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唐山海行 > 第767章,早知真相

大唐山海行 第767章,早知真相

作者:圏吉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9-11 02:07:18 来源:笔趣阁

圣人如此说,等于承认了江朔确是李唐子孙,庭院中再次为之一静。

高力士舔了舔干涸的嘴唇道:“就算裴将军你所说的都是真的,也不能证明这小……”他以手戟指江朔,本想说“小子”,但见他眉目中英气逼人,真有几分圣人年轻时的气象,不禁为之气夺,生生把后半句话咽了下去,只含混地说道:“总之,并无证明……”

却听一人道:“人证来也。”

只见裴旻现身的大屋内又走出老少二人,老的是一筋骨强健的老翁,少的是一眉目俏皮的女子。

江朔却认得此二人,原来是南诏大匠柳汲和其女罗罗,他忽想起当时裴旻将柳汲和南诏使团在陈仓,想必后来他们再未进一步,始终等在长安以西,似乎裴旻早知道唐军会丢潼关失长安。

罗罗对江朔欢快地挥手,柳汲却如没见到江朔一般,径直走向圣人,叉手道:“暌违二十余载,圣人安好。”

圣人也认出了他,点头道:“原来是大匠柳汲,你的身子看来倒还硬朗得很。”

柳汲叹道:“老咯,再打不得铁了……”

圣人却没有和他一同嗟叹,冷冷地道:“值此危局,大匠却要与裴将军一同向朕发难吗?”

柳汲道:“我亦不想在此情境下与圣人相见,只是……”他转头瞥了一眼江朔,道:“隐藏真相,似也不公。”

太子李亨终于忍不住冲冲大怒道:“真相,你们所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何不和盘托出,不必再打哑谜了!”

柳汲的情绪却似乎毫无波澜,道:“当年泥捏师大王回到长安,带回了隐太子子嗣的信物,将一块刻有李建成小字“毗沙门”的玉碟斩为两段,半块交给了当年尚是皇子的圣人,半块藏于一方金匮之中。”

说到此处,独孤湘忽然“呀”了一声,在身上一顿乱拍,这金匮朔湘二人在西海龙驹岛地底见过,独孤湘将那金匮携出,揣在怀中,此刻才复想起,却早不知在何时就遗失了。

却见柳汲变戏法似的从怀中拿出那个金匮,双手奉上,圣人接过,微微一怔,道:“金匮已被打开了……”继而点头道:“是了,柳汲你是前任大匠最欣赏的弟子,也只你能打开这金匮。”

柳汲道:“此匮确为我师为太宗皇帝所制,内藏墨囊,需按五行之法开启,若不得其法便会毁去内藏的一切,不过却未传我开启之法,我得此匮时已经被开启了,我儿俭魏告诉我,便是这位江小盟主打开的。”

“哦”圣人不禁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江朔,他轻轻推开金匮,果然并无机关,内里所藏之物江朔早已见过,乃半块玉牒与一沓白藤纸。

柳汲叉手道:“此事涉皇家秘密,柳汲不敢轻窥。”

圣人从腰间蹀躞带上挂着的一皮囊中掏出半块玉牒,与匮中玉牒一对,竟严丝合缝对在一起!江朔观其正面,正是“毗沙门”三字。

圣人并没有检视匮中白藤纸,似是对旁人解释一般说道:“此金匮乃太宗皇帝谕旨前朝大匠所制,据说其中收藏了被太宗皇帝抽换史书的原文,不知道为什么太宗没有把这些原始记载毁去,而是藏于此匮之中,则天皇后曾想方设法要找到此匮,却不想落入了大匠手中。”

柳汲道:“故江湖盟主化名李客,曾藏身军旅为王方翼的亲兵,他知道武后欲得此匮而不利于李唐皇室,便从皇家左藏库中盗走此匮,此后随王方翼从裴行俭出征去了西域,武后自然寻此匮不得了,后李客又机缘巧合受王方翼之托,寻找建成后嗣,故而凑齐了金匮、玉牒、玉玺、后嗣,岂非天命?”

白衣道士李泌道:“这江湖盟主自得了金匮、玉牒,又从西域寻回了玉玺、后嗣,却为何秘不示人,只是把后嗣和半块玉牒托付给了波斯大王泥涅师?”

柳汲看了李泌一眼道:“江湖盟主以侠盗自居,欲安天下而非取乱世间,他迎回建成子嗣原不是为隐太子打抱不平,而是见不得武氏代唐,后见女皇还政李唐,后代中又有圣人这样的英才,便觉若揭露此事反不利天下安定,故将此事隐藏了起来。”

高力士叱道:“此等秘闻,柳汲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柳汲未答话,却是圣人开口了:“此事是李客亲口对朕讲的……”

江朔忽而想起当年李邕所言屠尽遣唐使船四百东瀛人后,将建成后嗣送回长安,难不成这送还之人就是李客?李客是李邕之前的盟主,他们二人是何等交情已无处探寻真相了。

只听圣人道:“当年遣唐使大使包藏祸心,欲携隐太子苗裔离开唐境,我命金思兰秘密追杀,不过月余,金思兰带回一人。”

独孤湘道:“便是朔哥的阿耶?”

圣人却道:“来者自称李客,言已追回隐太子后嗣,如今李唐复兴,他不欲天下复乱,故隐其秘,但后嗣无辜不忍送他赴死,不能告知斯人下落。李客倏忽来去如鬼神变化,当时亲见之人唯金思兰、柳汲而已。”

原来圣人早知此间真相,难怪裴旻戳破当年之事,圣人也不甚意外。

江朔忍不住插嘴道:“所以圣人后来招太白先生入京,是想看他是否是隐太子的后嗣吗?”

高力士呵斥道:“小子无状!”

圣人却不以为忤,道:“我原不知李白是李客之子,贺知章举荐后访其出身自然知之,招他入京一则爱才,二则亦是好奇,见之果然和当年李客一般的侠客模样,我便知他绝非隐太子之后了。”

李泌打一道稽,道:“福生无量天尊,此人确可称高义,只是裴将军与大匠此刻旧事重提,不觉愧对李客当年的厚意吗?”

裴旻道:“今时不同往日,当年一枚闲子,却正是解如今困局的妙手。”

圣人冷笑道:“你是说朕老了,昏聩了,不配做大唐之主了。”

李泌却不以为意,道:“当年是非曲直早已无法评判,圣人子嗣中自有贤才,隐太子的后嗣流落江湖久矣,如何懂得帝王之道?”

裴旻笑盈盈地看着太子道:“若是太平盛世,太子或可为贤主,只是此刻天下板荡,需得有英主,方可脱胎换鼎,再造乾坤。”

“脱胎换鼎,再造乾坤”乃是道家术语,李泌自然听得懂,不禁仔细打量江朔,道:“这位小兄弟看年齿才过弱冠,便是天纵英才,又有几分历练,何以服众?”

太子李亨已四十有五,江朔才他一半年纪,李泌笃定这青年没有什么真本领,不过是为裴旻野心所驱使,不自量力来夺皇位,李泌为人思虑周密,今日太子向圣人逼宫,他早做了万全的准备,在院外备下五百精兵,只待裴旻稍有疏怠,便发号令让伏兵入内擒杀几人,任他是什么大唐剑圣,也叫他死于乱刀之下。

裴旻转向李泌道:“长源幼年早慧,有神童之名,怎得今日反而看不起少年郎了?”

长源乃李泌之字,李泌与裴旻并无交往,却不料他竟知道自己,李泌隐隐有些不安,《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刻裴旻知己,而己不知彼底细,他也变得不那么笃定了。

裴旻不管李泌脸上神色阴晴变化,转回对圣人道:“圣人处庙堂之高,不知江湖之事,溯之虽然年幼,却得江湖豪杰倾心归附,现任江湖盟主正是溯之,更兼漕帮帮主,为天下船民之主。”

高力士厌恶道:“泥腿子的头子,又有什么可夸耀的?”

裴旻道:“如今唐军数败于贼兵,军力损失殆尽,要另募新兵,江湖、漕帮正是源泉所在。”

李泌道:“岂曰无兵?近有灵武朔方军,远有安西、河西之兵,各路勤王之师多忠臣,怎能服这位小兄弟?”

裴旻道:“长源所言不错,只是你不知道溯之与各镇军使都是老相识了,非但相识,更是一起出生入死,要说军中威望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说着他把江朔助哥舒翰夺石堡城,助程千里与尉迟胜平于阗叛乱,助高仙芝从怛罗斯全身而退等故事一一道来,更有早年间助郭子仪逃离河北,助韦坚治水等事。

李泌不可置信地望着裴旻,他知道裴旻所言必有依凭,却无论如何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二十几岁的青年能有此能际遇,他心中暗道为今之计不管真假,只管杀了裴旻、江朔等人方可绝了后患。

他忽然抬手往空打出一支响箭,同时一拉李亨将他护在身后,只不过李泌是一介文士不会武功,动作笨拙可笑,高力士与陈玄礼不知李泌是何用意,但知必然有变,二人立刻各抽兵刃挡在了圣人身前,二人乃是武官,架势自然强过李泌,只不过以他们的身手,在场的武林高手要从他们夺过圣人何太子实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叫人意外的是,忽有一枚飞石打来,响箭不及鸣响,便被击落在地,却听一人笑道:“白衣山人想玩个撒豆成兵的把戏,只不过这院子太小,太多人入内怕是要扰了圣人的清净。”

众人循声看去,却见又有一人从大屋中走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