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之群英召唤 > 134.杨行密

隋唐之群英召唤 134.杨行密

作者:白昼苍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09:45:33 来源:笔趣阁

青州,临淄,隋皇宫天福殿内。

大殿内灯火通明,以太尉靠山王杨林,司徒苏威、司空裴矩、尚书令杨士奇、尚书左仆射杨荣、尚书右仆射杨溥为首的隋朝重臣尽皆神情肃穆地坐在座椅上,低头皱眉沉思不语。

一身黄色龙袍的杨行密坐在龙椅之上,对着众人缓缓开口说道:“众位爱卿,近日来中原战报频传,先有瓦岗五路伐越,再有河北窦建德大举南下,前日洛阳战报传来,瓦岗上将徐世绩为曹操,刘备所破,如今已然退兵陈留。”

杨行密说话声音有些嘶哑,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从一个安乐王爷到大隋帝皇转变的过程太过快速,而且这几日里他为了治理战乱纷飞的青州可谓是心力憔悴。

杨行密的身份乃是杨坚第三子杨俊的庶子,在杨俊被其妻子崔氏毒害之前便被留在青州,本来他和皇位八竿子是打不着,只是因为江都兵变,折冲郎将,也就是现在的卫将军沈光被骁果军追杀,杨行密亲自带领吴府私兵和临淄守军解围,这才被一众臣子拥立。

而杨行密虽为皇室,但终究和杨广一脉有些距离,所以许多青州士族都不愿意支持他,直到前几日他废了好大一番力气拉拢了青州士族的代表人之一陈登才有所好转。

在得到青州士族支持之后,杨行密的事业可谓急转而上,连连击破孟海公、徐圆朗、王薄等反王,其中王薄下落不明,孟海公和徐圆郎无奈投降,青州反王只剩梁山宋江。

此时,司徒苏威起身说道:“陛下,中原对我大隋而言极为重要,所以微臣以为此时只能聚集青州大军,先平定中原的李密再说。”

此时,同为宗室出身的将领杨恭仁当即起身反驳道:“司徒大人此言差矣,若是大隋集兵进入中原,那么梁山宋江必然趁虚而入!”

苏威不屑的扫了杨恭仁一眼,冷冷说道:“那不然杨将军有什么更好的主意?”

杨恭仁沉声说道:“洛阳尚有数万精锐,更有王世充、曹操、王彦章等名将,必可剿灭瓦岗响马!”

苏威还未说话,靠山王杨林便淡淡说道:“王世充如今手下兵马与窦建德,李密二人相比相差甚远,杨将军如何能保证李密败后,窦建德不回首图谋我大隋洛阳?”

“这……”

杨恭仁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个时候,兵部尚书徐温也提出了反对意见:“司徒大人,集兵东进固然可以进图中原之地,但是梁山宋江不除,将会对我大隋的威望造成巨大的打击,青州世家大族也会对我们感到失望。”

苏威朝着徐温微微拱了拱手说道:“徐尚书所虑即是,只是比起洛阳的安危,也只能舍弃这点颜面了。”

杨林也出言劝说杨行密:“陛下,宋江已经退回梁山水寨数月之久,再剿下去恐怕也难以有所作为,依老臣之见,还是集兵进图中原为妙。”

杨行密微微点了点头,又扭头问向一直没有说话的陆逊、李神褔等人:“几位爱卿认为如何?”

陆逊等人都是隋朝旧臣,李神褔又是杨行密亲信,当即一齐拱手表态道:“陛下,微臣以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正是出兵中原的大好时机!”

杨行密见几员重臣多数支持刘文静的建议,而他自己很像早些迁往洛阳,当下便做出了决定:“传旨,领青州各部兵马五日内集结于临淄,陈登、徐温,由你二人去准备大军粮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