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305章 大炮(求支持,求月票)

回到明朝开工厂 第305章 大炮(求支持,求月票)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01:11:40 来源:笔趣阁

冬去春来,运河的复苏不但让张家湾的码头再次热闹起来,同样的也让卢沟商埠热闹起来,沿河的几座小码头上,停满了船只,产自卢沟的棉布、水井等各种各样的商品将会从这里沿运河以直北直隶的其它多条河流运往各地。

不过只是几个月的时间,曾经颇为荒凉的卢沟河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条颇为热闹的的河流,往返于这里的大小商船,让这条河上显出了新的生机。

河流的生机是因为河岸边的大小的工厂,工厂需要的原料以及产品,都需要船只运输,当然工厂的景气,也让工厂周围迅速发展起来,现在这座商埠地甚至已经隐隐成为京城附百里最大的“城市”,像这样一样拥有近六万人却不依城而建的商埠地在大明确定罕见至极。毕竟在过去。像这样的商埠地大多数都是依靠城市而建,反观这里完全是因为几座工厂而兴起。而随着工厂的发展,他们也变得越来越繁华,这完全脱离了千百年以来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

码头、工厂、商埠,这几样事物,相辅相成,成就了这里的繁华。

相比于码头栈桥上的热闹,更为热闹的却是工商埠地的几座工地,新的纱厂、织布厂、染厂等工厂正在兴建。当然,在他们忙碌着的时候远处的卢沟铁工厂比往常更为繁忙,毕竟,那些新工厂所需要的设备都是从这里制造的。

新建工厂的增加,同样刺激着铁工厂的发展,现在的铁工厂,甚至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数千名工人、上千部各类设备,拥有机器加工、锻造以及铸造等多种金属加工制造能力的复合工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就是现在大明工业的“孵化机”,当然,现在只是还没有人认识到它的作用!

当工坊车间里忙碌着的时候,在一座化铁炉边,十数名工人都围在那里忙活着,一个大型的铸造砂盒被行车吊机放到铸坑内,然后随着工人们的吆喝声,化铁炉的炉口打开了,通红的铁水顺着沟槽一直流趟入砂盒之中,一股淡淡的白烟从砂模排气孔内排出。

“应该差不多吧!”

瞧着白色的水蒸气的排出,施奕文默默的心想到,他的眼睛仍然盯着那个砂盒。

尽管卢沟铁工厂已经铸造过数十万个大小不同的铸件,小到迅雷枪的零件大到马车车轮,对于铸造工艺可以说早就是轻车路熟,可是对眼下铸造的商品,施奕文的神情仍然显得有些急切。

毕竟,现在即将要铸造的东西,是一种改变战争进程的武器——火炮!

尽管大明早就有了诸如虎蹲炮、大弗郎机之类的火炮,但是长管加农炮还没有从欧洲传入大明,毕竟,即便是在欧洲类似的火炮也不过只是刚刚发明罢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施奕文并没有想到铸造火炮,甚至就连“发明”燧发枪,也不过只是因缘际会,赶鸭子上架而已,即便是现在,之所以要铸造火炮,不过是因为实际需要罢了。

“这个海上行商,当真离不开火炮?”

身为成国公府小公爷的朱鼎臣,有些疑惑的瞧着那一个个砂箱,脸上尽是疑问。

“肯定离不开,”

原本弯腰检查着松木炮身模具的施奕文,起身时特意举例说道。

“就像从张家湾到京城中,不过区区数十里的空地,就因官道的两侧都是田地,所以每到青纱帐起来的季节常有歹徒出没,乘机劫夺单行客商的财物。每年不知有多少冤魂丧命于那条官道上。”

什么是太平盛世,太平盛世也是匪盗不止,对此施奕文自然是深有感触,当初在门头沟可是差点把性命给丢了。不过,现在至少在张家湾到京城的这一段路上,这种杀人劫道的事情已经成为了过去,毕竟那么快马路经过一个冬天的赶工,已经在开春时投入使用。那些单行客商、书生可以直接买票上车,搭乘客车进京,不仅可以免遭风雨之苦,而且还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光天化日之下的首善之地都是如此,更何况是一望无际,全无王法的大海上?”

反问之余,施奕文指着地上用木工机床精心车制的炮坯模具说道。

“所在在海上,王法不过只是几门大炮,几发炮弹。要是没有炮弹、大炮,出了海的商船不过只是他人眼中的肥肉罢了。”

为什么大明的商船队曾经通行南洋,到最后却消失于历史上,说白了,还是因为没有武装,当然,还有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但是没有武装,就不可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下去。随后施奕文特意解释道。

“就像那些西洋商人一样,他们来到咱们这的时候,是商人不假,可是在路上他们却同样也扮演着海盗的身份,碰到可以抢的目标,肯定会杀过抢杀一通,要是咱们的船上没有炮,出了海,等于羊入虎口。”

对于施奕文的解释,朱鼎臣听得倒是极为认真,尽管他并不太明白这些,但是最后只是点点头说道。

“嗯,父亲吩咐过,这些事情都以你为主,既然你觉得有用,那就装上吧,不过,这炮不重吧,一艘船上要装12门炮,会不会多了点?炮装多了,货装的可就少了。”

尽管不懂航海,可朱鼎臣也知道船的载重是有限度的,自然担心这些炮太重,到时候会少装很多货。相比于火炮,他更关心出海能挣到多少银子,毕竟按父亲的说法,将来西洋公司可是成国公府的根本。

所以,在对施奕文抱以近乎于“唯命是从”的依赖的同时,他同样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对朱鼎臣的疑问,施奕文只是笑着解释道。

“咱们的这种炮与普通的炮不同,它的身管短,口径大,重量很轻,每门只有500斤重,占不了多少地方的……”

在铸造火炮的时候,施奕文特意选择了另一个世界的“卡龙炮”,卡龙炮是18世纪末一种非常独特的火炮类型。它的倍径接近于榴弹炮和臼炮,然而使用方法却是像加农炮一样平射。它只有单个炮耳,炮钮上带有圆环,炮口部位没有外扩,反而內缩。它的口径巨大,甚至可以达到64磅,但是重量比同等口径的加农炮要轻很多。

虽然卡龙炮炮身短、装药少,随之带来的是射程短、精度差,但是在海上这种缺陷并不明显。由于在风帆时代的海战中,200码这种很近的距离是正常的射程,卡龙炮的精度和射程完全可以满足这种距离的作战需要,而且其发射的大口径炮弹又破坏力十足。因此海战指导思想为近距离作战的皇家海军开始大量装备卡龙炮,用其代替小口径长炮。此举大大提升了英国战舰在近距离的火力。

这些优点是施奕文选择它们的原因,当然,这也和铁工厂的技术进步,尤其是一批新式的机床投入使用有关,正是得益于那些机床的投入使用,使得他不需要像欧洲人那样铸造出中空的炮身,而是先铸造出圆柱形的实心炮体,然后再用镗孔机钻出炮膛。卧式镗床、砂模铸炮造灰口铸铁等技术的在铁工厂的应用,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工厂铸造卡龙炮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当然,它的技术先进性,也让外人很难仿制它,毕竟,在铸造火炮时代,铸炮尽管复杂,但门槛并不高,可是如果火炮足够精密,那么门槛就大为提高,就像现在,离开了工厂的设备,外人根本不可能制造出同样性能的火炮,这也意味着另一个世界上,大明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炮兵,因为几个汉奸的行为,直接送给他满清,满清不仅得到了大炮,而且还得到了铸炮的工匠。这对于大明以及这个民族来说,根本就是一场灾难。但是现在这就不可能了,即便是炮兵背叛了,他们仍然不可能铸造出同样的火炮,因为这些火炮都是工业时代的工业产品。

足够先进的技术,本身就是杜绝仿制的最好选择!

“一门五百斤,十二门就是……六千斤,再加上炮弹、火药的话,怎么着也得有一万多斤吧!不过我去天津那边看过,你那船可不小。”

略微点了点头,朱鼎臣看着施奕文好言宽慰道。

“致远,说起来,这阵子可是辛苦你了,从造船到铸炮,你可是没少操劳。”

面对朱鼎臣的好言宽慰,施奕文只是笑了笑。

“这算不了什么,眼下先忙活好了,等到船长到了,差不多也就可以出海了!”

相比于火炮,甚至船只,真正需要的还是船长啊!在大海上船长才是最重要的,离开了船长一切都是空谈!没有了船长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镜花水月,痴人说罢了。

“船长?”

愣神的功夫,朱鼎臣问道。

“咱们的船长什么时候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