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88章 (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整整一夜,施奕文都没能睡踏实。这一夜他翻来覆去的想了很多。

想的并不仅仅只“家人”,其实,他根本就不在乎宋家。而是想着与唐子琪说过的话。

从穿越以来,对于未来,施奕文并没有太多的计划,甚至于把肥皂的配方交给唐子琪,也不过是临时起意,但是当自己把那个理由说得那么冠冕堂皇的时候,当脑海中浮现出水力大纺车为何没有在古代掀起工业革命的时候。

施奕文似乎也开始相信这就是自己回到古代的理想了。

只是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理想?

一大清早,施奕文就起床了,甚至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秦淮河边跑步,而在吃完早餐之后,直接去了三山街,到了平时最常来的世德堂。

“施公子请坐。”

孙林凯没想到刚一开门,这店里的大主顾就到了,听他有事与自己商量,便请他上了二楼,命人上茶的时候,他倒没有立即开口问对方的来意。

行商多年的他,知道既然对方这么大清早的来这,肯定是有要事,要不然必定不会那么急,越急就越容易落着下乘。

“孙掌柜,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我今个过来,是想和你谈个买卖!”

看着孙林凯,施奕文直接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我想买下这世德楼,还请孙掌柜开个价!”

呃!

孙林凯睁大眼睛,诧异的看着施奕文道。

“施公子,说什么?要,要买下世德楼?”

“对,没错!”

施奕文点了点头,随意说道。

“还请掌柜的开个价。”

这次去松江挣了多银子?施奕文非常清楚,差不多七十万两,即便扣除了一成的汇费,也有足足六十多万两,买一家书坊而已,花不了多少银子。

“这,这,施公子,虽说世德楼并不是孙家的祖号,可是在下,也没有想卖的意思啊?”

然后孙林凯又说道。

“实话不瞒施公子,世德楼是百年老号,最值钱的不是招牌,而是楼内的字版,字模,不说其它,就是城外印坊里搁着的字版,字模,没有百年的时间,怕都积攒不下来……”

要不这样我都不会来你这,施奕文心里暗自寻思着,之所以选择世德楼,就是因为世德楼是百年的老店,有大量的字模,还有足够的技术人员,这样的书坊买下来,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当年家父买下世德楼,也是机缘巧合,如此我又岂可能轻易出售此楼?”

“真的不卖?”

施奕文反问道。

“非是不卖,而不能卖,那怕就是公子出十万两,在下亦是不能卖的,毕竟,将来,这世德楼可是要做孙家祖业的!”

孙林凯毫不犹豫的拒绝道,不过在拒绝之余,他又说道。

“其实,公子又何必非买世德楼?如果公子想要买书坊,在下倒是有个建议,就在下所知,在城内刚好有一家书坊已经歇业多日,要是公子有意不妨到那里问上一问,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说出这个建议时,孙林凯那双看似昏花的老眼里闪过一道精光,同行是冤家,有人就这么想闯进来,他自然不乐意,可是他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主动为他张落着,脸上同样也尽是诚挚的笑容。

“掌柜的费心了,不知这家书坊在什么地方?”

孙林凯口中的书坊距离三山街并不算远,不过却也要出外城,临近长江,不过只是刚到书坊,施奕文就相中的这个地方,书房的东家是一个瞧着只有三十岁模样的年青人,两人见面的时候,他显得倒是极为客气。

“公子,你看这书坊印间虽然不是砖墙,可却也是砖基木墙粗梁,梁柱极为结实,在这一共有十六间这样的大房子,不说其它,单就是这些房子,加上这院子,也值三千两。”

听着赵文德的介绍,施奕文点了点头,问道。

“地方是不小,咱们先去看看印版吧。”

房子根本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印版、字模,对于想要办书坊印报纸的施奕文来说,有了这两样东西,就可以立即印出报纸来。

“公子请随我来!”

赵文德在前面领着路,进入一个房间,房间里摆满了书架,书架上块块木制的雕版就像图书似的,整齐的排列着。

看着眼前摆满整间仓库的雕版,施奕文愣了半响,他抬头问道。

“这些都是咱们这的印版?”

“回公子,我们宏文楼虽说只建楼五十七年,可五十七年来却也后刻书600多种,书版多达109000多块,这五十七年里所印过的书籍雕版都在这里,在宏文楼,一共有3间这样的库房,公子合意否?”

说完,他从两人高的书架上边取来了一本很旧的书,然后递给施奕文说道。

“公子,你看这册上就是这个版架上的雕版,虽然有些雕版经过多年使用,难免老旧、变形,可大抵上仍然可以使用,毕竟,雕版用的都是上等木料,说实话,要不是在下实在是无心经营书坊,否则是绝不会轻易把祖业售予他人的,毕竟,单就是这近十一万块刻版,就是赵家三代人的心血啊……”

呃……

看着提及自家书坊刻版之多,而颇为得意的赵文德,施奕文心里头却冒出另一个念头——我不稀罕啊!我要你们家的这些刻版干什么?我是要印报、印书,又不是要印老书!

随意的看了下那些刻版,施奕文先是恭维几句道。

“咱们书坊有活字字模吗?”

“活字?”

闻言,赵文德摇了摇头说道。

“公子有所不知,这活字虽然各家都有使用,但用处却极为有限,毕竟印一书用字少则数万,多数十数万,估且不说印一书所需要字模数量,就是在摆模、摆印上也是费时费力,各家的活字,也就是偶尔用上一用,也就是印些邸报等物时才会用上活字,可即便是如此,字块大小不一、字样不一,也是难免的,要说印书,还是这样的刻版好,经久耐用,印书时也不易出错……”

赵文德的解释,让施奕文心里嘀咕着。

可,我就是要印报纸啊!

之所以要印报纸,并不是为了刊登广告,而是为了推广新知识,新技术,古代受限于舆论工具的匮乏,技术传播是极为有限的,往往许多技术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会传递到千里之外的地区,但是报纸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以新闻的方式,让天下人看到新技术惊人的效率,在那些看报纸的人里自然会有人对新技术感兴趣,进而愿意采用新技术,创办工厂,然后变革就会在无声无息中展开。

但是……没有活字,办什么报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