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神隐山海经 > 第701章九嶷山

神隐山海经 第701章九嶷山

作者:鬼雨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11-14 15:41:40 来源:笔趣阁

除了“苍穹之露”外,据说元鸟界还有更神奇的“万象萦丹”,可惜陆游迄今为止还不晓得去哪里寻找,更不晓得“万象萦丹”长什么样子。

要想了解更多“万象萦丹”的信息,他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放出神魂,再次附体木神句芒的奴仆蓍匡。这样做有很大的凶险,若非迫于无奈,陆游不想再去找蓍匡。

主神陆丞也没催促陆游去附体蓍匡,因为“万象萦丹”的层次太高了,即便找到了也没法用!那又何必现在去找它呢?

于是陆游便老老实实的留在巫山修炼,通读各大氏族的心法,帮关桑月提升功力,温养神识,拓展髓海。

关桑月是武修,虽然开辟了髓海,诞生了神识,但是神识不足千里,无法彻底摆脱生死桎梏。

她原本是练短跑的,赖以成名的功夫是“追风太极”,将“跨入追日”的心法融合到太极拳和太极剑之中,如果施展出身法,宛如一道闪电,倏忽之间,出现在百里之外,斩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

当然,她在现代世界不敢杀人,来到元鸟界之后,也很少有施展的机会。

她不喜欢鲜血淋淋的场景,所以近年来,又学了一种新的攻击方式。

大禹留下的结界中,有一些鼎鬲形式的法器。

陆游帮她挑选了一件铜鬲,上面有鸟兽的图桉和复杂的符文。

“鬲”是一种煮饭的器具,模样跟鼎差不多。即便是煮饭的工具,如果附加了符文,那也变成了法器。

关桑月手持铜鬲,以鬼魅般的身法窜过去,将铜鬲一抛,便能笼罩方圆数十丈的范围,将对手罩在铜鬲中。

不过,铜鬲这种法器,只能对付天巫和天武师,如果碰到了手持金器的巫王或者武王,很容易将铜鬲击碎。

好在留于这方世界的巫王和武王已经很少了,所以陆游让关桑月先暂时用着铜鬲,等日后再帮她设计制造金器。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有什么样的功力,使用什么样的法器。即便有了纯金打造的金鬲,也不适合现在的关桑月使用。

陆游和关桑月没有一直待在巫山结界里,而是每隔一年半载,在周围三千里的范围内走一走。

现代世界,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元鸟界的时间也在一点点往前走,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然后到了少康的儿子“杼”。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从原东迁至老丘。他派人讨伐东夷,将夏朝的版图扩张到了黄海之滨。

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夏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国语·鲁语》说道“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

然后是杼的儿子“槐”继位,东夷族与夏朝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向夏后纳贡祝贺。

槐之后,其子芒继位。芒之后,其子泄继位。这期间东夷族与夏人逐渐同化。泄在位期间开始向西方发展。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泄退位后,其子不降继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

陆游和关桑月所处的环境,便是这样的一个世界。随着灵气逐渐衰减,继位的夏王功力越来越弱,如果最早的禹是真正的巫帝,那么他的儿子启只是一位巫王,到了少康富国的时候,变成了低阶巫王,到了“杼”和“槐”继位时,只是普通的天巫,再到后面的芒和泄,恐怕连天巫都不是,只能算是灵巫了。

功力越低,寿命越短,在位的时间也跟着降低。

这其中,有些夏王之所以退位,并不是因为老死的缘故,而是离开了元鸟界,前往有灵气的地方了。

据说昔年大禹铸九鼎,九鼎不单是九州的象征,也是他留给后世子孙的飞行法器。每一代夏王只要修成了天巫,都可以驾驭一只鼎,带着妻子儿女,穿越虚空,抵达天外的“夏国”。

夏朝的君主不只九代,九只鼎全部飞走之后,后面的君主只能留在元鸟界老死。而那些大鼎,在后世的考古中从未被发现。

这一日,陆游和关桑月游历到南方的九嶷山,看见一位天巫领着两位天武师,在潇韶峰结庐而居。

他曾经读取蓍匡的记忆,对其中一位天武师有印象。

“这三人是木神句芒的手下,不知为何留在此处。看样子,他们在这里待了不少年份了,我们也在这儿住下来,看看九嶷山究竟有什么宝贝。”

陆游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陶瓷未央宫,安置在百里之外的一处山谷里。然后进入未央宫休息。

他不时的化成功力低微的采药人到九嶷山采药,一面考察九嶷山的地气,一面抵近观察那些人,看他们究竟在做什么。

九嶷山九峰耸立,山峰耸翠,巍峨壮丽,溶洞密布,绿水常流,自然风光十分秀丽。舜源峰居中,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城、石楼、朱明、潇韶八峰,拔地而起,如众星拱月,簇拥着舜源峰,紧紧依偎在两旁的娥皇峰与女英峰。

陆游的目光凝视舜源峰,发现这座山与众不同,苍松翠柏,高耸入云,香杉修竹,茂密苍翠,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仿佛磁铁一样,白天吸收日光紫气,夜晚吸引月华星光,风吹过,山上的云雾摇曳变幻,呈现出各种奇怪的符文异象!

见了这番景象,他心有所感,便将“未央宫”挪到了舜源峰上,在茂密的竹林中住下来。

自此之后,陆游每天在山上静坐,观摩云雾变幻,取出符纸和灵笔,将那些稀奇的符文记下来。

他怀疑这些云蒸霞蔚呈现出的天道符文,代表了仙侠小说中经常提到的“三千大道”,领悟这些大道有助于修真境界的提升。

他心想:“什么是万象萦丹啊?我怀疑它不是丹,而是大道法则的凝结。九嶷山是一座神奇的山脉,又名‘苍梧山’,按照《山海经·海内南经》的记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这么一座山,埋葬了两位巫帝,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