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1024章 雷霆雨露

明扬天下 第1024章 雷霆雨露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

又快到年假的时候了,随着大年将至,南京街头越发繁华了。

刑部右侍郎姚培祯坐着轿子,从自家位于三山门内的宅子前往秦淮河畔的清芳楼,一路上柏油路平坦洁净,仿佛纤尘不染,街上人流如织,宝马香车络绎不绝。

经过原来的聚宝门内时,见到一大车一大车屠宰好的大肥猪被拉进城内来。其实从明代开始,南京城的牲**易市场就不是设在城内,而是设在城南;

现在为一保持城内洁净,所有的大肥猪都是在南乡交易,屠宰好,再拉入城中市井售卖,城中百姓习惯称之为“南乡猪”。

春节到了,生活越来越好的百姓,家家都喜欢买些猪肉腌制成腊肉过年,所以这些天“南乡猪”入城的数量大增,光是聚宝门,每天就进肥猪六七千头。

其它的羊肉,牛肉、驴肉等,也是应有尽有,十分丰富。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牛肉,在以往各朝,为了保证农耕,朝廷通常是禁止民间私自宰牛的,私宰耕牛那可是重罪;

就算是百姓家的耕牛自然死亡了,也要报官确认才行,牛皮、牛筋等也不能私自售卖,因为那是制作弓箭和别的军器的战略物资。

到了大秦,已经取销了这条禁令,因为商路通畅,关外、河套、河西、陇右、青藏大量的牛羊运入中原,保证的中原不缺牛羊;

再就是太仆寺与民间富户合作,在国内各处成立牧场,象广西、湖广、贵州、山东、江西等很多山区,并不适合耕种,但气候适宜,满山是青草,很适合用来养牛羊;

太扑寺出牲畜技术。民间富户出资金,这种合作模式,让国内的牲畜业发展速度十分喜人。

另一方面,随着冶炼和锻造技术不断提高,冷兵器逐渐退出秦军的装备序列,朝廷对牛筋等物需求减少,也进一步促进这了这种变化,那就是放松了对耕牛的宰杀禁令,百姓想吃牛肉,市场上有的是。

从市井间。就可以看出大秦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对此,刑部右侍郎姚培祯也颇为感慨,只是有些变化是好的,有些变化他却无法接受。

侍郎一职,在大秦比较特殊,倒不是说它的职责有别朝有什么不同,此职的特殊性是因为它刚好跨入了从三品的官阶。

在大秦的常朝上,从三品以上的官员是有座位的。从三品以下的官员只能站着,这一点与宋明时期所有大臣都得站着上朝大是不同。

正所谓坐而论道,这是一项极高的殊荣,大秦的官员以及有志进入庙堂的读书人。无不把从三品作为毕生的目标。

姚培祯身为刑部右侍郎,刚好拥有这份“坐而论道”的殊荣,他不想失去。今天皇帝突然以祖训的形式,下了一道圣旨。以后皇帝不得直接过问司法审判。

这是一道很奇怪的旨意;

虽说历朝皇帝通常也不会直接插手司法审判,在西京时,第一次有人击登闻鼓。皇帝也并没有直接审案,而是受权西京按察使于成龙代审。

这一切,乍看上去似乎都足以证明皇帝这道圣旨没什么特别。

但回头一想,却又不难明白,皇帝突然下这道圣旨,而且是以祖训的形式下的,大不寻常。

这道圣旨不是用来约束大臣的,相反,是受大臣以柄,让大臣们从此能以此来约束皇帝,特别是对后世的君王,更有强大的约束力,后世的皇帝再大,也大不过太祖皇帝啊。

大秦以孝治国,大臣们只抬出这道祖训,可就可阻止后世之君插手司法审判。

至于今上,他自己下的旨意,正所谓君无戏言,总不好食言而肥,是以今上也不可能直接插手司法审判了。

姚培祯为身刑部右侍郎,起初他因此非常高兴,但随后一想,就感觉不对劲,今上是什么人啊,他的一举一动,起初看似无意,实际上最后都有出人意料之外的深层用意。

今上绝对不会莫名其妙地给自己加一套枷锁,那他的用意何在呢?

姚培祯来到秦淮河畔的河房,河房布置极为精雅,一切都按他的要求准备好了,姚培祯进到河房内,客人未到,伸向秦淮河的阳台上,鲜花怒放,争奇斗艳,淡淡的幽香伴随着河上花船飘来的袅袅琴歌,醉人。

姚培祯坐下,细品香茗,静赏河上冬景,河岸的垂柳枝条上沾着雪茸,和春夏如烟的情景相比,别有一翻清冽之美。

姚培祯耐心地等了一盏茶功夫,一个四十岁上下,稍为有点发福,看上去一团和气的中年男子如约而来。

如果光看他这富家翁的模样,你很难相信,它就是大秦刑部左侍郎,葛秀。

左右侍郎虽说是同级,但中国历来以左为尊,也就是说葛秀的身份地位实在姚培祯之上,姚培祯把他迎进来,俩人含笑寒暄;

落座后又谈了一会儿诗词文章,等气氛融洽之后,姚培祯这才装作无意地把话题引到皇帝的那道圣旨上。

“对皇帝这道圣旨,不知葛大人作何看法?下官这是百思不得其解,皇帝为何突然下这道圣旨。”

葛秀脸上的神色没有一丝变化,仍是一团和气的微笑着:“不瞒姚大人,本官虽然一时想不明白皇帝的用意,但却觉得,这对我刑部而言是件好事。”

刑部管的正是刑名司法之事,说实话,谁又希望头上有只大手压着呢,皇帝自己下这道圣旨,等于是主动送权于刑部,乍看起来自然是好事。

姚培祯呵呵地笑道:“葛大人,咱们同在刑部,有些话倒也不必遮着掩着,在下官看来,此事恐怕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皇帝只怕是另有用意啊。”姚培祯说到这顿了一顿道,“下官听说,皇帝有意增加两位内阁辅臣,咱们的白尚书,深得皇帝信赖,这次恐怕是要入阁了。”

“哈哈,这也是好事,白尚书入阁,能增加我刑部分量,本官是乐见其成啊。”

见葛秀还是这滴水不漏的做派,姚培祯心中虽有不满,表面上却不显露端倪。

白铁疾恶如仇,刚直不阿,有铁面包公之称,和葛秀这一团和气的性格完全不同;俩人在刑部,实则是面和心不和,白铁有些看不惯葛秀这种圆滑的嘴脸。对白铁可能入阁之事,葛秀绝不可能象嘴上说的这样乐见其成。

姚培祯陪着笑说道:“自西京开始,陛下下旨培训杵作,并更名为法医。再培训各州县同知、县丞,接着把地方上的司法刑狱之事从地方主官手中剥离,完成了地方上的司法与行政分离,接着下旨成立巡检司,负责执法事宜,又将执法权从同知、县丞手中剥离,这一系列的举措,环环相扣,下官相信,皇帝这是在布置一盘大棋,只是皇帝最终用意,却在想不明白而已。”

姚培祯一条条的点出来,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哪里还如他说的想不明白。

葛秀笑吟吟的:“正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帝高瞻远瞩,胸藏机枢,岂是我等能惴度?”

葛秀终于露点口风了,但这却更让姚培祯烦躁,看来,葛秀也是这般看法,那皇帝是真有意拿刑部开刀了;

皇帝先前把一切都已铺陈好,现在又有意迁白铁入阁,白铁此人铁面无私,刚直不阿,出于敬重,平时皇帝也得让他三分,这次迁白铁入阁这其实是在移除来自刑部最大的阻力。

虽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但谁愿弃雨露,而就雷霆呢?

姚培祯快速瞄了葛秀一眼,至少葛秀也不甘心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