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5章 他不能,我能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荐)

从满是莺歌燕舞的寇家花楼里出来时,原本已经接受现实的施奕文,真正面对了现实。

真的……穿越了。

看着街道上熙攘的人群,尽管身着汉服的男女,那连甍接栋的临街屋宇间偶尔有欢愉的笑声自楼里飘荡而出,偶尔的还能看到些许宿醉的男子,在家仆的搀扶下上车,花楼的龟公卑微的好言恭送,楼上相识的相好,娇声软语送着“情郎”。

所有的交织一起,让十六世纪青楼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不是演戏。

施奕文发现自己出奇的镇定。不论是之前,还是现在,甚至片刻间就已经接受了现实!

既来之则安之吧!

“施兄弟,您先上车!”

耳边的话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坐的是车,不是轿。

车有点像是后世的板车,不过却是独轮车,人在车上的坐位上坐着,车夫在后面推着车。这独轮车瞧车倒是挺新鲜的。(1)

这车就是十六世纪的“宝马”。

只不过,这“宝马”只有一个轮,而且还得靠人力。

“哟,居然还有四轮的“宝马”(1)。”

突然,街上一辆由人拉着的平板小车,倒是让施奕文吓了一跳,那被人用绳拖的四轮小车上,盘腿端坐着一位中年人,瞧着气定神贤的模样。

这高度、这姿势,要是拉车的人放个屁的话……可不正好“嗤”在脸上。

那美好的景象,施奕文简直都不敢去想。

坐在车上,施奕文打量着这座明时的南京,城市热闹非常,两边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不过即便是内心好奇非常,但他仍然尽量收回好奇心,以免让刘锦江发现异样。

最后又把目光投到车夫身上,尽管天气仍有些清冷,他只穿着件单薄的短打,不过即便是如此,跑了几里路后,那身上的棉布短打仍然汗湿了一大片。

这车夫确实辛苦,其实无论是那个时代的下层百姓,过的都不容易,只不过,这个时代更为极端一些。

不论是这推车的车夫,亦或者是拉车的车夫,都是这个时代最下层的百姓。看着他们那汗流浃背的模样,施奕文暗自想到,想要在这个时代谋生,确实不容易啊。

看来,自己要好好的想个办法了。

右手拍着那个药箱,看来,只能靠老本行混饭吃了!

“施兄,你瞧,过了这条路之后,往东拐就到我那宅子……”

坐在旁边另一辆独轮车上刘锦江正想向施奕文介绍那宅子怎么走时,前边的路却被人堵着了,路上站满了人,因为好奇,施奕文便起身往那边看去。

尽管隔着许多路人,站在车上的他,仍然看到在道边的一家铺子前,一个华服青年正跪在那里不断的叩头。

这是怎么回事?

“李太医,李太医,您老发发慈悲,就随我往家里一趟,只要您老愿意去救内子一命,我就愿意奉上诊仪千两!”

非但那年青人跪在地上,就连他旁边也跪着几个人,那几人也跟着苦苦哀求。

“求李神医救我们家少奶奶。”

他们一边哭求,一边“咚咚”作响的叩头,甚至就连额头也磕破了。眼前的这一幕,让施奕文的心头一沉,尽管他只是个无证游医,可对这一幕并不陌生。

他们跪地叩头求人时,药铺前,一个满面白须的长者长揖道。

“宋公子请回吧,非是小老儿不愿救人,实在是爱莫能助啊,自古以来,妇人产子皆是稳婆之事,小老儿能做只是号脉、开方,公子请回吧,……”

满面歉色的白须老人又冲着周围说道。

“诸位父老,常言道“儿奔生来娘奔死,阎王爷处隔层纸”,这妇人生产,实非医者所能助,非是小老儿不愿,实在是爱莫能助,爱莫能助啊……”

白须老人的辩解,让围观的人无不是摇头轻叹,纷纷出言安慰着跪在街中的宋公子。

“宋公子,回吧,指不定还能再见上你家娘子一面……”

“是啊,是啊,您这也是病急乱投医,这妇人生产,那有来寻医生的道理?”

“可不是这道理,还是回家去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安慰,让宋其玉更加了绝望,被仆人扶起时,腿脚发软的他,颤惊惊的差点没站起来。

“难道这就是命吗……”

那青年人仰头长哭时凄凉,让施奕文心情变得低落,看着他落寞的背影,坐在车上的他眉头紧蹙,犹豫片刻,便跳下车,朝着那人快步走去。

“施兄,你……”

徐锦江诧异的看着施奕文,他想干什么?

“这位公子,”

快步走到马车边,施奕文说道。

“兴许,我能帮些忙?”

“你?”

双目通红的宋其玉,诧异的看着这冷不丁冒出来的人,这人年青的出奇,看着模样可能比自己还小上两岁。

“你是?”

“我是医生(2)!”

对,我是医生!

即便是江湖郎中也有了身为医生的自知。所以,他并不想在一旁袖手旁观。

深吸口气,施奕文说道。

“我也许可以救你家娘子!”

“可,可刚才李太医不是说说,这妇人生产,实非医者所能助,你……”

宋其玉反问让施奕文眉头一蹙,反问道。

“你还想救你家娘子吗?他不能,不代表别人不能!”

迎着对方怀疑的眼神,他的语气坚定。

“先生请上车,”

病急乱投医的宋其玉尽管有些怀疑,但是这个时候那里还会辩别。

一向沉稳的他,从昨天晚上,直到现在都饱受着折磨,面对娘子生产不顺,面对稳婆那句“大人小孩恐怕难保”的话语的,病急乱投医的他,特意跑到了“慈济堂”,这家医馆的主医曾是朝中太医。可一句“妇人生产,实非医者所能助”,让他陷入了绝望。

坐上马车,焦切非常的宋其玉看着这人,这会他才注意到,他是和尚,而且穿着奇装异服。

“先生,真、真的能救我家娘子?”

“医者仁心,总不能见死不救!”

随后,施奕文又仔细询问着病人的着情况,越听他的眉头就蹙的越紧,到最后眉头紧锁的他,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难道,要动手术?”

(1)仇英的《清明上河图》绘有这样的独轮车以及四轮车,人拉四轮车低矮窄小,有点像是儿童玩具。

(2)我国古代虽然把医生尊称为“大夫”或“郎中”,但同时也有“医生”一词出现,范成大《书事》诗之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门外虽无车辙,医生卜叟犹来。”还有《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重将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并不见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