祸!黄祸又来了!

沙皇阿列克谢带着大臣和将领,亲自登上城头,观察李定大军。

李定同样在观察着这座城市,从城外就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那高高的尖顶。

克里姆林在蒙古语中,是‘堡垒‘之意。位于城市最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南临莫斯科河;

其中最壮观是多棱宫,其第二层的多棱大厅外墙均以多棱白石所砌,因而得名,曾是皇家举行婚礼和沙皇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

最高的建筑是白色金顶的伊凡大帝钟楼,建于1505—1508年,高81米,里面藏有50多口铜钟。钟楼外陈列着一口最大的钟,高6.14米,直径6.6米,重达200多吨,表面上刻有浮雕、人像和题词,声传50公里,为世界之“钟王”。

与钟王相伴的是一尊5.34米长、口径0.89米、40吨重的“炮王”。

这座古式铜铸大炮从1540年开始造起,一直到1586年完工,中间换了8个沙皇,尚未使用过,巨大的炮口内同时可爬进二、三个人。

这一回,这尊“炮王”大概可以派上用场了。将近一米的口径,重40吨的炮王,发射时威力是何等的惊人呢?

李定非常清楚,要攻下莫斯科不容易,而且他的时间不多,沙皇俄国的西线大军,几天之内,就能回援莫斯科,也就是说,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一旦西线的俄军撤回,几乎就可以肯定,再也没有机会攻下这座城池。

而这座城池,正是他西征的目的,大秦皇帝的话还在耳边回荡:踏平莫斯科,打得沙俄永世不能翻身!

时间,关键是时间,这将决定这次西征最后的胜败!

*************************

ps:今天一下子掉到了分类月票榜的第9位,眼看要被踢出前10了,急求兄弟姐妹们月票支持。

求月票!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