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三界至尊 > 第二百一十二章 九鼎出世

洪荒之三界至尊 第二百一十二章 九鼎出世

作者:黄翌歌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28 22:30:08 来源:笔趣阁

随后,昊天又将敖筠传来,取出干戚斧,交给敖筠,吩咐道:“今有下界人皇,欲平定水患,汝为天庭水徳星君,又是龙族出身,司掌天下水脉,且下界,将此物交给人皇,传他之水之法。”

敖筠自然知道,相助人皇有多大的功德,闻言大喜,急忙接过干戚斧,往人间而去。

却说大禹得昊天赐下定海神针,明白治水之道,堵不如疏,百川归海,若能将洪荒大地的水患,引入大海之中,便可报无虞。

可惜,当初鲧为治理水患,以九天息壤化作山川大地,将整个洪荒大地改造的面目全非,阻碍河流流向,想要疏解开来,必须开山裂石,重开河道才行。

可九天息壤乃是先天灵物,所化高山大川坚不可摧,非人力能够穿凿,大禹正在苦恼之事,便见天空中一声龙吟,风云汇聚,水花滚滚,天空中波涛涌现,一身披银甲的男子乘坐龙车而来,两龙为驾,蝴龙为骖,以荷叶为蓬,拍打水波,驾着一朵浪花来到大禹面前。

来人便是敖筠,自从获封水徳星君之后,敖筠也对自己的卖相颇为看重,见除太白金星随侍昊天左右,不得仪仗之外,其他几人都声势不凡,便也给自己弄出这等排场,显露尊荣。

大禹见敖筠气韵不凡,不敢怠慢,急忙上前,行礼道:“下界凡人,见过上使,不知上使何来?”

敖筠不敢受人皇一拜,微微侧身,开口道:“不敢受人皇一拜,吾乃天庭五星五德星君中水徳敖筠星君,因人皇治水困难,受大天尊之命,前来相助。”

说着,敖筠伸手一指,一把粗糙的斧头便出现在大禹面前,“此乃干戚斧,有名开山斧,无坚不摧,一能开山,二能裂地,三能定乾坤,乃是大天尊赐予你改造河道之用。”

大禹见状大喜,他本苦恼山川坚固,如今有开山斧在手,对治理水患,信心十足。

见状,敖筠又取出一卷图卷,递给大禹。

如今大禹有着开山斧以及定海神针心中对于治愈水患之事,却是成竹在胸。

大禹接过这图,面带疑惑的望着敖筠。

只见敖筠开口道:“此物乃是天下水域分布图,记载着天下水脉的流向,速度,水量,雨量甚至是水族动向,变化莫测,乃是吾执掌洪荒水脉之宝,如今借给人皇,待人族水患平定之后,再行收回!”

大禹闻言一惊,自然知晓这宝有多宝贵,闻言感激的看向敖筠,拜谢道:“禹多谢尊神相助,我人族万千黎民定当不忘尊神之恩!”

敖筠却是受了半礼,对大禹道:“人皇不必如此,还是早日治理水患吧!吾也要回天,向大天尊复命去了。”

如此,大禹有着敖筠送来的几样宝物,察天象,顺应天时地利而为。从西走到东,遇到高山,手持开山斧一劈,斧头利芒飞出,淡淡金光一闪,山崩地裂,高峰被从中一分为二,裂开一峡谷,水流滚滚,倾泻而出。

遇到大河拦路,掏出一段铁棒,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一抛,插入河底,测量深浅。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在治水过程中,受灾各部族不分彼此,协同合作,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分配了生产资料,进一步加强了各部族的交流融合。

而且,大禹治水,并不仅仅是抵御了洪水,利用敖筠所赐的水脉分布图,大禹借此机会整合了大半人族的劳动力,统一调度、集中劳力开辟了密布的水网沟渠。得益于密布的水网工程,人族很快便会恢复活力,将迎来一次人口的大暴发,人族对整个洪荒的影响力就会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

禹作为治水最大的功臣,于十三年中开山无数,通河无数,修堤无数,使天下河川均流向大海。又引水筑渠,建坝畜水;加之禹在治水过程中走遍天下,对各地作物气候均有了解,于执撑间推广各种作物,让其在更适合的地方生长,无形中提升了人族的粮食产量。待治水成功,天地有感,降下功德时,那功德之大,直逼三皇。

随着治水安定,人道气运昌隆,直冲云霄,大禹在泰山祭天,供奉天庭,一时间,天庭气运也是增长不少,让昊天瑶池,笑的好几天合不拢嘴。

大禹成为人皇之后,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禹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不仅如此,因为天降水患之时,有那妖族为祸,大禹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借人道气运,以凝练九鼎,镇压九州气运,得保人族气运不失。

于是,大禹收集九州之铜,炼制九鼎。

九鼎铸成,大禹在陈都东边七十里处修建了一个巨大的祭坛。在日中之日,献上百兽祭品,用草木扎成千种形态,祭献上天,底下无数人族拜祭。只见大禹更是站在祭坛之上,大声的诵读祭文:

“今我人族大禹,率领洪荒人族,祭拜四方。祝告我人教教主老子圣人,圣母女娲娘娘,。今祭炼九鼎,祭之以万民所信。鼎镇人族,镇压九州四野。人族不灭,九鼎不沦;九鼎不破,人族不失。

凡九州之内,一干仙、神、人、鬼,与我人族功过,借以这造化九鼎为引,天地为鉴;以我人族气运为压,当行之赏攻罚过!凡虐我九州之人、神、仙、鬼,必遭天谴。九鼎为凭,气运为压,天地为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