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338章 小皇帝的诺言

回到明朝开工厂 第338章 小皇帝的诺言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01:11:40 来源:笔趣阁

郑和海图!

在另一个世界里,有关它的下落,一直是众说纷纭。当然最为广泛的传说就是他被刘大夏给烧毁了。

郑和海图,全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官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详细记录了郑和七下西洋时代,自刘家港至东非大地的所有水文航线,更包括沿途各主要国家的天气地貌甚至风俗民情。每一个字甚至每一笔图,都是数十位航海家的心血结晶。其全面的文献记录和精确的资料整理,更堪称人类航海史上的文明遗珍。以“价值连城”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但如此重大的文明遗宝,却在明朝中期以后,神奇般的消失无踪影。只在明朝人矛元仪的《武备志》中,保留其相关图纸目录。

面对郑和下西洋时波澜壮阔阵仗,近代面对西洋的入侵,国人们更是悲愤满腔,以梁启超愤懑的呼号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那么,为什么会再无郑和?

因为作为浓缩这场文明盛世的一大瑰宝:《郑和海图》,早已被无情的焚毁,隐没在历史的尘烟中。

是谁烧了海图?

有人说是刘大夏,可是实际上,这不过只是一个小说家的漏洞百出的戏说而已。

真相在那?

郑和海图到底是怎么消失的?它去了哪儿?

过去,施奕文并不清楚,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对大内藏书的翻印,他总算是得知了答案,有明一代,郑和海图都好好的保存于大内中,从来没有被别人给销毁过。它应该是与几百万卷大内藏书一同被满清焚毁,从此消失在世界上。

“只要有了三宝太监的海图,我必定可以安全返回大明的!”

一听那朱翊钧连忙扭头问道身后的客用。

“郑和海图在那?”

因为这段时间课用一直在负责大内密藏的抄写,所以他对这件事肯定最为了解。

“回皇爷,郑公公下西洋的海线图、宝船图原本来都放在南京内藏的,后来都随着南京的藏书一同运到了京城,在南京大内秘藏送回时,当时是想着再下西洋的时候估计能用着海图,所以就一直留在宫里,在大内秘藏里好好的放着呢。”客用的解释让施奕文心头的疑惑总算是得到了解答,果然,所谓的刘大夏烧图说不过只是他人的戏说,毕竟,《大明律》明文规定:凡弃毁制书及起马御宝圣旨,起船符验,若各衙门印信及夜巡铜牌者,斩!若毁弃官文书者,杖一百!仅以法律说,刘大夏若真做了此事,下场可想而知。

即便是刘大夏烧图一时没人问,他后来一直做到弘历、正德两朝,其间经历过的风雨自然数不胜数,一但有政敌拿这件做文章,他刘大夏又岂能从中脱身,可问题是,即使是他的政敌,也没有人提及这件事,显然这不过只是无稽之谈罢了。所谓的被他给烧毁,不过只是后人的牵强附会或者猜测而已。

现在好了,既然图在,那就……正好可以收藏一下!其实也就仅仅只是可供收藏罢了。毕竟相比于这个时代,他有更加现代化的地图和航海手段,压根儿就不需要郑和海图的指引。

听施奕文说海图这么重要,朱翊钧便立即对吩咐道。

“既然如此,客用,回宫后,就把海图取出来交给致远。”

好朋友要出海,他可不能让自己的朋友在海上碰着什么样的风险。

“把原图拿出来,省的万一抄错了。”

“小奴遵旨。”

因为一直负责抄写大内秘藏藏书,所以客用对那些书目,倒也有一定的了解,于是便又补充道。

“施总司,除了海图之外,还有当年诸人记录的西洋各地风土人情,不知总司可需要这些书,要是小的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有1700余册。”

闻言,施奕文听了身子一震,脱口说道:

“什么?有1700余册记录各地风土人情的书册?”

或许海图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但是那些路子当地风土人情的资料却非常重要,这可以说是将来大明踏出最关键一步的关键所在。

“正是,都是当年船队抵达各地作的记录,要是总司有兴趣的话,小的一并命人送过来。”

客用认真的说道。其实他同样不希望施奕文去海上,因为他很清楚,之所以现在受到皇帝的宠幸,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眼前的这个人只要他在皇帝就会靠自己维持和他之间的联系。

现在既然他一定要到海上去,那能帮得上忙的,他一定会尽量帮忙,好让他平安的回到大明。毕竟,这同样也关系到自己的利益。

“要,当然要……”

施奕文的证据显得有些激动,他更是激动的险些叫出声来,毕竟,后世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实在太少了,只有一些简单的文字记录,海图没有了,航海日志也没有了,他到达过什么地方,当地的环境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后世的学者们,甚至于还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怀疑郑和曾经航行到了那里,当然也有人推测他的团队曾经抵达过美洲,但是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只言片语的文字记录,或者说人们的传说推测而已。现在有了那些书册或者说“航海日志”,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得到解答,船被当年到底航行到了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事物?只有那些记录能够说明一切。嗯,至于相比那些航海日志,至于当地的风土人情,施奕文根本就不在乎,毕竟,所谓风土人情也强不过大炮。

“百卷万国公法不如几门大炮,数册友好条约不如一筐弹药”,在个这个丛林法则的时代,“入乡随俗”从来都是殖民者的选择,殖民者也不会在意这一切,毕竟,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统治!

心底激动着,施奕文又对客用说道。

“如此,就有劳公公尽快把海图和书册都送过来,毕竟,我这边要抓紧时间造船出海,以免错过今年的季风。”

见他这般急切的模样,朱翊钧颇有些感叹的说道。

“致远,看来你的心里还是想着旧港啊。”

想到这儿,他不禁有些不舍,为他突然产生一种直觉,自己的好朋友也许有一天会离开他离开大明,也许到了那个时候两人可能会终身难见。

呃……见状,施奕文连忙解释道。

“旧港,也是大明治下之土啊,不过,这一次,我是不会去旧港的,那里……”旧港那里现在是什么人在统治?荷兰人,还是当地的土著?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即将率领大明的舰队进入南洋,大明将来再一次踏上南洋的土地。

现在是南洋,然后就是西洋,就是——整个世界!

“那里现在为外人占据着,还是等到将来有机会再说吧!”

“让外人占着?那没什么!”

摆了摆手,朱翊钧盯着施奕文说道。

“等到将来有机会,我就让你领兵过去,把旧港收回来,到时候,再封你做……”

话到嘴边,朱翊钧突然不再说话了,他并不希望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他看着施奕文,好一会才说道。

“到,到时候,那你我……不行,不行……”

摇着头,朱翊钧盯着施奕文,用极为认真的语气说道。

“到时候你不能去南洋,那里离开大明太远,你是我的朋友,咱们还要一起喝酒,一起吃肉呢,将来,我的儿子还要娶你家的女儿,我家女儿还要嫁给你家儿子!还是要做儿女亲家的!”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完全是出于对朋友的不舍,完全出自于内心的情感。

朱翊钧的话让施奕文的心里一阵感动,而在感动之余,因为他的话,又暗自想到另一件事,也不知道他和皇后的身体调养的怎么样了,如果要是王皇后能有所生养的话,或许,未来会大不一样。

一个月前为了避免发生在历史上的那件事情,或者说想要改变历史,不想让历史上的明光宗朱常洛出生,施奕文特意悄悄的给小皇帝进贡了一些药物,其实就是些维生素E之类的药物,希望能够改善皇帝的身体,让他和皇后能够尽早生出子嗣,进而彻底改变历史。

现在施奕文的心里更想知道那些药的效果。有没有效果,总得有个音信吧!怎么这么长时间连个音都没有?

见施奕文陷入了沉默,只以为他心里或许还记着南京的事情,朱翊钧又认真的说道。

“致远,你不要担心这里,南京那件事,我必定会给你一个交待的!”

小皇帝的话,让施奕文不由一愣,交待?什么样的交待?

面对皇帝的这个承诺,施奕文一时间甚至说不出话来,毕竟任何人都知道皇帝是绝对不会轻易对其他人做出任何许诺的,但是现在这个小皇帝却对自己做出这样的承诺。

尽管并不知道这样的承诺意味着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必定会给自己一个交代。

那么自己应该如何回报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