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127章 琐事 (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日上稍头,感觉胃像火烧似的施奕文是渴醒的。醒来后,仍然觉得脑袋有些发朦

好像昨天,是寇芸把自己送上床的。然后发生了啥?

这丫头……怎么会在这?

喝酒误事啊!

有些尴尬的从炕上起来后,施奕文瞧了眼还蜷在的被窝里的寇芸,先端着茶杯喝了杯茶,火烧般的胃里才舒服些。

“哼……”

恰在这时,施奕文听到一声不满的轻哼,是小怜。“狐媚子……”

不满的轻声嘟嚷了一句,小怜又乖巧的走过来说道。

“少爷,婢子伺候你穿衣裳。”

尴尬不已的看着小怜,施奕文连忙开口说道。

“小怜,我说过少爷不喜欢人伺候……”

“少爷就喜欢她那么伺候……”

话还没说完,小怜的眼睛里就泛起一层雾来。

“都怪婢子,昨个困倦了,结果,结果了……”

瞧见小怜红肿的双眼,施奕文连忙说道。

“公子喜欢让你伺候,还是你伺候的……”

话一出口,施奕文差点没咬自己的舌头,这叫什么话啊。不过这番话却让小怜破涕为笑,就这样在小怜的服侍下,穿好了衣服后。

等小怜端过洗脸水,给施奕文洗干净脸时,寇芸已经醒了过来,见她醒来了,小怜不满的嘟喃了一句。

“狐狸精,居然,居然勾引少爷……呸,不要脸。”

话未说完,面红耳赤的小怜便匆匆出了屋。

“那个小芸……”

不等施奕文开口,寇芸就从床上做起身来说道。

“少爷,婢子是送到府里,就是伺候少爷,还望少爷往后万万不要嫌弃婢子……”

话说的谦卑可说话时她就那么笑靥满面的看着施奕文,一双美眸中流波闪动。

这小妖精!

“少爷……奴婢两年前就束发戴上簪子了。”

似娇似怨的话音传入耳中,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娇媚,施奕文深吸口气,说道。

“嗯,我知道了,往后……就这样吧!”

“噗嗤!”

瞧着少爷模样,寇芸笑了,捂着嘴的笑了起来。

“不许笑!”

要不是白天,估计施奕文还会再次回到炕上。丢下这么一句话,他就离开了。

有些事情总是无法避免的。

既来之,则安之吧!

当然,要作好防护。幸好药店里东西到也齐全。

走出卧室的时候,施奕文在心里自语着。

接下来的几天,最初的尴尬之后,一切都是顺理成章,这在万历年间的日子过得也比早前多出了一些乐趣。

俏婢、山泉、有点田,有时候,人的日子过的确实非常惬意。

当东家的日子过的惬意,可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日子过得却没有那么舒坦,对于王得功来说,这阵子他几乎成了全村人嘲笑的对象。

毕竟,这村里头,他是仅有的一个,在地里种上了大白菜,却没要工钱的主,别人家凭着劳力换了几两银子,发了一笔横财。相比之下,王得功自然也就成了个“王大哥,你这是到地里啊。”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到地里看看……”

“那有啥看的,不就是菜嘛,我敢说,一场雪下来,地里的菜也就冻得差不多了……”

“这个憨货。”

又一次,往地里去的路上,听着身后的嘲讽声,王得功的心里也有些迷茫了,他并不是个聪明人,只是认死理,他觉得爹说的没错,所以也就认了。

跟着东家种菜,真的没错吗?

尽管心里这么疑惑着,但是很快的,他脸上的疑惑和迷茫之色就消失了。

“要是到了冬天,这些菜都还是好好的,那可是能卖不少钱呢……”

想着连个菜叶都难寻的腊月天,王得功心里的疑惑又被抛到了一边。

东家爷是皇帝封的同知,肯定是有大本事的人,跟着东家准没错,他说的话,也不会错!

当然,尽管王得功心里这么想,却这并不影响庄里人对他的各种嘲讽。这石台庄是皇庄,和普通的村庄不同,村子里甚至连个大姓都没有,庄户大都是早些年逃难过来的,给管庄的太监磕个头,再许些好处,就成了庄里的佃户,彼此间没有血亲,见着笑话说话间总省不掉各种冷嘲热讽。

而现在,王得功就是庄子里最大的笑话。

当然,人们嘲笑他还有另一个原因——王家种的地总比别人多打下一斗半斗的,瞧着不多,可王家也是租着几十亩地种,一年可就多打了几石粮食。

原本的,大家伙就有些眼红这个,而现在王得功又想跟着东家种菜挣银子的行为同样也引起别人的注意。自然的也引起了别人的嘲笑。

大家似乎都觉得这人的想法太多,大家都是庄子里的佃户,原本老老实实的给庄主种一辈子的地就好了,你想那么多干啥?

当年,他爹寻思着和邻庄的孙老爷学种地,当了五年的长工,学着了些本事,多打了点粮食,现在好了,搁儿子这辈,又寻思着想种菜,想凭种菜发家,这种“不切实际的妄想”,自然的也就成了庄子里大家伙茶余饭后的谈资。

“你们瞧着没有,听说他好像去城外的粪场买肥了,一车肥少说也得几百钱……”

“嘿嘿,你没瞧着嘛,人家就指往着种菜发家哪!”

“歪门邪道,他也不看看这天底下那有能放几个月的菜!”

“哎哟,你们没瞧着,这是东家的让种的嘛,当年他爹跟孙老爷学,现在他又跟东家学,当真不愧是王老实的种。”

“呵呵,东家有能耐是不假,可也是从南边过来的,对咱们北边不了解,江南天暖,冬天兴许能种菜,可咱们这天寒地冻的,你就听瞧他瞎白胡,大家伙就瞧好了吧,等到了冬天,有他哭的……”

尽管大家嘴上这么说着,但河边那个高大的四叶风车,却仍然成了石台庄的地标,尤其是那个磨面的风车,更是方便了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亲,原本无论是那碾高梁、小米还是高粱面、麦子面原本都是耗体力的重活,即便是有牲口的人家,驱使着牲口干这样的重活,磨一袋面也得半天功夫,至于没牲口的人家就全靠人力,更是费力费时。在瞧见石台庄用风车碾高梁、磨面,又省时又省力后,附近庄子里的百姓,也纷纷带着高梁、小米、麦子,来这里脱壳磨面,作为管事的刘裕自然从中瞧见的商机,立即收起了钱来,收的倒也不贵,一石粮食也就几文钱,钱不多,也就是个意思。

瞧着从附近赶来排队磨面的村民,庄子里心思活泛的自然看到了商机,一开始只是随意卖点小东西,后来又吸引了附近的小商贩们,虽然卖的是小东西,可这个临时兴起的小集子,却也成了这年秋城天庄子里一道别致的风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