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215章 分散(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两天后,施奕文一回到工厂,就立即组织工厂开始制模生产压水井的铁井头,与在深州时用砂模铸造不同。因为需要大规模生产,所以改用铁模铸造。

铁模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出现在铁范铸造,其中有铁农具范,制作精巧,构造完善,工艺水平很高。直到现在各地铸锅、铸农具等大规模铸件时,也都是用铁模。

因为压力井原本就没有什么技术难度,有了模具以及充足的铁料,不过只是一天的时间,就铸造出了数百个。

“现在一天可以造的600个,按这个产量的话,一个月差不多可以铸两万个……”

沉吟片刻,施奕文摇头说道。

“产量还是低了些,既然是救灾的物件,要赶着天时,这样再增加一些模具,让工人加加班,争取一天造2000个以上,这样一个月就能造六万个……即便是六万个,也还是不多啊。”

施奕文长叹了口气,这个时候,他更加怀念另一个时空里,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工业能力了。

“北直隶百姓又岂止百万户,受灾的百姓差不多有几十万户,哎,只能说勉强够吧!”

个人的力量总归是有限的,一家工厂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即便是把卢沟铁工厂全部的产能都用上,也不可能满足北直隶的需求,面对这样现实,施奕文也显得有些无奈。

“公子,即便是造出六万个,也能活民不下数百万,这也是大功德了,”

徐思诚看着神情无奈的施奕文说道。

“况且,你不是让书楼那里刻印《压水井法》了吗?想来不出几年的时间,这压水井必定会风行于世的。到那时天下苍生也能从中受益。”

天下苍生……徐思诚的话,让施奕文想到了几十年后的崇祯大旱,陕西几年不雨的旷世奇旱,靠着井深只有不到十一米的压水井,有用吗?

不过随后,他又想到另一种可能,也许再过几十年,在自己的努力推动下以到时候技术水平,兴许都已经可以打出深井用蒸汽机,甚至柴油机抽水了。到那时机井的深度可以达到上百米。

“但愿如此吧。”

默默的点点头,施奕文看了一眼图纸,然后说道。

“现在咱们厂的铸造成本是多少?”

“回公子,一个井头用铁三十一斤六两七钱,一斤铁市价是一分银子,虽然咱们厂用的遵化铁厂的铁,成本比市价低上五成,不过在计价上,仍然是按市价采买,所以铁价就是三钱一分六厘加上化铁用焦以及工费,一个井头的成本不超过四钱二分,我初步定下的出厂价是一两一钱五厘。”

在徐思诚一一道出井头的总体成本时,施奕文深思片刻,然后说道。

“我们的成本不到五钱银子,是因为我们的化铁成本低,我深州的时候算过,民间的铁匠铺铸造,成本不会低于八钱,我们卖一两一钱,铁匠铺的利润就会少很多,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他们把就近生产,在短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百姓受益,所以,我们可以把出厂价提高一些,这样,铁匠铺有利润,他们才会纷纷铸造的井头,他们从中获利的同时,才能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有时候,产品定价并不一定会遵循市场规则,就像二战时日本为了动员民营企业生产军火,把武器价格提高了一成,以激发民企生产军火的热情。而在备战时期,国家向地方动员线采购武器的价格,甚至有些产品是用一倍于正规兵工厂的高价。

现在施奕文提高价格的目标,是为了增加“小企业”的利润,让他们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井头的生产制造中,从而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我明白了,这样的话,井头的最后售价差不多就是二两,再加上打井的费用,应该不会超过二两三钱……百姓们差不多也能负担得起。”

点头表示赞同之余,徐思诚又说道。

“公子,估计到时候各地会需要很多铁,我看铁厂那边的产量可以增加一些,毕竟一个井头要几十斤铁呢,千百万户人家,要是家家都打井的话,到时候需要的铁可是个天文数字。”

“嗯。”

轻应一声,施奕文笑了笑。

“其实,咱们通过卖铁也可以获得不菲的利润。”

其实也就是随口一说,相比于井头获得的利润,施奕文反倒更看重压水井给天下百姓带来的诸多好处。

“等到北方百姓家家户户有了压水井之后,北方百姓就不再纯粹靠天吃饭,小旱无忧、大旱糊口,到时候,咱们的棉布等产品的销量,也会有所增加,嗯,甚至……”

突然,施奕文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先是沉默片刻,然后又说道。

“甚至咱们还可以制造肥料,有了肥料的帮助,不但作物的产量可以成倍的提高,甚至一年两熟也会非常普遍,冬种小麦,夏种玉米……”

想到后世黄河两岸常见的一年的两熟作业,施奕文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空间里农牧研究所里的农作物标本,也许今年就可以把那些标本取出来进行繁育。那些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标本,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只要慢慢的繁育,不出几年的时间,肯定可以成倍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制造肥料?”

对于玉米,徐思诚并不陌生,它御用的谷物,最初可能只是在上林苑嘉蔬署这样的地方种植,但是现在已经逐渐传入民间,虽然有些稀罕,但却也能吃得到。相比之下,他更好奇肥料是怎么制造的,之所以会这么好奇,是因为他知道,施奕文口中“制造”的含义。

“难不成,肥料也能像其它的东西一样,在工厂里头制造?”

诧异的看着施奕文,徐思诚的语气中尽是怀疑状。

“嗯,差不多吧,有一些矿石通过简单的处理之后,是可以当作肥料的,甚至就连同咱们硫酸厂的矿渣,也可以用来制造肥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