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373章 对答

回到明朝开工厂 第373章 对答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01:11:40 来源:笔趣阁

囚徒与国君之间,但凡是人都知道怎么选择。

即便是那些藩王中难免会有那么几位醉心诗书中,不愿做事的,可是他们只要不是鼠目寸光之辈,他们就一定会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及他们的后代,能够成一国之主。

更何况,易封为诸侯,表面上是诸侯,是需要天子册封的,但是实际上,他们都很清楚这种册封更多的是名义上的,就是大明对朝鲜,在大明的宗藩关系之下,朝鲜国君尽管向大明称臣,大臣的品级低于大明,可是在朝鲜国内又有什么区别呢?

成为一国之君,还能一劳永逸的摆脱形同囚徒的生活,无论从任何方面来看,对于藩王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

每一个人都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这是不需要怀疑的。

只要藩王们同意,各藩的宗室们又有谁敢闹事?况且,朝廷也不介意关上几个闹事的宗室,毕竟杀鸡给猴看总是不可避免的。

在心里反复权衡之后,马自强又看了一眼地图,然后说道。

“即便是各藩都同意了,可是也还有一桩难处,易封为诸侯,我大明需要易封的足足有二十几国诸侯,按照我朝初制藩王需要建三卫,这把他们易封到南洋,就必须要恢复其三卫,这三卫不单是兵,也是民,也是诸侯国于南洋立足的根本,这复建三卫需要多少银钱?”

马自强所指的初制是洪武五年置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个王府三护卫。后来成祖时期就一个个找理由借口削掉了。并且之后藩王就没有护卫了。

“是啊,致远,这复建三卫少往少了说也要万余人,这复建三卫至少需要几十万两银子啊!”

张居正也提出了他的疑问,马自强又说道。

“复置三卫,只是其一,其二就是护送这二十几国诸侯与臣民、兵卒以及其家人前往封国,一个至少需要百万两银子,二十几国就需要两三千万两银子。以眼下的情况,倾国之力封建诸侯,这笔开支如何出?既然是可以省掉将来的宗禄,可是眼下每封一国,就要开支百万两,以当前朝廷的财力而言,是绝对负担不起。”

“这笔钱有人出。”

施奕文断然说道。

“这次要流放的官员士绅,不下六七千户,抄家所得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以土地为例,恐怕不下五六千万亩,这么多地无论是收为官田或者是皇庄,最后难免会有人中饱私囊,所以,我觉得还是出售的好,即便是少卖一点钱,也好过最后白白流失。我的建议是官府把这些土地分配向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出售。原则上地价不超过市价,由承领百姓在十年内分期摊还。地价的支付,可以每两年一次以现银支付。由于天灾减产时,可采取减少当年偿还金额的措施。希望缩短偿还期的,有特殊优待措施……”

都不需要施奕文再去解释什么,张居正和马自强都能想象出那些土地会给大朝带来多少收益。

“可是那些土地中,至少有一半是家奴投献的土地,也就是名义上的属于官绅,实际上却是为了避税逃役,主家只是收租而已……”

“主人都流放了,更何况是家奴!”

不等马自强说完,施奕文就冷笑道。

“既然他们甘愿投献为家奴,那就一起流放,我想这样至少可以一改我朝投献的风气,这个风气不刹住,早晚这天下的土地还是会被那些人投献给士绅,到时候,能收税的田地也就越来越少,这么多年各地“投献”屡禁不止为什么?无非就是每每为了稳定偏坦投献百姓。像严崇、徐阶案时,不问内里原因,都把投献土地视为“强掠”归还给原主,如此一来,投献实际上就是没有任何风险的事情,主家在的时候,他们可以享受免税、税役,主家倒了,他们地又还给他们了,好嘛,合着天下的便宜都让他们占了,这一次,正好既能借此刹住这股风,又能给诸侯国充实人口!”

人口!

在海外殖民中人口才是最重要的,在施奕文的计划之中,所谓的“家奴”早就在他的算计之中,五六千户即便是和着九族才多少人?顶破了天了一百来万人,可要是连上他们的家奴呢?

恐怕能达到千万人之多!

“连家奴一起,这……涉及到的人会不会太多了?”

想了想,张居正说道。

“连家奴一同流放的话,恐怕涉及到的人将不下千万,人太多,容易出乱子,我看这件事可以徐徐图之,不能操之过急……”

“首辅英明。”

深吸口气,将目光投向张居正与马自强,施奕文颇为自信的说道。

“易封诸侯,虽然看似开支巨大,但是如果操作得当的话,非但的不会拖垮我大明,反而还会刺激我大明的发展,比如说刺激造船业,造船业势必会带动伐木业、制铁业等各行发展,朝廷可以通过征收关税获得丰厚的税收,而且工人的增加也会进一步繁荣地方经济。最多五年,所有的藩王都会易封南洋,到时候,朝廷每年可以节省宗禄八百万石,往后,即便是有皇子新封,一次也不过是百余万两的开支而已,朝廷省下来的宗室的俸米、赏赐,亦不是小数目。无论怎么算,朝廷都占了大便宜了!而且……”

施奕文又继续说道。

“易封南洋后,藩王宗室们势必要变卖家产,无地、少地百姓自然可以从中受益,就国前,他们也必定将购买各种生活必需品,因为船只有限,诸侯国很有可能需要分批前往南洋,一国迁移可能需要花个五年甚至十年,这至少何以保证在未来十几年之内,不止是海上贸易兴盛,就是各地的贸易也会日益兴盛,不过,以我看来,有数百万人迁移海外,海上贸易的繁荣必定会刺激朝廷的关税收入。”

“嗯,倒也有这种可能。”

马自强点点头,表示赞同之后,他把目光投向施奕文,然后问道。

“可是怎么开这个易封南洋的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