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246章 合作种植(第一更,求支持)

惭愧!

满面惭愧的站在院门前,孙兴旺的一张老脸通红,他的面前是一堆从他怀中搜出来的棉花。

“那个,那个,我,我愿意认赔,认赔……”

不等他开口,那边就有庄丁说道。

“认赔,那也得等少爷有了吩咐,才能让你赔!”

“就是,就是,孙老爷,照理说,你也不差那几把棉花,你说,你这是何必哪。”

“他那是差那点棉花,他分明是想偷咱们家的种子……”

“可不是,不定过年那会,咱家的大白菜也是他偷的。”

大家伙心里都跟明镜似的,都知道他为什么偷这些棉花,无非就是想留下种子而已。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施奕文走了出来,看着被抓住的“偷花贼”,他是邻庄的孙兴旺,家里有良田一百多亩,说富倒也谈不上富,算是个小地主吧。

“孙老爷,你拿这些棉花是做什么?莫不是家里就差这点棉花缝衣裳?”

施奕文的玩笑,让孙兴旺的脸膛通红,吱呒着却说不出话来,好一会才说道。

“施、施公子,都是在下的错,这,这我认赔,认赔……”

“瞧你说的,什么赔不赔的,不过,我倒是好奇的很,孙老爷为啥在摘这些棉花?”

其实,施奕文又岂不知道是为什么,不过他仍然希望听他自己说出来,

“说出来不怕您笑话,就是想偷些种子,石台庄的棉花一亩能收两百斤上下,这搁着谁都是眼红,这一亩地能得三两银子,说起来,都是在下让猪油蒙了心,让公子见笑了。”

孙兴旺长揖谢罪的时候,施奕文却哈哈笑道。

“我当是什么呢?原来就是想弄些种子啊,若是这样,又何必如此,孙老爷想要种子,大可以直接上门来找嘛!”

说着施奕文就对刘裕吩咐道。

“刘管事,你记下了,回头待棉花脱籽后,给孙老爷那送去两百斤。”

什么!

孙兴旺惊讶的睁大眼睛,盯着施奕文的时候,眼中尽是不可思议的模样。

“公、公子,这,这是真的?真的送给我?”

有这么平白无故把种子送人的吗?

“这还能有假?不过,这在商言商,这种子是不能白送的,今年我送你棉种,明年你的棉花可全都要卖给施某,不知孙老爷以为如何?”

公司提供种子给农户,农户种植,公司包销产出,这是后世典型的“农业合作经营”的方式,对于施奕文来说,这也是掌握生产原料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这,这,公子如此厚道,实、实在是让在下汗颜!”

再次长揖道谢的孙兴旺,压根就没有想到,居然会碰到这样的好事。毕竟就他所知,但凡是谁家里有个什么好种子,可不都是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得了。

“这有什么,家里既然有良种自然不能敝帚自珍,没什么大不了的,哦,对了,孙老爷可知道,这种棉花也有它的种法,种法不同,也是会影响产量的。”

随后施奕文就请孙兴旺到了堂厅,与他谈起了如何种棉花,甚至还主动的向他推荐了诸如南瓜之类的杂粮瓜果,如果不是因为土豆、红薯都是靠着超市蔬菜区里摆放的那点商品繁育的,数量太过有限,估计他也会拿出来介绍给孙兴旺。

通过去年种大白菜的经验来看,良种的推广不可能依靠小农小户,他们不看到好处,是绝对不会冒险的。相比于相对保守的小农小户,像孙兴旺这样的乡间小地主,无论是对新式农具还是良种,永远都是充满兴趣,毕竟,他们更容易为利益所驱使,而且他们也有资本去冒险、去尝试,在清末时,无论是美棉的引进,还是肥田粉的使用,带头的都是乡间的富农、小地主。在二十一世纪,这叫“大户带头示范”,政府往往都是通过引导大户,让他们发挥的带头示范作用,有了他们带头,附近的百姓自然也会跟进。有时候,相比于官府,百姓更愿意相信身边的大户,尤其是在种地上。

当然,仅仅只是靠着这种自己找上门来的大户还不行,还得有广告,就在石台庄的棉花获得大丰收的时候,自然的在《晨报》上接连几天都多出了与石台庄棉花丰收有关的新闻,从什么亩产两百斤的高产,再到一亩棉花卖了三两半银子实惠,这些看似不怎么起眼的新闻,恰到好处的向外人表明——种棉花能挣着银子,而且种石台庄的“施字棉”能挣到更多的银子。

就像另一个时空的“致富经”一样,那些软文的推广无论真假的都会影响到很多人,更何况“施字棉”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于是自然有一些官员商人看到报道后,前往石台庄求购棉种,对此施奕文自然没有拒绝,不过给他们的也不多,往往也就是十几二十斤棉种,可即便是如此,那些人大都也是感恩戴德的。

“公子,咱们就这么把种子给了他们,白给了?”

又一次,在送出了二十斤“施字棉”的种子后,刘裕有些心痛的说道。

“怎么是白给呢?”

施奕文笑道。

“那一袋种子,咱们可是收了一两银子的。”

种子当然不是白给的,给孙兴旺那些附近的百姓,是要约定收购的“定点种植”。至于给外地人,那些种子都是有价的。

“现在如果他们种咱们的棉花,收成了好了,那咱们石台庄将来不论是推广什么种子,他们都会相信咱们,将来啊……”

朝着外面看了一眼,施奕文笑着说道。

“咱们石台庄,就是大明的良种繁育基地,到时候,那些种子就会从咱们这里被推广到整个大明,各地的百姓也能从中受益,当然,咱们也能挣到不少银子,毕竟,百姓自留下的种子是会退化,他们留不好种,产量就会降低,咱们只要做好良种的培育,这地里头就有挣不完的银子……”

就在施奕文的话音落下的时候,那边有仆人禀报道。

“少爷,有从南边过来的客人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