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1036章 舆论导向

明扬天下 第1036章 舆论导向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

“林员外,你是没看到,那情景,哎哎哎,别提多狼狈了!”

“刘掌柜的快说说,最后怎么了?”

“这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苏州知府劝也劝不住的事,结果被苏州的百姓一通乱拳,打得那个闹事的读书人抱头鼠窜,连鞋都跑掉了,有的躲进茅厕里,掉下去.....不说了,不说了,有辱斯文啊!”

“出了这么大的事,苏州知府也不管?”

“民心所向,苏州知府还能派兵镇压百姓不成?再说了,他就是有这份心,也没这个能力调兵呀。”

“..........”

苏州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遍整个江南,湖州衙门西街的胜德茶楼上,一时议论纷纷,刚刚从苏州回来的刘掌柜,被大家围在中间,成了焦点人物。

湖州同在太湖边上,同是江南鱼米之乡,自古便是文风鼎盛,如今湖州的读书人,闹得也不轻,从这胜德茶楼望去,便可望到州衙前的喧嚣的场面。

“林员外,还是赶紧去劝劝令郎吧,赶紧回家,别看现在各地闹得凶,又逢圣君在位,不至于用兵镇压,但如今读书人这么无理取闹,已经激起多地的民愤了;

我听说除了苏州之外,嘉定、常熟、松江等多年州县,闹事的读书人都被百姓驱散了,尤其是江阴,那就更不用说了。

江阴百姓忠义之名,天下皆闻,鞑虏下江南时,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天子派三百壮士过江救援,血战一夜,杀敌无数,最后三百壮士全部战死;

那元必武将军身上插满了箭矢。数不出有多少支,在战死那一刻,他仰天大喊一声,用尽力气将那面黑色的旌旗深深插入大地。

元必武将军那魁梧的身躯依着旗杆,屹立不倒,凌角分明的脸上,带着一抹由衷的微笑,半睁着双目,坦然地望着前面再也无法到达的江阴城。

诸位请想,元必武将军虽然未能到达江阴城。但江阴的百姓不会忘记啊,往事犹历历在目,好不容易盼来大秦盛世,这才几年时间啊!

这次江阴出来闹事的读书人也就那么十个八个,结果刚一冒头,就被江阴老少打得鼻青脸肿,还要将这些人驱逐出城,如今这些人就象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啊。”

“这......这也太过激了吧。这读书人也是为了维护圣人学说,何止于此?”

“是啊,是啊!”

“..........”

刘掌握柜摇头道:“这事在我看来,还真是读书人的不对。这次的风波。实因天子有意改革司法,使之更为公正而引起。天子有言:刑罚的震慑力不于在它的严酷性,而在于它的不可避免性。

君无戏言,从这句话。便不能看出,天子实在是没有重拾先秦酷法的意思,改革司法。只是为了让执法的官员更加公正廉明,尽可能杜绝官员贪赃枉法、残害百姓。

天子一心为民,改革司法实为仁政,善莫大焉。然而现在却被人硬说是重法轻儒,这理由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牵强附会。”

“刘掌柜,你这话不对,既然这理由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牵强,那什么天下这么多读书人起来反对呢?”

“诸位别急,你们先想想,若是天子的司法改革真的实行下去了,这得利者是谁?受害者又为谁?”

“哦哦,照刘掌柜这么说,得利的无疑是普通老百姓,受害的则是那些存心不良的官吏。”

“对了嘛,天子这一改革,等于是断了他们贪赃枉法的门路,这天下的官吏何其多,如今事情闹得这么大,少不了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刻意鼓动。很多读书人只是被人当枪使罢了。”

那林员外听到这,悄悄退出人群,匆匆下楼而去.......

江南富裕,商贸繁荣,各州府多有商会。而这些商会,只要夜不收打声招呼,就会有无数的象刘掌柜这样能说会道的掌柜和伙计,一同展开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

这次秦牧不动用兵队和官府的力量去镇压读书人,却是发动普通老百姓,对读书人的抗争行为加以谴责,效果十分显著。

自从赣南开始,秦牧就在大力扶植工商业,并鼓励各地商人成立自己的商会组织,毫无疑问秦牧是想把资本阶层扶植起来,以对抗传统的士绅阶层。

这场浩大的宣传反击战,效果如此显著,各地的商会组织当居首功,夜不收平时就与这些商会有很密切的联系,很多信息都是通过商会收集而来的。

这次两者配合默契,使得这场舆论反击战得以迅速铺开,并成功引领了民间的舆论导向。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可以算是资本阶层与传统的士绅阶层的第一战。

在南京这个帝都,这场舆论战打得更加激烈,明年三月,礼部将举行春闱大考,全天下取得了参加礼部试资格的士子几乎都云集到了南京城。

而另一方面,南京城也是秦牧控制力最强的地方,也是他扶植的资本阶层的大本营,读书人集体叩阙上书,市井间无数掌柜、伙计在猛喷口水,他们散于人群之中,大肆宣传,大街小巷,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总是少不了这些人的身影。

以前,天下的话语权几乎都掌握在读书人手中,他们说什么,普通老百姓就信什么,一个读书人足以影响十里八乡的普通民众看待事事的角度和取向。

这次却大是为不同,那些能说会道的掌柜和伙计,开口就先打出维护天子的旗口,如果秦牧是一个无能的君主,百姓一定不会吃他们这一套。

但恰恰相反,秦牧这个皇帝在民间的威望非常高,很多百姓主动在家给他立长生牌,早晚焚香供奉。

在无数掌柜和伙计的口中,读书人是在故意与皇帝作对,这样一来,很容易就赢得那些对皇帝感恩在心的百姓的支持。

夜不收又在其中散布很多阴谋论,说读书人是被那些贪官污吏煸动,而那些贪官污吏是担心皇帝改革司法后,没法再搜刮民脂民膏,因此鼓动了这场风潮,想让皇帝知难而退。

无论在什么时候,阴谋论总是更有市场。

不管士子们如何慷慨陈词,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阴谋论面前,都只能甘败下风。

天下的老百姓对贪官污吏,总是深恶痛绝的,只要把它们定为始作俑者,百姓总是宁可信其有。

更何况,这场风潮,背后确实有不少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煽风点火,还真没太冤枉他们。

宽阔的大秦门外,出现了从未见过的过幕,数以千计的士子在叩阙上书,外头则围着数万百姓,纷纷对里头的士子大声指责,说他们不明是非,助纣为虐,声浪如潮,场面几乎失控。

朝廷赶紧调兵维护秩序,将外围的民众与里面的士子隔开来。但是,民众并未因此罢休,千夫所指,责备之声甚嚣尘上。

有些激进的,甚至开始往里头扔烂菜头臭鸡蛋,弄得里头跑地请愿的士子跟游街示众的犯人似的。

这下子所有士子里外不是人,跪也不是,走也不是,他们来大秦门前,多少有点“为生民立命”的意思。

结果“生民”们却将他们的行为看成了不明是非,助纣为虐。那些烂菜头、臭鸡蛋一阵阵的扔进来,砸得士子们狼狈不堪。

为生民立什么命?

这只是你自作多情。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读书人集体请命时,遇到下层百姓如此激烈的反对,这真是有史以来,最奇怪,最诡异的一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