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240章 办个船厂(第一更,求支持)

伴随着带锯机运转时的轰鸣声,曾经需要费上半天功夫才能锯开的硬木,就那么轻而易举的变成一根根路轨。

路轨刚被锯出来,就被抬到那边的焦油池中,只要浸泡上两天的煤焦油,再晾干就可以直接运到工地上。

这个时候,整个木料厂里的气氛是诡异的,厂里的近两百个工匠,无不是陷入了沉默之中,圆锯机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他们对力量的认知。

曾几何时,最费时费力的工作,因为机器的介入变得不值一提了。

“这,这未免也、也太快了吧……”

咽了口口水,李木匠突然有些悲哀的发现,他原本最得意的功夫,在这台带锯机的面前,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甚至是可笑的。

“李老哥,咱,咱们的别、别从今以后,都,都找不到活干了吧。”

看似随口的一句话,却道出他们之间的担心——往后,他们还有活可干吗?

“谁、谁知道呢……”

李木匠的语气显得有些犹豫,黝黑的脸膛上没有一丝血色,那握着烟袋的手也在颤抖着。

注意到周围气氛的变化,施变文立即出言安抚道。

“大家放心,别说是一台机子,就是十台、二十台机子,也抢不走大家的活。”

其实从一开始,施奕文就想到带锯机对工人的冲击,它会取代很多工人,但也就仅限于此了。机器对生产力的提高,会伴随着大量的失业和大量旧工匠的“改行”。

“非但不会抢走大家的伙,甚至还能让大家挣到更多的工钱,毕竟,从现在起,最费时费力的锯木头已经改成机器干了,大家不需要再用上一天甚至几天的时间,先锯木料,然后再打造木器了,往后大家需要造什么,可以直接用厂子里抽锯出来的木方,这样大家伙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干木匠活不是?”

施奕文这么一说,原本还是满面忧色的众人,才算是想通一点,而李木匠则随口说道。

“就是就是,往常这活都是孩子们干的,成天就在那拉大锯了,现在好了,还能多学些手艺。”

“瞧你说的,这锯不拉,怎么能锯直了……”

“有了锯机,还愁什么锯直不锯直,你瞧这锯的……多直!就像尺子量出来的一样。”

……

伴随着工人们的话语,施奕文笑了笑,他知道这些木匠至少现在已经接受了这一切,至于将来……将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看着那台运转的带锯机,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这里还会再安装几台带锯机,等到所需要的木轨完工之后来,这家工厂的将来又是什么?

突然之间,施奕文站在那里愣住了,这是他必须要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家木料厂不可能永远只是生产木轨,毕竟,木轨最终会换成铁轨,至于枕木的需求,眼下就那么几十里路而已……

“要不然,建个船厂吧!”

朝着卢沟河的方向看,施奕文自言自语道。

办个船厂,似乎也是不错的主意,从卢沟河可以直接到三角淀,然后入卫河到大沽,再接着就可以直接出海,卫河,就是后世的海河,与二十一世纪不同,这个时代的卫河也好,卢沟河也罢,都是河宽水阔,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上千吨的轮船仍然可以直接驶到天津。至于现在的卢沟河……水深足足有七八米啊。

“确实可以考虑一下!”

是可以认真考虑,当然,现在对于施奕文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把“木轨快马路”筑通。解决了木料的问题后,施工的速度也快了许多,不过只用了十天的功夫,一直以来制约着通车时间的路桥终于筑通了,这条横跨卢沟河的桥梁与传统的拱桥不同,尽管它同样是用石块砌筑的桥墩,但是桥身的结构却是木制的“豪式桁架”,尽管现在是木桥,将来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更换铁质的桁架桥身。

“六个月,能造成这座桥,也算是奇迹了……”

置身于桥梁上,施奕文对李瑞芝说道。其实,也就是修建桥墩最费时的,木质的桁架桥身,前后不过只用了几天的时间。

“确实挺快的,就是这木桥不持久啊。”

李瑞芝又一次提醒道,何止是木桥,木轨同样也是,都是不能耐久的。

“没关系,先用上几年,等以后咱们再换成铁桥。”

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大洋彼岸最初的那条太平洋铁路,除了路轨是铁的,桥梁全都是用木材建的,充分发挥了其丰富的森林资源,甚至就连高达几十米的桥墩也是用木材搭建,然后慢慢的改建成铁桥,有时候,不得不佩服那些资本家的算计,毕竟木材是最廉价的原料。

既然太平洋铁路都可以用木桥,这里自然也可以,只不过因为木料是从辽东运来的,成本确实高了点。

“致远,咱们这路什么时候通车?”

相比于施奕文在心里的胡思乱想,张维良显然更关心通车的问题,毕竟,尽管他曾在工厂里看过在木轨上试运行的“列车”,但是厂里的试车不等于在这路上,不在路上跑上几圈,怎么着也不放心,毕竟,当初施奕文说的可是这样的路上,可以拉上几万斤甚至十几万斤货的。

“总得挑个黄道吉日吧!”

施奕文笑着说道,

“现在厂子里已经制出了四十多辆平板车,依我看,还可以再造几辆客车,门头沟这边不好说,将来张家湾到京城,肯定有这方面的需求,客货运输两不耽误。”

“致远所言甚是,运货是运货,拉人是拉人,都能挣到银子。”

因为这些年英国公府专注于经商,对于挣钱做买卖,张维良自然不排斥,实际上,在大明上下,没有任何人会排斥经商挣钱,无论是宗室也好、勋臣也罢,官员士绅以至于宦官,无不是纷纷直接间接从事商业,无商不富对个人同样也是如此。

“那就这么定了,这边……”

朝着京城的方向看去,施奕文说道。

“我看通车仪式,可以换个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