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148章 铁厂(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二天一大早。

看着燧发枪上装着的刺刀,戚继光半晌都没有说话,与张鹏举兴奋的拿着装上刺刀后足有七尺长的燧发枪比划着不同,他只是盯着施奕文。

“怎么样,致远可考虑清楚了?”

看着戚继光,施奕文愣了愣,考虑什么?昨天晚上喝酒没喝过你们三好吧!

“只要你能解决北铁不堪使用的问题,而且燧发枪价格合适,吾保证从你这采买不少于三万支,以后每年不少于万支,到时候吾再去助你联络兵部,每年至少五六万支燧发枪,总是可以的。”

面对施奕文的迷茫,戚继光直接抛出了利诱。

“我这没工匠,造不出来。”

“想找工匠又有什么难的,德培,你晚回去两日,今天去城里王恭厂,寻几百个擅长造铳、炼铁的匠户,替他们把匠班银付了,让他们来这。致远,你看这样如何?”

“可,戚帅,我大明准私人造兵吗?”

“高皇帝定《大明律》时只禁盔甲、强弩,何时禁过鸟铳?”

呃……这样也行,面对戚继光不容人拒绝的态度,施奕文苦笑道。

“戚帅是强人所难啊!”

戚继光倒也没有解释,而是长揖道。

“为九边安靖,为大明百姓,有劳致远了。”

面对这样的重托,又怎么能拒绝呢?

原本要到年关了,刚忙活完的施奕文还没有想歇口气,就随着赵士祯一同去了遵化,那里是北直隶冶铁的中心,其官营民营的铁厂有十余处,冰天雪地的赶了三天的路后,一行人终于赶到了遵化,刚一到地方,施奕文就看到了连绵的炼铁炉,铁炉喷吐着浓浓的烟雾。

“东家,那座铁厂,就是咱们家的铁厂。”

在施奕文到遵化之前,就已经先让吴才过来,直接买了一家铁厂。

“致远,你这是准备大展身手啊!”

来到铁厂,看着两座至少能炼一两千斤铁的炼铁炉,赵士祯不禁感叹道。对于凭着一副扇面“以善书徵,授鸿胪寺主簿”的他来说,反倒有些羡慕施奕文的忙碌,毕竟,他在鸿胪寺也就是个无所事事的闲职。

“士吉,兵器首重原料,原料精良了,兵器自然精良。况且事关九边安危,由不得我不认真对待啊。”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施奕文并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原本他只以为,只需要把煤炼成焦,然后直接炼出铁来。对此,他早就有了准备,早就在图书馆里抄了一本《土法炼焦》的书。

炼焦并不仅仅只是建一座炼焦的炉窑,而是要从选煤开始,在选择合适的焦煤,然后还要检验煤质,甚至还要洗煤,这一道工序倒不困难,有口大锅,有水就行。

幸好遵化本地煤质不错,用来炼焦倒也合适。

在炼焦的炉窑建成后,开始封炉炼焦的时候,从京城过的铳匠也到了铁厂里头,其实原本的张四喜是应该到石台庄的。因为去庄子时,施奕文已经到了遵化,他才会一路跟过来。

见施奕文的时候,他鞠着腰身,显得很是恭敬。虽然说他是官场的匠户,可现在每个月只要缴纳6钱的匠班银﹐就可自由经营﹐不用再服匠班役。这会有人愿意替他们缴匠班银,他反倒有些不乐意,毕竟,自己干活挣的银子更多。

“劳你赶这么远过来,实在是不好意思。”

见张四喜赶了几百里追到这,施奕文自然要客气些。

“施公子,其实小的这次过来,是想替大家伙回了公子的好意。”

“哦?”

施奕文的眉头一跳,不解的看着他。

“公子恐怕会说,我等不识好意,毕竟公子替我们缴了匠班银,可是公子有所不知,一个月6钱的匠班银看似不少,可四年才轮一班三个月,也就是不到二两银子。平常我们在自家的铺子里干的话,一个月少说也能挣个五六两银子。所以公子的好意,我等心领了。”

听着张四喜的解释,施奕文算是回过味来了,他们是觉得给自己干活挣钱少。这匠户也不等于官奴,看来是自己理解错了。

“张老丈恐怕是理解错了。”

施奕文看着他笑道。

“我请你们过来干活,一样的按工给钱,这么说,你们给工部做鸟铳都是算钱的?”

一听按工给钱,原本态度坚决的张四喜脸上立即浮现出笑容来。

“回公子,这造鸟铳的工本,都是工部核算好后,按价码付给。每铳一杆用铁二十斤,用银二钱;炭一百七十斤,用银七钱三分;炼胚打板六工,用银一钱九分;卷筒六工,用银两钱一分,内加钳手银一分……”

听着张四喜的解释,施奕文的眉头慢慢的收紧了,倒不是因为其它,而是因为其中不合理的工时、工价。

“……造一铳需要用三十四工,工料价银三两二钱五分,其中工价钱二两三钱二分。”

张四喜说出这些工价的时候,施奕文笑了笑,对他说道。

“这样,张师傅,你先下去歇着,明个咱们再好好的谈谈工价的事情。”

“公子,这都是工部核算的工价。”

临走的时候,张四喜特意强调道。

“我知道,张师傅你先歇着。”

来自现代的施奕文,对于成本极为敏感,尤其是成本的结构。在他看来这个成本显然是不合适的。待张四喜离开后,他看着赵士祯说道。

“士吉,你怎么看?”

赵士祯是明代的火器专家,尽管现在他只是刚接触火器,但对于这方面他确实有自己的专长。

“致远觉得的贵了?”

“怎么能不贵呢?工部一支鸟铳才不到三两,咱们卖三两五钱,也不见得能挣着银子,工部造的东西又不算利润,咱们可不行。”

吴才在一旁随口说了句,然后笑道。

“公子,你说咱们要是开到四两一支燧发枪,戚帅会同意吗?毕竟,咱们可是多出了不少东西。”

“四两,肯定能谈好,毕竟东西不一样。”

赵士祯在一旁插话道,见施奕文不说话又问道。

“致远莫不是还有其它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