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205章 膛线(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改进它。

在接下来的两天中,施奕文和赵士祯一同认真的研究起了“掣电枪”。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气密性,尽管它的在射击时泄出的火药燃气比想象中的要少。可是仍然对射程造成了影响。

为了解决气密性的问题,从加工工艺上来说,以这个时代的标准自然是没有改进的余地了,除非施奕文把它们拿到空间里,用现代机床加工。最后思来想去,也就是在子铳前方增加了一个牛皮环,以期尽可能增加气密性。尽管效果比不上橡胶,但总算还能起到一点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需要增加膛线。

膛线,任何一个稍微对武器稍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膛线的作用。膛线可以说是枪管的灵魂,膛线的作用在于赋予弹头旋转的能力,使弹头在出膛之后,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

在枪管内增加线膛不算很新奇的,早在几十年前的火绳枪时代,就已经有了线膛枪,只不过那时膛线是直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前装弹丸方便。很快又发展出螺旋膛线,与滑膛枪相比,线膛枪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射程大、精度高,与有效射程不超过百米的滑膛枪相比,线膛枪可以在两三百米外准确的击中目标。

膛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在历史上,它从未得到普及,倒不是因为拉制膛线困难,毕竟无论是在北美或者欧洲猎人们使用的都是线膛枪,它没能普及的最大问题是装弹困难。线膛枪之所以能射得远,射得准,是因为子弹在出膛前需要沿着膛线旋转,这就要把子弹嵌入膛线才行。这也就造成了装弹困难,甚至必须要用蛮力打击子弹使其变形镶入膛线,甚至有夸张的说法要用锤子锤进去,尽管后来通过子弹包裹皮革的解决了问题,但是它的装弹仍然比滑膛枪慢很多,甚至是不可以忍受的慢,因此在很长一阶时间于军队中都只是小规模的装备,仅仅只是用于狙击。

不过,对于后装的“掣电枪”来说,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它是后装枪,自然不需要考虑包裹皮革之类的问题,只需要制造出合乎口径的子弹,就足以满足需要。

但是,想要有膛线,必须要先制造出膛线机。

“要把膛线弄出来!”

打来掣电枪之后,看着光滑明亮的枪管,施奕文自言自语道。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头,制造膛线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工艺,甚至需要最复杂、最精密的设备,可实际上,对于工科生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在金属加工中有一种“内花键加工工艺”,就与拉制膛线的工艺相同。而应用在膛线上,只需要设计一种巧妙的拉床,将往复和旋转两种运动方式同时赋予一把特制的拉刀——这很简单。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施奕文就拿出的膛线拉床所需要的图纸。纯机械式的拉床的结构很简单,不需要油压机。

一块充当导轨的钢板、一个固定的枪管夹具、一个沿导轨往复移动的拉刀台。再加上一个将圆形转盘的旋转变成往复运动的连杆,就构成了原始的机械拉床。圆形手摇转盘即便可以用人力,也可以用皮带连接水力传动轴。这样也就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了,当然现在并没有这方面的需要。

唯一困难的是如何让拉刀旋转,和内花键加工工艺中要求的一样,枪管是加工过程中必定是固定的纹丝不动的,加工旋转的膛线只有让拉刀旋转,而内花键加工工艺中,同样有加工旋转内花键的方法,只需要在拉刀后方增加一个齿轮,一截齿轮导轨,齿轮导轨上方连接呈固定角度倾斜的导轨。在拉床的往复运动中,通过齿轮导轨在上方倾斜导轨的作用下,上下移动导轨驱动拉刀后方齿轮旋转,如此一来,也就得到了所需要的往复和旋转两种运动方式的拉床。

原理很简单,任何接触过内花键加工工艺的,都知道它的原理,所需要只是将推动拉刀的油压机换成简易的机械能。

相比于设计,制造膛线拉床的无疑更费时一些,如钢板等材料,都是施奕文从空间里取来的。即便是如此,仍然用了三天的时间,其实用熟铁或者加厚的铸铁也行,只是施奕文并不愿意浪费太多的时间。

三天后,站在靶场上——其实就是一面堆放着沙袋的厚墙,站在100米外,

瞄准、调整呼吸、扣动扳机……

伴随着燧石撞击火台时的脆响,焰火于火台升胖的瞬间,“砰”的一声,枪身猛后座,撞得施奕文肩膀有些发麻,一团白色的硝烟从枪口涌出。

几乎是在枪响的瞬间,赵士祯从一旁向前跑去,跑到墙根沙袋前方的木靶,看了下靶子,木板上赫然打出了一个洞,他立即大声叫喊道。

“打中了,打中了……”

只有靶板,没有环靶,甚至就连同靶板也有6尺高、2尺宽,差不多就是一个人形大小。按照“出厂标准”,“迅雷铳”能在20丈十发九中,打到靶子就算是合格。这样的标准按照简直低得有些令人发指,但是也是这个时代的“高标准”了。

现在,用这样的靶子测试线膛枪肯定不行,想了想,施奕文让人取了张纸和圆规,工厂学徒班已经开始使用圆规、尺子之类工具,都是施奕文从空间里带出来的。

在施奕文制作靶纸时,赵士祯疑惑道。

“这是怎么?”

“靶纸,专门测试精度的。”

不等靶纸上面的墨汗干透,施奕文就让人钉在了靶子上,然后下撅枪托,在他的建议下,“掣电枪”已经变成了长枪,至于短枪……有几支用着就行。

至少现在还没有。

再次瞄准射击……

当赵士祯再次跑到靶前的时候,他盯着靶子愣了好一会,直到施奕文喊着的时候,他才大声答道。

“八……八环。”

这岂不就是传说中的“百步穿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