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鉴宝秘术 > 第一一八五章 潜在价值

鉴宝秘术 第一一八五章 潜在价值

作者:北域神灯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6:59 来源:笔趣阁

“可万一这些东西是真的呢?”老于掌柜突然问道。√∟UU小说,uu234

“如果是真的,那自然是要入手的。由于国家对青铜器的交易还没有开放,所以相对于瓷器、书画等频繁交易的文物品种来说,青铜器的价值普遍被低估。在国际古玩界,中国青铜器的知名度要比中国书画高很多。早在2001年,美国纽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商代青铜器‘皿天全’方罍器身,就以924万美元天价成交。今年1月5日,一只清宫旧藏的西周中期青铜周宜壶,在上浦崇源艺术品拍卖会上以2640万元拍出。可见国内青铜器的价格与国际市场还是有差距的。很多人看准这个情况,所以搜集青铜器,等待升值。咱们也不能落后啊。”张天元是个不怕事儿的人,更何况越是接触这个行当,就越是明白这里面的猫腻,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可以通融的。

见老于掌柜要说话,张天元示意他先不要说,而是继续说道:“我认识一个姓冯的收藏家,在青铜器中,冯收藏家本人格外推崇青铜镜。在他看来,纹饰细如发丝却又彰显力度与层次的战国铜镜,雄奇与秀丽相融合的两汉铜镜,圆雕与高浮雕达到极致的隋唐铜镜,都可谓工艺精湛、美妙绝伦,但青铜镜的价格同样非常‘低廉’。‘能拍到上千万的非常罕见,几百万就可以买到绝对的精品。’”

“大概也就是2010年的时候,冯收藏家从全世界收藏青铜镜的第一大藏家——日本的千石维斯处,用3500万人民币购得一件唐朝海兽葡萄铜镜。在冯收藏家看来。其精美程度相当于《清明上河图》之于中国古书画,维纳斯之于西方雕塑。3500万收不到《清明上河图》和维纳斯雕像。但可以买到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铜镜。”

“‘相形之下,5个多亿的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在明清官窑里能排第几名?4个多亿的齐白石画作。在中国书画史上又有多么了不起的地位?为什么内地的藏家,宁愿花大价钱去追捧这些很‘水’的艺术品,而对真正的瑰宝——青铜器视而不见?’冯收藏家对此表示不解。”

“冯收藏家告诉过张天元,他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开始收藏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上世纪九十年代,张大千、吴湖帆、齐白石,整张的青绿山水,非常好的精品,最贵不过万把块。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题材进行投资非常重要。我认为。当下的青铜器,就是三十年前的古瓷和书画,就看谁有眼光捡这个‘漏’了。’”

张天元一直觉得这个人说的很对,青铜器的价格因为很多愿意而并不高,但是并不代表它就不会提高,这毕竟是相当于西方油画和雕塑的能够代表中国艺术成就的艺术品啊。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可不是书画,其实也不是瓷器,虽然说中国瓷器很发达。但是在艺术成就上,西方人提到中国,更多想到的还是青铜器。

反正张天元对于青铜器的收藏,一直都是很感兴趣的。他也希望国家能够早点开放这方面的收藏,因为就算你堵着也没意义,还是会有很多人会去盗墓贩卖的。

不过老于掌柜显然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还是摇了摇头道:“虽然老板你说的这些都有道理,但我还是建议这东西不要碰的好。这种东西,毕竟是违法的。不被抓了还好,可万一被抓,那真得是不划算的。老板你上百亿的身家,犯不着为了几件青铜器去坐牢吧……”

老于掌柜的话其实也并非没有道理,而且事实上,他的这些话,还是关心张天元的缘故。

国内有一些青铜器的收藏家虽然也购买青铜器,但大多数都是通过国外的拍卖弄到手的,要么就是直接走黑市路线,靠着黑市里头的人,把不合法的东西变成合法的。

而这一次的情况有些特殊,这些青铜器基本上都是“出水”货,也就是说,摆明了是刚刚从坟里头刨出来的,如果当地警方没有发现也就罢了,一旦发现了,根据这坟墓里头的情况和遗留品,就能顺藤摸瓜,最终找到这些青铜器,到时候张天元免不了一个销赃的罪名。

虽然他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摆平这件事儿,但这种手段,能不用,尽量还是不要用,因为不仅不好,而且还会给人留下把柄。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你觉得这些人如果在国内找不到买家,会选择怎么办?”张天元问道。

“卖给国外?”老于掌柜愣了一下道。

“没错,这个事儿您也是明白的,咱们现在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就是马上报警,让警察抓了这些人,但是咱们没有证据,更何况之前都已经接触过了,想要说清楚怕也不简单,如果再有人故意陷害咱们的话,这一个电话,很可能把咱们也弄进去了。”

张天元不愿意报警是有苦衷的,他这古董店里很多东西都是从上一次缅甸宝藏里面弄出来的,这也算是来历不明啊,根本就说不清楚的,一旦被警方得知了,那就麻烦大了。

“这另外一条路,就是花钱买下来,而且这钱肯定比咱们从国外买东西要便宜。”张天元又说道:“更何况我如今急需要大量的古董古玩,就像是一个饥饿的吸血鬼想要吸血一样,就算是铤而走险,也必须要做的。”

他急需要这些东西,其实说到底还是为了博物馆的,他的博物馆现在已经联系了好多东西,可是跟巨大的博物馆一比,还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他并不屑于去用“国”字打头来命名博物馆,可是他的博物馆,一定是要比任何博物馆都好的,而博物馆的核心就是藏品,你藏品不够,包装再好,宣传再好那都是白搭。

“不对吧老板,您有那么多好的藏品了,还在乎这几件青铜器?虽然我知道您买来之后并不打算出售,只是自己收藏,可即便如此,冒的风险也太大了一点吧?”

老于掌柜知道张天元是个偏执的收藏家,自己看中了的东西,基本上就买到手,这一点他倒是不反对,人家有钱,买什么是人家的自由。可问题是,为了这些东西冒险,真得不太值啊。

“博物馆的事儿我还没告诉你吧?”张天元突然问道。

“博物馆?什么博物馆?”老于掌柜愣住了。

他确实不知道,他只知道国家电视台的博物基地被人给买了,可究竟是谁买走的,他一点也不清楚。根本就没想到是自己的老板,毕竟张天元当时还在欧洲,怎么会能买到国内的这么大的博物基地啊。

“你果然不知道。”张天元笑了笑,便将自己博物馆的事儿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反正这个事儿迟早大家都是要知道的,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没必要隐瞒。

青铜器是不能交易,这话没错,但是如果是捐赠的博物馆的,这就另当别论了啊,搞到这样的手续,对张天元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他甚至都不用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只需要拿出拿破仑七世的捐赠协议就行了。反正那条款里面就有捐赠青铜器的条款,有上千件之多,他就不相信警察一个个去甄别?

当然了,如果说这些青铜器已经被盯上了,那就另当别论了,他无论如何都是不会要的。

除此之外,倒不是问题,说生坑太过明显,那也无妨,直接弄成熟坑也就是了,反正这种处理方法,他也是会的,当年考古学就学过,而且即便他不会,王老也会,王老不会,还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呢。

当然了,有很多收藏圈的人不主张每件青铜器都成为“熟坑”,因为出上的青铜器已经历数千年的考验,表层相对稳定,呈现出一种古朴多变的美感,而且便于识别真伪。

其实这后者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一件青铜器要保持“生坑”状态,还是改变成“熟坑”,是因物而定的,绝不是一味强调“生坑”或“熟坑”。应该说,当你获得一件出土青铜器时,首先要洗净表面或内壁的污尘,然后看它锈蚀的程度是否厉害,或已出现粉状锈,或因为锈蚀已经影响它的观赏性,那么必须经专业机构或修复专家诊治,这种“熟坑”青铜器完全优于“生坑”状态。

再比如说一件被锈蚀的青铜器,如一味要保持所谓的“生坑”面貌,也有可能会埋没了它更具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的部分,如传世的一些有长篇铭文的西周重器,就是经去锈整修后才发现它的真正价值的;同样,如果你不对商周青铜器表面作去锈处理,是欣赏不清楚甚至无法欣赏到其花纹的美妙程度的。如果一件精美的瓷器或玉器,一尊观赏价值极高的佛像,你也不作土锈处理,不作表面保护,那还有什么观赏和收藏意义呢?道理是一样的。

还是那个简单的道理,你喜欢满面污垢的女人还是喜欢洗的干干净净的美女?

自然是后者了。

只要不影响青铜器本身的艺术价值,熟坑肯定优于生坑。

“老板,我不是在做梦吧,你说那二十万平米的博物基地竟然就这么成了你的私人博物馆了?”

老于掌柜这一次是真得傻眼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然会听到这么一件令他震惊无比的事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