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320章 大明朝的弊病

回到明朝开工厂 第320章 大明朝的弊病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01:11:40 来源:笔趣阁

再一次见到吕调阳,两人的身份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在清河时,施奕文是前途未卜的“外使”,而吕调阳是致仕官员。而现在呢?

历史或许已经改变了吧!

看着正在喝茶的吕调阳,施奕文的心里冒出这样的一个念头。

确实已经改变了,无论两年后,张居正是生是死,大明的下一次首辅很有可能就是吕调阳,而不是张四维,那么的话,未来的发展或许将会走向另一个方向……历史已经改变了。

只是,这样的改变当真是好事吗?

对于未来,施奕文已经不太确定了,但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吕调阳当首辅,对自己应该是有利的。

“上次清河匆匆一别,算算日子,可是快一年了。”

“确实。”

吕调阳点点头说道。

“这一年可是发生了不知多少事情。”

感叹之余,吕调阳笑道。

“上次,致远说自己是个懒人,现在看来,那怕你就是个懒人,恐怕也是不容你懒的。”

吕调阳的调笑,让施奕文颇为无奈的摇头说道。

“我倒是愿意当个懒人,可是眼下大明的局势,却是容不得我懒的!”

“哦,说来听听。”

“其实,何必我说,阁老也是知道的。”

施奕文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在反问之后,看着吕调阳说道。

“阁老这一年两次往返大江南北,恐怕对于这一切,早就已经了若指掌了吧!”

“哎……”

吕调阳长叹口气,良久后才说道。

“看似盛世,可实则却是危机四伏啊!”

“嗯。”

点了点头,施奕文又感叹道。

“看起来似乎问题很多,可实际上,所有的问题根源就只有一个问题。”

“只有一个问题?”

吕调阳诧异反问道。

“致远为什么这么说?”

“是的。”

抿抿嘴,施奕文认真的说道。

“所有的问题根源不在于其它,而在于“财政”,在于“钱财”,财政庶政之基,钱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其实,当年首辅之所以推行改革,不也是因为大明朝廷没有了钱,甚至连百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了。”

听施奕文提及旧事,吕调阳无奈的苦笑一声,当年皇帝刚刚登基,朝廷就没有银子发百官的俸禄,最后不得不用苏木、胡椒顶账,一时间京中到处都是官员售卖苏木、胡椒,因为数量太多,以至于根本就卖不出去,那时候差点有京官饿死。

朝廷穷啊!

“哎,一言难尽啊!”

“朝廷为什么会这么穷?说到底,还是因为地方上的税收不上来,所以才要有考成法,以税收来考核地方官。”

“其实,税收不上来,倒也不能全怪地方官。”

吕调阳看着施奕文无长叹道。

“这个根子,说到底,其实还是在高皇帝那,当初高皇帝登极之初体恤贫苦百姓,准贫下户缓缴税粮,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些真正的贫苦百姓因灾缓缴,可到后来其它人也是纷纷效仿,只要有了理由,大家就会利用。到后来下至贫民百姓上至达官显绅,谁家里没拖欠上几十年的税粮,如此也就越积越多,所以,从正统年间开始,每到新皇登极改元,朝廷都会免除拖欠,今上刚登基时,就曾下旨隆庆元前之前的拖欠免除,隆庆四年至万历元年的拖欠赋税只需缴纳七成……”

呃……

这下轮到施奕文诧异了,他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操作,甚至惊讶道。

“你、你说什么?普通老百姓敢拖欠朝廷的赋税?”

这不对啊!

不是说都是士绅们拖欠吗?

“致远,这叫法不责众!况且,这逋赋蠲免是太祖高皇帝的训示。“国朝重恤民隐,凡遇水旱灾伤,则蠲免租税,或遣官赈济,蝗蝻生发,则委官打捕,皆有其法云。”

虽然看了不少书,可对国朝的事情,施奕文确实没有吕调阳的那么精通,惊诧道。

“这不是只限有灾的时候才免的吗?”

“虽说按朝廷的法度上来说,只有逢着灾荒年才能缓缴,可是你翻翻方志看看,有多少地方,年年风调雨顺,不是今年旱就是明年涝?其就是寻一个借口而已。”

借口……只是一个不交税的借口!

惊诧之余施奕文又反问道。

“那些寻常百姓也不交?他们就不怕官府追究吗?”

听施奕文这么一说,反倒轮着吕调阳诧异了,他睁大眼睛看着施奕文说道。

“公子,太祖高皇帝有祖训在——“四民之中,惟农最苦,有终岁勤动尚不得食者,其令有司务加存抚。有非强苛刻者,重罪之。”,换句话来说,若是有地方官敢强征,轻则罢官,重则是要掉脑袋的!”

呃!

这……这未免太匪夷所思了吧!

惊诧中,施奕文反问道。

“普通百姓怎么就敢不交呢?他们不应该畏官似虎吗?”

“致远,瞧您说的,普通百姓才多少地啊?说到底这天下的地不还是达官显贵地方士绅家的多嘛,他们地多,自然更不愿意交税,普通百姓势不及人,可是人多,这地多的不想交,地少的也不想交,要是有地方官敢强征,地多的就煽动地少的,大家往衙门里一冲,有曰抗粮,有高皇帝的祖训在那,这知县的官帽也戴不稳了不是?穷也好、富也罢的都一样,反正都不想交赋税,士绅人数少可有势,百姓无势可人多,两边加在一起,一边有势一边人多,两边互相配合,这钱粮虽不至于不交,可总能少交不少,这拖欠自然也就的越积越多,反正吃亏的不是自己就行,至于朝廷……谁会在乎。”

好一句话谁会在乎,吕调阳的一句话,终于让施奕文明白了,那里是士绅把大明给掏空了,分明就大家伙合起伙来一同掏空了大明。

“其实他们也不是交,只是先拖着,等拖到最后,官府自然也就给大家打折了,至于拖欠的先挂在那,等过上个十几年,等到全天下的积欠越多越多的时候,自然有官员动辄鼓吹蠲免赋税显示皇家仁爱,现在谁家要是交足了,将来一蠲免反倒吃亏了,你说天底下谁愿意吃这个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