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47章 榨油机(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尽管从来没有接触过榨油业,更没有接触过榨油机械,但是作为一个工科生,对机械原理的了解却是基本功,通过对木榨的观察,再加上于图书馆里找到的榨油机械的构造,对榨油机的构造也有了充分的了解,自然也知道,应该设计一台什么样的榨油机。

首先榨油机要使用水力。

水力是减少人力的最好选择,至少在这个时代是如此。

秉承这一原则,在反复构思良久之后,施奕文化在桌上摊开纸,然后拿着铅笔与量尺等工具绘制起榨油机的各个部件设计图纸。不过只是半个时辰后,差不多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的图纸。

端着果盘进入书房的寇芸,看到少爷在那画着什么,便不解地问道。

“少爷,你这是画的什么?”

“这是一种新式的榨油机,比现在用木榨榨油省力,而且出油更多。”

寇芸诧异地说道。

“少爷,咱家要办油坊了?那可不是什么干净的活。”

在寇芸看来油坊都是苦力干的活,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惊讶。

施奕文笑了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拿着图纸去铁匠铺找人做榨油机了。

去铁匠铺的时候,施奕文甚至都没留了个心眼,直接把图纸部件交给的铁匠做,他倒是不担心铁匠知道榨油机的构造,因为即便是复制出来也没有用,现在就是一个大铁疙瘩而已。

在铁匠铺里,冯匠头瞧着图纸,左看右看看不明白。

“公子要用铁铸成这样的铁方框?这是做什么的?”

所谓的榨油机非常简单,其实就是带有榨盘的铸铁方框,这也是施奕文压根没有保密的原因——结构太简单,一次性浇铸成型的铁疙瘩。

“能铸出来吗?”

施奕文没有回答冯匠头的话,而是直接问道。

“全部用铁铸出来,至少有五六百斤,能一次铸出来吗?”

“瞧您说的,公子,我们冯记铁坊,可是连3000斤的铁钟都铸过,五六百斤,小菜一碟,公子你这玩意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尽管在工厂步入正轨之后,施奕文很少过问厂里的事情,但现在原料已经影响到了厂子里的生产,自然不能再拖了。

“成,五天,五天后,保准把这给您送过去”。

离开了铁匠铺之后,施奕文倒也没有耽误时间,而是一门心思扑到了油坊里,开始对油坊进行改造,尽管油坊原本就有水车,可是旧式的水车效率太低,需要修建新的水车,还有需要重新设计新的传动系统,通过采用皮带传动,让动力变得可控。

实际上这一套皮带传动系统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毕竟,在历史上有着类似的传动系统,就是所谓天轴或者地轴,装在厂房上方或地面由一台动力机驱动多台工作机的长轴,它们曾广泛用于驱动机床等设备,后来随着工作机都已采用单独电动机驱动,而被淘汰。

这套设备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却非常简单,用在水力驱动上,可以进一步简化结构,对于那些堪称巧手的木匠而言,用硬木制作这套木制的传动系统,并没有什么麻烦的。

真正的问题,恐怕还是榨油的原料。

“……吃食用的油大抵上是以胡麻、菜子、苏麻、大麻仁为主,至于大豆因为蒸料费时、籽粒太硬,所以使用并不多。”

站在新东家的面前,孙家勤显得很是谨慎,过去这间油坊是同宗族叔的,还有几分亲情,可现在的东家却和他没有丝毫关系,留下他是因为东家需要有人操持油坊,能不能讨东家赏识,往后全得凭能力,不过对此,孙家勤倒也极为自负,毕竟,他已经在油坊里做了三十年,对油坊里的事可谓是了若指掌。

“再就是点灯用的油,一则柏仁内水油为上,亚麻子次之,棉花子次之,不过因为柏仁水油价高,亚麻子恶臭且产于陕西,所以江南大抵上是以棉花子为主……”

听着孙家勤的介绍,施奕文直接了当的问道。

“这里面,谁最便宜,我是说原料。”

既然是造肥皂,自然要用最便宜的原料。

“回东家,榨油的原料都有时价,时价各有不同,不过大抵上,咱们油坊是以菜子主,这菜子的价格……”

话未说完,善于察颜观色的孙家勤就注意到东家的似乎对菜子没有什么兴趣,连忙答道。

“东家,若是吃食用的油,自然是菜子最便宜,百姓种的多,且子脆油多,所以寻常百姓往往是以菜子为主,再就是胡麻油,价格稍味,但是味道上佳,要是灯油呢,就是棉花子油最便宜,其实,在榨的油里头,也就数它最便宜。”

“棉花子油最便宜?怎么个便宜法。”

施奕文诧异道。

“东家,有所不知。”

瞧着一副富家公子模样的东家,孙家勤只以为他是不了解行情。

“这天底下但凡是种棉花,都是为了用棉花纺纱、做被,自然没人要棉花子,可这东西数量又多,百斤棉花里至少得有60多斤棉花子,这东西根本就没什么用,就是喂牲口,牲口也不吃,顶多也就是只能拿来沤肥。没用处自然也就一文不值,虽说一直有人拿它榨油,可棉子油质劣味酸不说,而且榨油也是费时费力,出油极少,要不是因为棉花子榨油后的油渣可以用来喂牲口,再加上棉花子不值一钱,估计都没人拿它来榨油,用它点灯。”

棉花子没用?

难榨?

有了榨油机,什么油不能榨?

孙家勤的话让施奕文惊喜道。

“棉花子是什么价。”

“东家,棉花子压根就不值钱,都是棉商们把收到的棉花,擀棉去子后,院子里会堆放许多棉子,那些棉子压根就没什么用处,放在那里也是占地方,所以油坊就负责把棉子拉走,不用掏钱买,只要自己装运拉走就成,油坊用棉子榨油后,棉子油卖给百姓当灯油,至于油渣就卖给城周围的百姓,要么喂牲口要么给桑树上肥,只有这样才能勉强裹住本钱,要是掏钱买的话,肯定不够本的。”

呃!

还有这样的操作!

惊愕的睁大眼睛,施奕文盯着孙家勤问道。

“居然可以这样,那咱们南京有大棉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