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获得视帝以后 > 三四四 草蛇灰线,齐头并进

这部戏最大的一段看点,在这时候就出现了。

李明极觉得大结局虽然打的挺精彩,但打斗明显不如这部分,镜头也比不上这部分,所以这里其实才是本部电影的精华所在。

主角与赵忠义的打斗,算是第一局。

这一段打斗也很精彩,主角用刀,绣春刀,赵忠义用枪,在那一刹那自然很容易让人想起他演过的那些用枪的角色,什么冷面寒枪俏罗成、白马银枪赵子龙之类地。

但是一寸长一寸强,何况两人实力差距很明显,主角刚刚还有消耗,所以此时根本不是那赵忠义的对手,连斗十数回合后,眼看着就要死于他的枪下。

在关键时刻,女主角捡起主角掉落在地上的弓弩射赵忠义,然后趁着赵忠义躲避的时候,扑过来将男主拖到了旁边,再把他一起拖入水下。

这时候先前那个看似无用的渔家女身份就用上了,同时前面也表露了赵忠义讨厌水、讨厌下雨,所以这时候并没有立刻下水去追。

而就在这时候,主角举报的效果出来了,官差跑到教坊司来拿人,正好碰到了赵忠义。

赵忠义虽然用自己锦衣卫提督的身份糊弄了过去,但自己也起了怀疑,以为自己已经暴露了,不敢再留在此处,同样离开了。

这个时候,前面的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都成了挖的坑,然后在这里全部都填上了。

如果是一般的观众,或许看着就过去了,但这里是电影学院,学生们当中有很多专业性、观察力很强的,在这时候就已经看出来了,也不得不为导演的构造点赞。

有句话说得好,现实不需要逻辑,但是电影需要,所以如果一部电影、一个故事不能够自圆其说,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而显然,导演在前面就已经通过各种细节,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做了介绍,那时候看似无用,但对之后他们的命运,甚至他们面对事情的每一个选择,却都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就好像是红楼中的草蛇灰线,所有人物的结局,都已经埋藏在前面一点一滴里了。

而且这一段,还采用了多线叙事的剪辑,虽然这种手法通过很多部电影,现在已经不算什么创新了,但是要玩好也不容易。

很显然,故事中设定三兄弟,也适用在这个时候,三兄弟的遭遇以三条叙事线索的方式平行推进,同时也以这三种命运的不同方向,来不断地制造紧张感。

在主角和赵忠义厮杀的时候,另一边,同样准备去自首、扛下所有的大哥,却被魏忠贤安排的人截杀。

但关键时刻千户赶到,奉首辅之命将他捉拿了去,在皇帝面前审问他后,大哥却是一力扛起了所有事情。

皇帝自觉不想再扩大化,牵连太多人进来,免得自己无人可用,所以便遂了他的意,给他定罪处斩。

还有三弟那边,碰到了先前被赵忠义花钱请来对付他的师兄,在那一段也产生了一个名梗:“他可是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得加钱!”

师兄的演员也因此得名加钱哥,不过这个梗起码在现在还没有发酵,所以现场的反应还没那么大。

不过看学生们的反应,显然也是被这逻辑打败了,有种莫名的喜感,甚至对这个人物都没有那么讨厌了。

这也就是角色塑造的魅力所在,这部电影中自带魅力点的除了师兄,还有魏忠贤,靠的是老演员的演技,以及大哥,靠的是那种沉稳让人信服的气质。

在这一段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名梗,“很润”,不过相比于前面的加钱,这部分没有弹幕文化等的加成,单独的喜剧效果不够,只是突出了人物那种玩世不恭的性格而已。

然后师兄在与师弟一番鏖战之后,眼看着要把他杀了的时候,却又表露了真情。

这里也涉及到了陆导初步构想的一个世界观,那就是他们这一个师门,本是从戚继光将军传下来的一门,所用的刀法也是戚家刀法。

而三弟也是杀了一个锦衣卫,取其而代之,所以才会三番五次被知道这个秘密的师兄威胁。

但他师兄对他既有嫉妒,也有恼恨他背弃师门,做了朝廷走狗之意。

所谓因爱生恨不外如是,之所以一直纠缠他,更可以说是想让他离开朝廷,回归师门。

可惜师兄弟都是倔强之人,又都不肯互相理解,才一直纠缠到现在。

直到最后,还是师弟推开了师兄,替他挡了一枪,才算是结束了这段复杂的关系。

这时候正好主角与女主角来到了这边——本来想要去自首的主角这时候自然改了主意,想干脆拖着两个兄弟一起离开。

但他万万没想到,来到这里看到的却只有三弟的尸体——师兄当然是去追凶手了。

其实在这一段前面,原本有一个雪中红衣缓慢而行的美好场景,但这里并没有再现。

李明极虽然也觉得那个画面很美,但说实话,出现在这一段其实挺不协调的,或者说那整个女主的人设跟这部电影都不怎么协调,像是硬塞进来一样。

既然人物改了、过程也改了,那这里当然也就没必要存在了。

直到此时,主角才暴露了他那脆弱的一面,抱着三弟的尸体那句干嚎一般的“二哥错了”,实在是令人很难不心酸动容。

这一段并没有让人觉得李明极演技不好,反倒是觉得就该这样表达。

有关这段表演当然也是经过讨论的,首先是在生理上,受过伤、泡过水然后又经过跋涉的主角,这时候已经没什么气力了;其次是心理上,更是无奈又无力,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李明极前世看这一幕的时候,其实也是觉得这里哭得不太好,但后来自己融汇了一遍剧情和人物,尤其是这一版新的设定部分后,发觉这种表演才最符合人物个性和心境。

而且,这种哭腔其实并不容易,要保持着一分沙哑在其中,李明极甚至在拍摄之前故意大吼把嗓子喊得哑了一下,才算达成效果。

其实这部戏里面,很多这类表演的、拍摄的细节,可以说不管是导演还是李明极等演员们,都付出了自己很大的努力。

现在,该是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三条线到这里,就在慢慢收束,三弟的故事结束了,而大哥的宿命也到了终点,在菜市口被问刑的场面,后期剪辑做了无声的处理,只有悲凉的二胡拉响。

伴随着主角拥挤在人群中,那仿佛随波逐流、就像他们的命运一般不由自主地摇来晃去的场面,大哥的人头落地,血流满地。

一切到此,归于沉寂、空白……

如果不是到这里时间还有一些,观众可能都要以为这部戏就这样结束了。

其实就这样结束也未尝不可,有些艺术片就喜欢玩这样的风格。

不过很显然,这部戏真要这么搞,那他们就等着扑街吧。

所以画面先是一黑,再一转,就已经来到了黄澄澄的大草原上。

所有人都知道,故事在这里,真正要进入尾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