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我要开始飙车了 > 130 真正的实力

我要开始飙车了 130 真正的实力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12-27 01:51:30 来源:笔趣阁

二十岁的林向北,年纪其实并不能算多小,但却是这一届ROC中国车手里面,最年轻的一位。

原因就是中国职业赛车,缺少青训梯队培养,除了方程式车手会有意识的在少年阶段,就前往国外进行训练之外,其他赛车项目的车手,基本上都是成年之后才能得到职业培训。

所以这就导致中国车手年龄普遍偏大,二十来岁的天才车手放在国外,可能都已经站在F1赛道上,而在中国大多数还处于起步阶段。

何兵这么多年解说生涯下来,国家级别的赛事里面,林向北已经算是他见过最年轻的一批车手。

如果他能赢的话,那还能加上最有天赋这个前提!

所以称之为中国天才车手的崛起,并不算多么夸张的形容词。

赛道上面的程丛夫,并不知道现场解说的惊叹,他在过弯时候用着眼角余光,看着一“墙”之隔,处于另外一条平行赛道上的林向北。

虽然7km/h速度差距并不算多么明显,但对于方程式车手这个级别来说,已经足以观察到自己被对方给甩开了。

看着林向北车身一点点的领先自己,此刻陈丛夫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这种眼睁睁的落后,远比之前在场下观战任志国落败,带来的冲击跟震撼更大。

说实话,哪怕之前林向北碾压战胜了任志国,陈丛夫依然没有觉得自己会输。

但是现在,局势远比想象中要恶劣!

不过想要陈丛夫就此认输,那就太小看这位目前中国最强的方程式车手。

就如同林向北的信念一样,输可以,怕不行!

只见这个时候陈丛夫一脚油门深踩下去,咆哮的引擎声音开始疯狂响起,然后右手不断的拨片加档提速,他会让林向北明白,自己不是什么弱者!

很快第二个弯道到来,林向北发挥很稳定,采取标准的切线过弯操作。不过这个时候的陈丛夫,却很晚才踩下刹车,用着更为极限的速度过弯。

甚至过弯时候因为速度过快,尾翼惊险的划到了隔离墙上面,才最终顺利出弯。但这种高风险的操控,也让他得到了高收益的回报,第二个弯道他追平了之前的落后,再次跟林向北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面!

“林向北的惊艳表现,看来是刺激到了陈丛夫,他无法容忍自己被一个新人给击败。”

“能明显看到从第二个弯道开始,陈丛夫提升了自己的速度,并且追平之前的落后。”

“他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赢下这场中国车王的对决!”

何兵看到陈丛夫流露出来的战意后,也毫不吝啬的给予着赞美之词。

赛车运动的精髓,从来都不是一边倒的碾压,而是两位高手之间永不言败的巅峰对决!

“加油,陈丛夫,你是最强的中国车手。”

“拿下中国车王的头衔,我们支持你。”

“反超过去,反超!”

现在的观众们,见到这一幕后也被刺激到了,很多车迷都激动的站起身来为陈丛夫加油呐喊。

毕竟相比较林向北这种没有什么粉丝基础的新人,陈丛夫可以说是目前国内赛车事实上第一人,今年才隐约有种被韩涵超越的趋势。

更重要一点,就是程丛夫目前在A1方程式里面,是以中国车手的身份为国征战。

就连电子竞技,外战选手的人气,都要高于“内战”,别说是赛车运动了,所以他的粉丝很明显不在少数。

随着第二个弯道过去,平行赛道终于开始出现了分叉,没有办法再直接对比圈速。不过就每个弯道的监测设备来看,陈丛夫的过弯速度,并不输于林向北,爆发之后的两人处于一种伯仲之间的水平。

局势要逆转吗?

场边看着这一幕的老酒鬼,下意识把手伸向耳机的通话按钮。

这是车队语音通话系统,可以跟赛车上的林向北,直接进行通话做出战术指导,以及告知一些赛道信息。

只不过老酒鬼把手放在按钮上之后,始终犹豫着是否按下去,因为他不清楚林向北现在这种速度,是不是他在场地上的极限,更不清楚林向北此刻的心理状态,有没有到承受压力的边缘?

毕竟这是一场国家级别的赛事,而且带来的收益跟影响力,甚至还远超了一般国家级赛事。

无论林向北在赛车上展现出多么惊人的天赋,他终究还是一名新人,有时候过多的施压跟干预,并不一定能起到正面效果,反倒会让车手“崩溃”。

就拿之前的电子竞技来说,新人站上国际大赛的舞台,本来就很紧张并且用尽全力了,你还要在旁边跟个BB机一样指导个不停,说不定整个人都会懵了,打出来的成绩更差。

赛车同样也是如此,一旦林向北心理素质出现波动,可以就不是现在的僵持,而是落后了。

当年犹豫了几秒之后,老酒鬼还是毅然按下了耳机上面的通话键,他用着那种熟悉无比的冷漠语调,朝着林向北说道。

“小子,你之前不是开挺快的吗?现在都被陈丛夫给追上来了,不行了?”

听着老酒鬼突然冒出这句话,团队成员几个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

卧槽,这种节骨眼,还敢用这种堪称“挑衅”的方式去施压林向北,真不怕压垮给玩脱了?

赛车上面的林向北,突然听到耳机里面传来老酒鬼的声音,有那么一瞬间,确实挺“惊吓”的。

原因就是这好像是比赛中,老酒鬼第一次跟自己进行车队语音,突然一下听到确实有那么点不习惯。

“这个答案就连公子哥都能回答你,还需要问我吗?”

赌对了。

这是老酒鬼听到林向北回答后,内心里面冒出来的三个字。

与此同时,他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复杂心情,别说外界不相信林向北是个新人,就连很多时候自己,都不觉得林向北身上有什么新人特质。

就拿现在这样的对话跟恐怖心理素质来说,这小子人生观里面,真的有紧张这个词的概念吗?

“那你什么时候能超过陈丛夫?”

“就是现在!”

随着林向北一声话音落下,他同样一脚地板油到底,发动机的转速已经被他给拉到了万转!

要知道以室内赛道的布局,弯道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大角度并且狭窄的,很少有能过超过200km/h的可能性,这跟F1赛道上平均时速就超过200km/h,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林向北这种速度,很容易轮胎就抓不住地面打滑失控,直接淘汰出局!

这种事情在ROC国家杯的历史上,其实并不少见,就连历史上09年这一届,包括维特尔、汉密尔顿这样的顶级F1冠军车手,都发生过撞墙事故。

特别是维特尔,他的撞墙还是在跟韩涵对决中发生的,不过哪怕就是撞墙了,维特尔都赢了韩涵。

有时候真是不得不感慨,就算中国双冠王这样的最强车手,在维特尔面前都如此菜鸟一般的脆弱。

林向北现在这种疯狂提速,很明显把自己也带入到危险的境地之中,维特尔可以做到撞车依然领先对手,但他可做不到撞墙后还能超车陈丛夫,有必要这么激进吗?

这个问题,在下一个弯道就能得出答案,林向北不单单是提升了速度,并且还延迟了入弯刹车点,所以入弯之后轮胎抓地力很快就突破极限。

哪怕有着从内线划线外线的距离缓冲,依然无法阻止赛车的横向漂移迹象,这是典型的高速过弯带来的转向不足推头画面!

这小子搞什么鬼?

老酒鬼看到这一幕后,脸色一下就变得很难看。

他是想要压榨林向北的极限,去超越陈丛夫,因为对方可能是中国车王争霸赛最强的对手。

赢了他,林向北就能应战那些遥不可及的车坛神级人物。

但是老酒鬼并没有想到,林向北就跟疯子一样,丝毫不考虑赛车抓地力,就开始暴力提速,结果入弯后就直接开始打滑,他以为这是沥青赛道的抓地力吗?

赛道上的转播镜头,同样锁定在林向北的赛车上面,之前这个新手表现的那么出现,现在遇到强敌就承受不住压力,开始失误了吗?

但是跟所有人猜想的画面不一样,林向北赛车滑向赛道边缘的时候,轮胎直接就被路肩边缘给挡住了,然后奇迹般的恢复了控制!

路肩这个东西,马路上都有,不过赛道路肩却跟普通马路上的有点不同。它的设计高度要略高一些,并且摩擦力以及硬度更大,起到安全缓冲跟保护赛道的作用。

正是因为赛道路肩的特殊属性,就导致很多场地车手,喜欢疯狂借用路肩过弯,以达到更快的切弯速度。

室内赛道路肩大部分路段,都被隔离墙所代替了,但是在小部分地方,依然设计了缓冲路肩。

林向北利用了这个设计,就如同头文字D里面排水渠过弯一样,用高低差挡住赛车的横向漂移,从抵消转向不足带来的失控,达成更快速度过弯!

这套原理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就连街头车手藤原拓海都做到过,但事实上需要对横向漂移力量,有着极其精准的把控,打滑太厉害了,路肩依然挡不住,必须恰到好处!

林向北这种极限操控,也是让观众席上发出各种惊呼声音后,再次出现了雷鸣一般的掌声。

可能今天所有参赛车手里面,他的粉丝最少,就连名字都都没几个人记得。

但是在赛道上面,实力永远都会让车手赢得尊重,哪怕林向北是个彻头彻尾的“新人”。

这个过弯操控实在太精彩了,堪称目前的TOP级别操作,可以上赛后集锦的那种,林向北配得上全场的欢呼跟掌声!

同样的维修站成员,包括老酒鬼在内的所有人,都深深的呼出一口气,缓解内心里面的紧张跟压力。

刚才林向北这种操作,简直玩的就是心跳!

“吗的,这就是传说中的排水渠过弯吗?用路肩挡住赛车侧向打滑?”

一名观众也看出来林向北的操作原理,只不过这种理论上的东西,之前只在漫画中看过,没想到现实中也有人可以上演,而且还是在ROC车王争霸赛上!

“又领先了,陈丛夫都挡不住这个新人,太强了点!”

“难道中国也能出天才车手?真是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拿不到世界冠军的车手,还不配称之为天才!”

“你这要求太高了,中国十年内都不一定能出世界冠军。”

看台上面的观众开始议论纷纷,而赛道上的林向北已经跟陈丛夫交换赛道,来到了外道。

外道上面陈丛夫都没能领先,内道漂移过弯的熟练度,他这种标准方程式车手,是完全比不过林向北这种跨界车手的。

这已经不是比赛开始时候,靠着玩极限还能追赶的阶段。

当林向北的再次冲过终点线的时候,他已经能隐约听到现场观众的掌声,这是为自己而鼓掌!

但是林向北的嘴角,只是有着淡淡笑意,并没有多么欢呼雀跃。

原因很简单,陈丛夫确实在方程式成绩,称得上是目前中国籍最强车手,但事实上他的场地对抗实力,并不是很强。

当初他拿到英国F3冠军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是个开始,事实上却已经是巅峰。

陈丛夫真正的强项,并不是这种短道对抗,而是勒芒长距离耐力赛。他所有的职业最高荣耀,其实都是在勒芒赛道上创造出来的。

只不过这个时间点,陈丛夫只意识到自己不太适合方程式,于是选择在明年去跑德国的DTM,最终兜兜转转才去了勒芒,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赛车项目。

更别说这种室内短道,还有着一部分拉力的属性在内,真要跑起来陈丛夫的适应程度,可能还不如韩涵。历史上面也确实如此,韩涵最终成为了中国队二号车手,陈丛夫被淘汰出局。

“新人车手林向北,赢下了跟陈丛夫的对决,并且在比赛过程中,展现出极其精彩的操作!”

“现在林向北的对手,就只剩下国内双冠王者韩涵,如果他真能创造奇迹击败韩涵,将拿到中国车王的头衔。”

“我简直不敢想象,二十岁的新人成为中国车王,这可能开创了中国赛车的历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