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1150章 剑指苏伊士

明扬天下 第1150章 剑指苏伊士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

小小的英国,曾经控制了几乎全世界的海上重通道,以及比其本土大近两百倍的殖民地,而且控制的时间跨度是那么长,影响那么的深远。

那么,以大秦现在的实力,就不能做到这一点吗?

在技术方面,大秦已经领先了西方不少,造船业,武器方面,也领先了一大截,现在军器监已经制造出前装线膛炮,这种火炮射程更远,精准度更高。

而且正在研制后装线膛炮,经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也已接受成功了。

更重要的是,数理化在秦牧这个皇帝的强力推进下,已经开始普及开来,凭借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工科人才的涌现必定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自然科技方面也必定会得到井喷式的发展。

海上贸易的兴盛,加快了资本的积累,工业革命也必定会快速到来。

加上在秦牧的引领下,举国上下的海权意识在不断加强,凭借强大的国力,要做到英国那样称霸四海并不见得很难。

而要控制海洋霸权,苏伊士这个地方是绝对不能忽略的。

秦牧最初的计划是,想通过李定的征战,迫使奥斯曼割让苏伊士地区,但现在看来,这已经不大可能了。

从奥斯曼这位学者的话中,可以看出奥斯曼已经看清了帝国败落的根源所在,而且他们已经开始在阿拉伯半岛加强海军建设,这进一步证明了,这位学者的话,已经得到了奥斯曼高层的认可。

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帝国虽然同为伊斯兰世界的国家,但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两国海军的实力差别也非常大。

以前萨法维最主要的敌人是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人,再加上一个关系时好时坏的莫卧儿王朝。这些威胁都来自于陆上,因此萨法维所有的精力都投在陆军建设上。海军非常弱小,大秦要欺负萨法维帝国很容易。

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就位于海峡边,整个地中海南岸也都是他的领土,而这些都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才能抵御来自基督教世界的进攻。

因此,奥斯曼帝国非常注重海军的建设,他们的海军在地中海足以与西班牙以及欧洲多国的海军抗衡。

在红海地区,他们也保持着比较强大的海军力量,有一回甚至杀到东南亚的苏门答腊岛,帮助岛上信奉伊斯兰教的小国对抗欧洲人的入侵。

只不过在大秦的远洋舰队挺进印度洋之前。奥斯曼帝国在印度洋方向的海军主力被荷兰人打败了,因此这一年来他们在印度洋上才比较消停。

现在奥斯曼帝国明白了红海这条贸易通道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盛衰,要重新夺回东西方的贸易通道,想让他们把苏伊士吐出来,肯定没那么容易。

而且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如果全力发展海军,对大秦在印度洋将会形成很大的挑战。这当然更是秦牧不能容忍的。

苏伊士地区,必须拿下。

问题是怎么拿下苏伊士地区呢?

苏伊士离大秦太远了,常言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奥斯曼帝国如此庞大,又如此看重这个地方,海军的战舰开过去,就算暂时夺下了这片地区。奥斯曼也必定会拼死夺回,到时候就要大规模驻军,苏伊士地区还是战争连绵不断。

如此一来,大秦在这个地方就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富。所以,通过战争强行夺取,不是上策。

兵部左侍郎说道:“陛下。我大秦出兵,直接以武力夺取苏伊士地区,会有很后患和隐忧。臣研究了一下奥斯曼的制度,奥斯曼的统治如此辽阔的疆域,主要是依靠蒂马尔制。这是一种类似于封建采邑的统治制度。

奥斯曼苏丹把土地赏赐给有功的军人,作为服兵役的补偿。蒂马尔领地根据收入的多少,通常分为两种:

年收入不足2万阿克切(小银币)的称蒂马尔,其领主称蒂马尔哲;年收入在2至10万阿克切之间的称泽阿梅特,其领主称扎伊姆。两者通称西帕希,即封建骑兵。

他们对领地的占有是有条件的,除本人战时必须应召参战外,还根据其领地的收入提供一定数量的骑兵,通常每3000~5000阿克切提供1名。骑兵的马匹、武器、粮食等均由领主供应。

领主通常住在领地内,除自营一定的耕地外,还监督土地的使用和农民完纳租税等。国家对他们的领地实施严格的监督。领主应将领地的绝大部分分配给农民世袭耕种,不得随意没收;

领主自己经营的土地不能超过农民的份地;领地除严格规定的一小部分外,均不能世袭;领主征收的税项是否正当以及税额的大小要受卡迪(法官)的监督。

这些规定不仅限制了领主土地的无限制地扩大,使国家有可能经常收回一部分土地重新分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农民和封建领主的关系。

在初期,奥斯曼不断对外扩张,领主主要靠战利品发财致富,并不把地产看作主要的收入来源。他们通常只限于征收地租,起政治领主的作用。

但现在,随着奥斯曼国力逐渐衰弱,军事能力不断萎缩,各地的蒂马尔领主已经不能靠战利品过上富足的生活,只能依靠于税收。

然而税收的数额被**官严格监督,奥斯曼国内物价不断上涨,蒂马尔领主养兵的成本剧增。导致很多领主破产。

而苏丹早有规定,哪个蒂马尔领主连续三年养兵数目不足,或是粮草准备不齐,就要收回他们的封邑。很多西帕希骑兵领主经营不下去,就跑到了边境造反,因此,这些年来奥斯曼国内叛乱不休。

如果我朝能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策略,扶植一些蒂马尔领主在苏伊士地区造反,将来形成一两个小国,有这些小国为屏障,我朝夺取苏伊士地区后,就不用担心遭到奥斯曼大军反复进攻了。”

苏伊士地区,是奥斯曼重点控制的地区之一,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支持,那些被迫造反的西帕希骑兵领主,很难在这一地区站稳脚跟。

值得一提的是,奥斯曼帝国并非只有使用冷兵器的骑兵,他们使用火器的历史跟欧洲人差不多。奥斯曼第七代君主穆罕默德二世(1432.3.30-1481.5.3)在攻克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的战争中,就大量使用火炮了。

穆罕默德二世铸造的火炮被称为乌尔班大炮,长9米,口径达到30英寸,足以把一个彪形大汉轻松的塞进炮管内,发射的炮弹重达680公斤。炮弹射程可达1.6公里以上。

穆罕默德二世共造了五六十门大小火炮,用于攻打君士坦丁堡,才攻下这座欧洲的桥头堡。

现在奥斯曼的火器技术,也并不比欧洲各国差多少,是以能以一国之力,压着大半个欧洲打。

不过和多数欧洲国家一样,现在奥斯曼士兵使用的还真是滑膛枪、滑膛炮,和秦军使用的线膛枪、线膛炮没法比。

大秦的海军开往苏伊士地区,支持当地的的西帕希骑兵领主造反,瓦解奥斯曼帝国在苏伊士地区的统治,这个想法很合秦牧的心意。

大秦要的并不是在当地占领多少土地,只要控制这条重要的通道就可以了。

花点钱,让当地的领主与奥斯曼打个你死我活,这么做非常合算!

秦牧想了想说道:“这件事就交给海如风去做吧,做好了,自有封赏,做不好,他这个远洋舰队提督也不用做了。”

何亮和狄中行等人面面相觑,看来皇帝对海如风因为一个女人就准备撂挑子的事一直耿耿于怀啊!

************************

ps:今天看了一下,被人家掬了菊花了,亲们,跪求月票!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