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史上第一跨国集团 > 第604章 改变

史上第一跨国集团 第604章 改变

作者:猫不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26:36 来源:笔趣阁

塞尔达这几年发展只能用快速来形容,至从有朝廷背书后,勇于闯荡或寻找机会的百姓都扎堆的办理本国的护照,其中小半人是冲着妞妞岛去的。

这个当初的挖金地,正慢慢变成大周最重要的海外港口,负担起中转塞尔达的功能,妞妞岛除了往本国拉金子和粮食,还输送了大量的人口,土人那些部落在多年的打压管理下,也早已臣服,拳头大的硬道理在哪都通用。

万枪汉人暴涨到了十五万,在地大物博的中原算不了什么,可在海外意义就不一样了,虽然他们都是来挣钱的,可汉人的主流地位还是没有变。

各市镇在教育部的努力下办起了中小学,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艾莎和周北雁竟然找到商人捐献,免费入学的法子,经过多方沟通,许多简陋的学校办了起来,第一批发了财的商人也乐意挣一个乐善好施的好名声,教育部发的奖章已经成为这些小家族的标配,若是谁家汇集了大量财产却不为当地教育做贡献的,会被人指着背后鄙视,必竟自己家孩子也要踏入这个校园。

塞尔达的学校已经定型,与大周传统教育不同,走的是识字懂理,注重发展的路子,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就业或继续上大学深造,一个懂书写和加减的学生基本上到哪都能受欢迎。

为政方面,总统一开始就抛弃了科举的形式,除了一些重要行政岗位是选举制的,采取每年国考和州考,根据岗位需求来录取相关人数,至于报考就更简单了,只要是没有犯罪的公民都可以报名,不要乡绅作保,也不需要乡、省、吏那么多级的战斗,反正就是不管你出身和识字程度,凭自己本事说话,当官已经不再是阶层的专利,当然做得不好随时就有被炒的危险,没有混得不如意就辞官种田,等着复起重用,清名美扬那一套,天天那么多人盯着有限的岗位,用总统的话说就是塞尔达谁都不缺,爱干不干。

大宗土地被限制流转后,聪明的商人把目光转向角落,有的人投资盖房当二房东、有的人与本地公民合伙办企业、有的人把先进技术引进过来、有的人专门当起了中介,还有的人做起了见不得人的勾当,每年塞尔达都要不定期进行打黑除恶,一切靠证据和法规办事,军政大权一手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治安、检察、法院三部维护每一地的平稳,不服的可以选择更高一级的法院申诉。每个单位单独运作却又互相配合,拖人关照的事情虽然不能说杜绝,但在这种情况下,与大周相比已经不是县太爷一摸胡子就随意放人的操作了。

大量的资金流入,对于本地的经济有莫大的好处,加上签证制度的约制,本地公民受到的冲击不是太猛烈,有了缓冲期,公民可以继续享受着政策带来的好处,也可以有时间做调整。

最受欢迎的职业是中介,俗称牙行,因为人人要交税的关系,以往站街头见人就低声下气讨好的日子已经不在了,这些人自发的成立中介公司,一是方便与税务打交道,二是人多力量大,收集各方资源等着顾客上门询问,房产、移民、粮食、教育、国考、就业、收购、出售,什么行业的消息都有,对于更多生意上门,公民们当然也愿意付点提成给带来业务这些公司,加上形式大好,个个喜笑颜开,挣了多少估计只有税务局知道。

而最稳定的职业竟然是不起眼的邮政局,这单位随然辛苦,可是需要大量的人手,往来写信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沟通途径,光报纸这一项业务就够邮局天天喊着缺人了,由于这工作起点低又稳定,没有国籍限制,许多拿着工作签证的人一踏上塞国,就往邮局跑,看他们招不招人。

还有歌星、作家、画家这些高级一点行业深受才女和才子们的喜爱,留声机的出现火遍大周,已经成为有钱人家的体面享受,不用抛头露面又能挣钱,不少家道中落的女子、歌姬都往唱片公司和出版社跑,不要小看这些才女,她们再落魄也是享受过资本的,起点对于从小被买卖的歌姬来说高了不知多少,为了能有更好的家业,从小家里就请先生来培养她们,音律歌舞、写诗作词、穿着打扮、言行举止每一项都是一顶一的好手,唱歌混不好她们就转战剧院,剧院不如意她们就写书,写书卖不动她们又盯向绘画,后面还有服装设计师、饰品设计师、学校老师、售货员、公务员等等,反正她们在塞尔达能选择的机会太多太多了。

才子们虽然不如才女选择多,可也有不少的机会,除了被女人占据的音乐行业,还有大道可选,其中塞尔达美院兴起的写实画法就非常受欢迎,只要从里面混出来就能受到各大家族的礼遇,重金求画,上到老爷夫人,下到少爷小姐,哪个不目光着热?更不要说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大家族的深闺小姐,想想就激动!塞国画派的风光一时无两,科举不如意就换种滋润的活法,这种深入骨髓的技法已经是相机出来前最真实的图像了,哪个财主和权贵若没一幅肖像挂在堂中都不好意思让人上门做客。

而出版业也迎来高峰,汉人作家、西方作家都快速的聚集了一批忠实的读者,这些受众不同的书籍一面市,就有人上门求翻译合作,没有办法,种族太杂了,西方人看不懂汉字,汉人又不懂拉丁文,其中还有少数日本人、胡人等,两方刚开始还互相较劲,后来不知道谁一拍脑袋一合计,得了,都别争了,光靠同胞还混屁啊?不如翻译成对方的文字拿下他们的读者才是真胜利,大量的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抢签一空,结果这些各国的风土人情、奇异故事都受到对方猎奇读者的欢迎,除了双方增加了一批读者后,谁也奈何不了谁,又有出版社出奇招,与画家合作,配上版画出带图的,又掀起一翻热潮,搞到最后一本书除了质量,读者还要比拼印刷文字、图片、纸张、排版等,受不受欢迎,看剧院有没有上映它的话剧就知道了!

剧院也像各行一样,短短两年开了不少家,赵立除了打压赌场外,别的行业都是丢开让他们自己玩,政策自由到了极点,没有大家族的把持垄断,也没有官府的为难,掏出钱来就能当老板,各种生意营生如雨后春笋,当然七大洲集团也暗地里把触手伸得更长,子公司的公司多如牛毛,就算让李庆佩等人上街指着一个店铺问,她也拿不准是不是自己家的产业。

轮船和军火、电力等生意也有不少人眼红,闷着脑袋关起门来研究,赵立深知科技强国的道理,也没有过份为难他们,只是令政府限制了他们的牌照和从业资格,出口基本上是别想了,那是七大洲的才有特权,更何况那边只认准赵立,国家单子像雪花一样堆积起来,出口的品类却是慎重又再慎重,只有我们找到更好的,淘汰了的技术才能出售,引得日本等小国天天往大周跑,舔着脸认干爹,只求能在大周捡的二手货中讨口饭吃。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塞尔达只与大周建立的了通行航线,别的国家根本找不到他在哪,又不能像他一样想来你家就来你家,也不能坐上大周的商船呆半个月就能在茫茫星辰中记住他的位置,要不然几百年后的哥伦布等人也不会还在大海中乱闯,天天迷失方向了。

就算认准了个大概又如何,想要揍他还得先到扬州才能起跑,带兵靠港?那跟宣战没什么区别,光大周都够他们喝一壶了,更不要说更牛逼的塞国,万里送死的傻事这些国家是想都不敢想。

大周深知喂狼的道理,也学赵立一样,滚蛋,等我们淘汰了再说,恨得孝谦整天抱着个小孩干瞪眼,一方面又往大周送去大量的留学人员,还要举着双手欢迎大周那帮财主过来做生意,这个拦也拦不住。

前几年赵立和老武搞的租界现在发挥了重要作用,双宝区繁华得不行,每隔几天就有一批船队进港,各国商品如流水般卸了又装,通往全国各地,看着这些各国财主满地走的神气劲,孝谦差点吐血,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就这么被几瓶香水给收卖了?如果港口还全在她手里,收上来的钱至少还要翻上十几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