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唐山海行 > 第781章,决心已下

大唐山海行 第781章,决心已下

作者:圏吉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9-11 02:07:18 来源:笔趣阁

江朔伸手轻轻一按,将陈玄礼拉出半截的长刀按了回去,随手一带,将他退回本位,陈玄礼倒是忠心,心中虽然恐惧,却还是跨步上前还想拦江朔。

李泌在从后拉住他道:“陈大将军勿忧,溯之不会对圣人不利。”

陈玄礼何尝不知,但他职责所在,又怎能无动于衷,直至圣人对他轻轻摆手,陈玄礼这才作罢。

江朔走到圣人面前叉手一礼,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锦囊,递到圣人面前,尚不及开口,圣人却一指李亨,道:“给亨儿吧。”

江朔一怔,随即领悟,又毕恭毕敬地把锦囊交给了李亨,李亨犹豫地看了一眼父皇,见圣人轻轻点头,才战战兢兢地从江朔手中接过锦囊。

锦囊不大,里的东西更小,李亨捏到一个小小的方块,他的心脏急剧地跳动起来,他努力想克制,但双手还是止不住地颤抖起来——锦囊中装着的就是那方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

先前北溟子托着玉玺向众人展示之际,人人看在眼里,但之后燕军七子忽然出现,紧接着各方混战,场面越来越乱,北溟子悄然把玉玺装回锦囊交给了江朔。

江朔本待不要,但又恐被尹子奇等人见到来抢,之后他怀揣玉玺仿如揣着热炭,几次想要交给唐皇父子,但彼时燕军重兵围城,能否脱身尚且难说,玉玺放在自己身上总比在别人身上安全一些,江朔这才没有拿出。

此刻大局已安,唐皇父子对自己的疑虑又愈来愈深,江朔这才把玉玺拿出,便是无意皇位之意了,只这一个举动,便可打消二人大半疑虑。

他本意是交给唐皇李隆基,却不料李隆基叫他交给李亨,那便是要传位给他的意思了。

此刻勤王之师有数万之众,李亨执掌的区区两千疲惫已极的飞龙禁军已不能对圣人构成威胁,在不受胁迫状态下,圣人依然让江朔把玉玺交给李亨,却叫李亨大大的惊讶了。

李唐皇室素来亲情淡薄,太宗皇帝兄弟阋墙兵戎相见起了个坏头,又有武后之乱,中宗、睿宗乃至当今圣人,哪个是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李亨之前太子李瑛便是被诬造反,一日内三兄弟皆被赐死,李亨开元二十六年被立为太子,十八年来未尝有一日不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今日父皇突然对他表现出脉脉温情,不禁让李亨大为讶异。

圣人似乎看透了李亨的心思,道:“贵妃已死,朕心如死灰,唯愿入蜀安享天年,亨儿既有匡扶社稷的决心,后面的事就交给你来做吧。”

这时郭子仪上前,他全身披甲,艰难地想要跪倒参拜,圣人道一声免,让高力士扶住郭子仪,郭子仪叉手道:“圣人恕罪,今日虽胜,贼本尚在……”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圣人的身子不自禁地颤了一下,他一定是想到前一日发生之事,郭子仪却未察觉,继续说道:“只怕贼兵纠集援军再度来犯,陈仓区区小城无所依凭,还请銮驾速离此险地,往何处去,还请圣人示下。”

圣人道:“朕此次出长安欲往蜀地去,不料在此地被贼兵阻断道路,今日既得子仪解救,蜀道复通,朕当继续南幸剑南道。”

此言一出,义军大哗,虽然天下形式仍然严峻,但近日新胜,圣人居然还是毫不犹豫地要去蜀地?须知圣人之所以要入蜀,也是杨国忠的主意,蜀地是杨国忠与贵妃的家乡,禁军多是关陇子弟,自然不愿翻越峻岭去南方卑湿之地,这也是禁军哗变的原因之一。

如今圣人不思收复河山,却只顾自身安危,实在叫人丧气。胡人与江湖人士不讲礼法,回纥人与漕帮帮众立刻发出不满的声音。

眼看局面就要失控,李亨终于下定决定,高声喊道:“圣人九五之尊,不可涉险,剑南道有蜀道之险,剑阁崔嵬易守难攻,移跸成都最为稳妥。”

这番话立刻引来了更多不满的声音,以至于李亨之后再怎么呼喊,声音被汹汹民意淹没,无人听得清楚。

江朔抬手一按李亨的肩头,李亨不解其意,却忽感一股暖流顺着肩膀透入脖颈之中,积于喉头愈发炽热,忍不住张口长啸,这啸声高亢如龙吟,惊得数万人为之一惊。

李亨转头看江朔时,江朔手按在他肩头弗昂,对他轻轻颔首示意,李亨再开口时,仿佛觉得自己立于山谷之中,声音嘹亮而不尖锐,字字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李亨说的是:“亨决心已下,某绝不会离开关中,要留在关中与郭将军并肩,与贼誓死血战到底!”

众人虽然一怔,但只是停下来用不信任的眼光上下打量这位十八年来都没什么存在感的太子,李亨向李泌投去求助的眼神,李泌则坚定地点点了头,李亨又吸了一口气,道:“圣人虽然幸蜀,然已封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天下兵马讨贼!”

这明显是假传圣旨,还是当着圣人的面假传圣旨,但圣人却未有异议,李亨显然受到了鼓舞,继续喊道:“并敕封郭子仪、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以灵武为大本营,有天下义士相助,定能平定叛乱,恢复中原!”

这番话显然起到的作用,众人看他的眼神的也变得不一样了,郭子仪不失时机地攘臂高呼:“克复中原,还于旧都!”

简洁有力的口号更有号召力,人们跟着高喊起来,喊声立刻如浪涌般扩散开来,不一会儿城上城下数万人整齐划一地振臂高呼,“克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喊声在群山间回荡,如风暴般席卷关中平原。

制造这场风暴中心却异常的平静,圣人负手不语,太子则似乎震惊于自己的号召力,呆呆立在原地。

喊声良久不息,太子叉手对圣人低语道:“一旦剪灭叛乱,夺回西京,定然即刻迎父皇还都。”

这时江朔已经松开了按在李亨身上的手,李亨这句话轻如蚊蚋,圣人却似乎听到了,面露欣慰之色,道:“如此我便在成都府等你的好消息了。”

圣人回头望向高力士与陈玄礼,高力士跪倒道:“老奴服侍圣人南狩。”陈玄礼也跪倒道:“玄礼唯愿陪伴圣人左右。”

杀死杨国忠、逼死杨贵妃的始作俑者可说便是陈玄礼,他却居然不愿跟着太子,而要陪伴失势的皇帝?江朔心中疑惑,圣人却只淡然说了一个好,他眼睛继续扫下去,张小敬、韦应物等人相继跪倒,表达愿从圣人南下之意。

也有不跪的,那便是不愿离去,想留在太子军中效命之意了,圣人也不责怪,只是平静地看了一圈,竟是愿从者远多于愿留者,不过除了忠心之外,只怕也有人对平叛之战没有信心,今日虽打了个胜仗,但正如郭子仪所说,叛军的实力仍然不可小觑,唐军仍然居于劣势。

圣人点头道:“好,以后便仰赖诸公了。”

语境凄凉,从者唯有伏地叩首,之后便默默起身,护着圣人往城内走去,想必他们无法休息养伤了,今日便会从城南进入蜀道踏上入蜀的艰难旅途了。

李亨对江朔道:“溯之可留在军中助我,便封为……”

他话音忽一顿,江朔身份特殊,封他何职为好?若是实授,他武功了得,定在军中威望日隆,届时就算他无意皇位,也难保其他人为求富贵,助他夺取大宝,但若只是虚封,一则他本人未必满意,二则他故友、部众甚多,搞不好立时就要引发众怒。

李亨尚在犹豫之际,江朔却叉手道:“我本江湖游侠,不懂为官之道,为国讨贼本侠义所当为,领兵打仗朔不及郭将军远矣,对于为官之道更是一窍不通。”

李亨惊异地盯着江朔,几乎不相信他会说出这样的话,问道:“溯之,那……”

江朔叉手不利方寸,道:“臣民在江湖上已可为国效力,至于今天发生的其他事,相信不会有人会透露一个字,太子不必担心。”

这番话可不能让李亨放心,毕竟知情者甚多,这恐怕也是北溟子的计划之一,知道此事的人背景复杂,难以尽数灭口。

江朔道:“不妨事,我自会善后,无需太子劳心。”

李亨嘴唇翕动,还想说什么,江朔却不愿再做纠缠了,道:“朔这便去了。”

说着转身就走,谢延昌等漕帮众人见江朔往城内去,忙呼喊道:“少主要何往处去?”

江朔还不知道庭院里现在什么局面,万不可让江湖弟兄再卷进来,回头道:“诸君在此听候郭子仪将军的分派,万不可有一人擅离,我城中另有要事需要处置,不需跟来。”

这时郭子仪正要安排放弃陈仓,北迁灵武之事,众人只得领命,果然无一人跟着江朔入城。

陈仓关城不大,江朔在城内三穿两绕,便回到了昨夜的庭院之中,眼前的景象却令他大吃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