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鉴宝秘术 > 第四四六零章 小众的珍贵藏品

鉴宝秘术 第四四六零章 小众的珍贵藏品

作者:北域神灯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7:20:09 来源:笔趣阁

据张天元所知,“珠山八友”都认定文人画是中国绘画艺术最优秀的代表,于是乎他们从中国文人画中汲取营养,丰富了陶瓷绘画的创作,拓展了陶瓷文人画之路。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不过说起来,似乎近年来拍卖价格最高的瓷版画,应该就是王琦和王大凡的了吧。

不知道这克里斯会给他一个什么样的惊喜。

由于收藏观念的转变以及理性投资的原因,现在收藏界已将瓷器的搜索目标从明清官窑转向民国精品。

而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成为了收藏家竞购的热门藏品,成为各大、中型拍卖会的主角之一。

民国瓷板画目前在艺术市场中仍处于价值被低估的状态,今后无疑将成为一大热点及亮点。

“珠山八友”瓷板画在今天已经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瓷绘艺术。

近年来景德镇陶瓷馆先后在中国各地举办“珠山八友”专题展,加之有关图书的问世,人们对于“珠山八友”瓷板艺术的认识亦提升了一个高度,藏家也开始瞄准“珠山八友”的瓷板画。

综观近几年的拍卖数据,“珠山八友”瓷板画作品的成交额在逐年攀升:

2008年上浦崇德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渔翁图》以241.5万元成交;

2009年上浦崇源拍卖的王大凡一件《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780万元的高价。

特别是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粉彩瓷板《禹王治水图》以920万元创个人成交纪录。

短短几年中,从几万元成交价到2011年的近千万元,并非偶然现象。

究其原因,是由于“珠山八友”的瓷板画有着雄厚的投资潜力。

对于存世量屈指可数的“珠山八友”瓷板画真品来说,它就如“原始股”,升值空间很大。

从市场价位来看,目前“珠山八友”瓷板画的价格远远低于当年同时期、同名气的画家的价格,可以断言,“珠山八友”的瓷板画还具有广阔的升值空间。

如果克里斯真送给张天元如此好的东西,那他可要好好感谢感谢这位了。

等克里斯将瓷版画拿出来之后,张天元几乎就坐不住了。

好家伙,刚刚还在想着这克里斯会拿出什么好玩意儿呢。

这可巧了,拿出来的,正是之前拍卖会上曾拍卖过的两件极品啊。

一件正是那王琦的粉彩瓷板《渔翁图》,前面说过,拍卖价是240多万人民币。

另外一件则是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禹王治水图》,这个更恐怖,920万人民币啊。

如果这两件东西是真的,那张天元今次绝对是要赚翻了。

他开始仔细鉴定起这两幅瓷版画。

因为是好东西,如果先用鉴字诀,未免失去乐趣了。

所以张天元想要先用自己的鉴定技巧来鉴定一番。

从总体特征上来讲,珠山八友的瓷版画都有一些共通点

“珠山八友”所用材料首先都经过严格挑选,瓷板均要求胎质细腻,制造规整,厚薄均匀,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瑕疵。

如果看到瓷板胎质粗松,烧制变形,厚薄不匀,基本上可断定为伪作。

他轻轻触摸了一下这两幅瓷版画,这一点可以确认是真的,过关。

“珠山八友”的作品都是精品,虽然他们创作的风格迥异,但作品上的题款均挥洒自如。

如果书法生硬拘谨,那就绝对不会是真迹。

另外,虽然“珠山八友”作品中有时也出现简化字,但出现的几率很小。

如果发现有现在的简化字,就要怀疑是赝品了。

张天元在这两幅瓷版画上并未发现有任何简化字,而且书法挥洒自如,应该没问题。

另外民国距今的时间不算很长,“珠山八友”作画所用的材料又经过了反复挑选,因此画面一般都还保持得光泽亮丽,图文清晰。

如果出现题款文字磨损,或者画面脱彩、模糊不清的现象,一般可以认为是故意作旧造假。

这一点也没问题。

有的造假者不了解“珠山八友”的生卒,在落款上随意选择一个干支年款凑数。

如果发现有“珠山八友”卒后的年款,肯定是伪作无疑。

这个即便是高仿,也一般不会犯错,这两幅瓷版画也不可能有问题。

还有就是,“珠山八友”的每幅瓷板画都十分精美,生气盎然,而伪作一般生硬造作,死气沉沉,丝毫没有半点大家风范。

然而对少数临摹极精的“高仿”,就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观察,必会发现其蛛丝马迹。

这几点一对比,两幅瓷版画基本上可以确认没有任何问题。

这共性特征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那就要说说这个性了。

王琦,以画人物为主。

早年以钱慧安仕女为蓝本,绘工笔粉彩人物,中年后改学“杨城八怪”黄慎的画风,以写意人物为主,勾勒侧锋用笔,线条简洁流畅,顿挫有力,挥洒奔放。

作品中多见较长草书题记。

常用印有“王琦”、“迷”、“洗心斋”、“碧口”、“碧珍”、“王琦画印”等。

那幅《渔翁图》显然是对的。

而王大凡以画人物为主。

一是用笔用线遒劲,似传统线描法中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一类,多是中锋用笔,朴拙、厚实、圆润,章法别致,有装饰味,这是王大凡与王琦侧锋用笔画人物画的最大区别。

而模仿品勾线难学其骨,少圆润劲拔之韵味,有的中、侧锋并用,不得要领。

二是人物脸部刻画细腻,讲究明暗变化,有西画中的素描关系和光影变化,晕染手法独特,立体感强。

王氏画仕女以“丹凤眼”、“樱桃嘴”冠之,特点鲜明,并形成一种惯用的程式。

三是人物画背景多勾描葱郁林木,竹石茅屋,野卉山花,染色青翠,草绿、翠绿、深绿几个层次明显,笔法一丝不苟。

另外,王大凡研究出“落地粉彩”画法,不用玻璃白填底色,直接将色料填绘在瓷胎上,再罩雪白、水绿之类料色,简化工艺,画意更浓。

常用印有“希平草庐”、“”、“大凡”等。

这个跟《禹王治水图》也对得上号。

如此一来,张天元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这两幅瓷版画应该是真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