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384章 首辅与皇帝

回到明朝开工厂 第384章 首辅与皇帝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01:11:40 来源:笔趣阁

首辅病倒了!

在大明的朝堂上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到了四月中旬,久病不愈的张居正在感觉到自己的身日益虚弱,已经无法履行首辅职责的他,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向皇上递了《乞骸归里疏》,言及“伏望圣慈垂悯,谅臣素无矫饰,知臣情非获已,早赐骸骨,生还乡里……”

疏里的语气极悲凉哀切。皇帝看过之后,亲颁手敕,命司礼监太监客用送到张府,

本来,对于张居正的病情,李太后已下过懿旨,要严格保密,但朱翊钧为了表明他对首辅的关切,还特意命人把奏折抄写一份送到报社。将张居正的《乞骸归里疏》和以上这道圣敕一同在报纸上刊登。这样一来,天下官员都知道张居正病情严重,似乎患的是不治之症,而皇上对这位师相的宠信,也是一如既往信任非常。

而古往今来的官场上的人最会见风使舵,早在一个多月前,京城里就有官员设道场为首辅祈福。像工部右侍郎钱普,硬是在昭宁寺设下观音坛,悬幛扬幡敲钟击磬地折腾了三天。尽管那时候,虽有不少人夸赞钱普心眼儿通透,对首辅情真意切。但更多的官员却认为他这是马屁精的虚套,有人讥讽,有人笑话,总之一句话,说什么的都有。

可是如今看到皇上的这道敕谕,大家又都觉得还是钱普有先见之明。于是,当初说风凉话的,现在又都想争着插一手,以便从中谋求一些好处,至少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坏处。一时间,京城大大小小数百座寺庙宫观,几乎全都被各衙门官员包下来替首辅祈福,有起坛会的,有做道场的,甚至于还有人白天不去衙门点卯,却脱了官袍,换上青衣赶往庙观里唱经祈福人。

这些人里头既有二品的的堂官,也有上不了台面的吏员,一个个无不是忙得唿嘘嘘的,都在那里给首辅祈着福,京城里混官面儿的人,要的就是这种足以表现忠心的形式。很快,这股子祈福风吹到了南京,留都的官员虽然清流多一些,但忌惮鸡蛋里寻骨头的言官,更怕一心要往上爬的小人打小报告。因此,也都一窝蜂地照搬北京的模式,或独自出资或凑份子为首辅祈福禳灾,本来清静无为的街市,突然间躁动非常。

两京的官员吏员们都是如此,各个地方上的高官岂肯落后?

开始先是通州大邑,后来漫延到边域小县,无不是都建起了道场。而且一时间,秦、晋、楚、豫、浙、赣、滇、黔等全国各地的奏表驰传进京,十之**都是向首辅问安。

但是这些祈福却一丁点也不能缓解张居正的病情。而面对这一切,张居正非但没有任何感动,更多的却是忧虑,尤其是在报纸上看到那些为自己祈福的活动后,他心头的忧虑不禁又加重了几分。

“爹,孩儿听说,南洋宣慰使施奕文有一手能起死人而肉白骨的医术,若不然,就请他来京,来给您诊治一下吧。”

又一次,面对日益病重的父亲,张静修提出了要请施奕文进京的想法。

“不行!”

摇摇头,张居正毫不犹豫的断然拒绝道。

“致远那边责任重大,万万不能让他来京城,对了……”

想了想,张居正又说道。

“你替为父拟一封信,告诉致远,如果有诏召他来京,让他婉言回绝,或者拖延行程,切不可火速回京,知道吗?”

“爹,您,您这是何苦,难,难道您真的就不要自己的性命了吗?”

面对父亲的决定,张静修忍不住流出了泪来,他知道爹做出这个选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放弃最后一丝生的希望。

“痴儿……”

摇头长叹一声,张居正的双目轻合目中流出了一些泪来,这两年他明显感觉到皇帝已经长大了,而且……又一次,把目光投向报纸,看着报纸上有关祈福的报道,他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你们那里是在为老替祈福,分明是想要逼死老夫啊!

幸好、幸好……

看着泪如雨下的儿子,张居正心里长叹口气,想到女儿已经在南洋安顿好了一切,这心情总算是稍微安顿了一些,于是他想了想,然后对儿子吩咐道。

“静修,把我的那份折子,再递到宫里。”

到了六月中旬,朱翊钧又一次收到了张居正火速传进宫来的《再恳生还疏》:

这道急折是这客用亲自送到皇帝跟前的,他先是念给朱翊钧听,然后朱翊钧又接过去再认真看了一遍,良久才放下问道:

“客用,这是张先生第几道乞休的折子?”

“第八道。”

朱翊钧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会,然后沉吟言道。

“两个月来,写了八道折子,而且一道比一道哀切。张先生在这道折子里,说他害怕客死京城,叫朕听了,心里委实难过。”

客用先揣摩了一会皇上的心情,然后才轻言道:

“老奴听人说,张先生现在已是瘦脱了人形,脾胃太弱吃不进东西,常常一昏迷就是大半天。”

“天底下文武官员,多少人都在为他祈祷,怎地就不起半点作用?”

在提及“天下官员祈福”时,朱翊钧的心头不由的一紧,但却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

“唉,这就叫人生一世,命由天定……张先生,当十年宰辅,操劳国事,已是心力交瘁。”

客用说着眼圈儿红了。

“客用,你说还有什么救张先生的办法吗?”

朱翊钧冷不丁又问了一句。

“这……”

一抬眼,客用发觉朱翊钧投向他的眼光有些异样,忙身子一哈,谨慎言道。

“奴婢就是一个内官,哪里知道什么救人的办法?”

“这倒是,关心则乱啊……”

朱翊钧点点头,想了想然后又说道,

“朕看张先生的这道折子,倒有了诀别的意味,您现在去张先生府上看一看,要是张先生真的不行了,朝廷还得为他预办后事。对于朝廷政务,内阁辅臣人选,他有什么交待的,也一并要问一问。这些年张先生辛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