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祸害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流放儒生去关外,大喊不要啊!

噗呲!

李渔一刀戳进了自己这白皮西夷狗的脖颈处,冷笑道:“我的狗我已经杀了,你们想要对他明正典刑,尽管让锦衣卫的人把他拖走便是。”

在场的儒生猝然一惊,皆没想到李渔会直接杀了眼前这白皮西夷人。

“既然是一条狗,权且就当疯狗咬死了这举子,先上报再做处置吧。”

而在场的锦衣卫见此则也就没再继续追究此事。

但也因此,这一幕让随后跟来的儒生张溥瞧见后,更加地难以接受。

他没想到真的有汉人在拿外夷当狗,也没想到这样的汉人还竟已操控外夷去诛杀不与他观念相同的人,关键在杀外夷时竟也真的当屠狗一样轻率而毫无心理压力。

“学生张溥疏请陛下恪守祖制,礼待外夷,以彰显圣人仁德之道,并下诏严禁蓄外夷为奴,而致使外夷生怨;且勿擅改科举旧例,而坏天下取士之制。而使滥竽充数者,充溢于庙堂之上,大坏朝政!”

张溥则在接下来敲了登闻鼓,且在敲完登闻鼓后,就如此奏禀起来,意在谏阻皇帝这样做。

张溥在江南颇有文名,崇拜他的儒生有很多。

此时,跟他一起来陈情的儒生就有不少。

这些儒生都和张溥一起陈词着,要求天启恢复祖制,别再尊汉贬夷。

天启知道后,雷霆大怒:“他以为他是谁,还在这里要求朕礼待外夷,外夷又不是朕臣民,朕又不是他外夷的奴才,他外夷有什么资格被朕礼待?!”

“还要朕恢复科举旧例。这些举子都是只会照着朱子的意思写几篇通达的时文的人,就跟朕造出来的一个模子的器物一样,用处没什么区别。”

“全部录取和只录取一半可以说都一样。”

“真是一狂生!”

张贵在一旁提议道:“正好如今在关外东北一带,因气候持续变冷,故而没有多少汉人百姓愿意移居那里,而那里又地广人稀,很是需要足够的人口用作开矿修路筑城等用,自然也就需要教化当地的夷民为汉民,同时这也算是瓦解建奴的方式。而现在,既然这些人还坚持要待外夷与仁德,不如就流放他们到这些地方去,与当地夷民配种,顺便加速这些地方的汉化。因为据户部调查所知,关外东北一带的原始部落中,许多夷民壮丁受建州女真迫害而大量减员,至少现在那一带的夷民多为妇孺,如今正需要流放一些汉人男子去配种,顺便同化为汉民。”

接着,张贵又道:“顺便也繁荣一下大明的文化。据臣所知,文人士大夫越是被流放,所创作的诗词文章就越是能优秀,苏轼要不是一直在流放的路上,也写不出那么多名篇。”

“陛下,我大明要想真正中兴,在文化上也还是要争奇斗艳的,毕竟有些佳作对加强内部民族意识也是很有帮助的,甚至比朝廷用苦口婆心的官样文章讲有用的得多。”

天启颇为赞同:“这是个道理。那就传旨,将这些再扰朝政者,皆贬去辽东与咸州一带!不得带家卷,着当地有司对其配属夷女为官妻。”

“遵旨!”

……

“什么,要流放我等去关外?!还要娶夷女为妻,教化夷民?”

张溥听到旨意内容后,如被人狠狠锤了一拳,退了几步。

“不是娶,是有官衙配种!”

来宣旨的内宦强调了一句,就道:“你们这些书生,抬不了挑不了,除了拿身上那玩意儿戳几个夷女,教化几个夷汉混血人变成汉民外,还能做什么?难不成还想不要那玩意儿,进宫抢我们的活儿?”

张溥抖着唇齿道:“真要这么说,学太史公受宫刑之辱,也比被强配于夷女为夫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朝廷这样对待我们,是有辱斯文!”

“少废话!看看你们各自的身子骨儿,干的了宫里的重活吗?”

这内宦说后就离开了这里。

张溥是真没想到朝廷会这样处置他们,竟要他们去和夷女组建家庭,教化新生儿为汉民,而不是杀了他们。

事实上,张贵建言天启这样做,而天启也没有拒绝,也是跟大明帝国如今的现状有关。

虽说大明在南洋是采取屠光土着再迁移汉民过去的对外扩张方式,但在东北不一样,这里的索伦部包括一些生女真,常被建奴掠夺走壮丁以充实自己的实力,如今大明也需要这些少数部族来充实自己在关外的实力,而不再像以前一样实行羁縻政策。

只是大明如今开发关外比较晚,所能利用的少数部族的部民多以妇女为主,也就只能多迁移汉人男子过去,与之杂交。

正常情况下,汉人男子是不愿意迁移到那苦寒之地去的,也就只能采取流放的方式。

所以,大明朝廷如今对待这些反对新政的士子官绅也就开始变成以流放为主,也算是根据现实情况,将他们废物再利用。

当然,这也正好契合大明眼下主张汉人内部不随意杀戮的主张。

天启十年的冬季自然是非常寒冷的,关外尤其寒冷,卷缩在囚车里的张溥也因此不得不把自己抱得紧了一些,回想起这些日子来的遭遇,再一看这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不知为何,他突然文思若泉涌,很想赋诗一首。

要知道他一向是重视道德文章的,而鄙夷诗词这种过于注重阐述个人情思**的文学形式。

但现在他的确很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先不说别人觉得如何,张溥自己都觉得自己现在所想的诗词颇有些水准。

而在这后不久,张溥就到了一处兵站。

这处兵站名唤开州驿站,眼下因茂山铁矿的开采,这里已驻有五百近卫军甲兵,和民夫一千余人。

只是民夫里有一大半都是从四周招募来的夷民,不少还是当地的生女真。

原因还是之前所提,愿意来这里的定居的汉人很少,哪怕朝廷给的安家费不少。

而张溥的流放地就是这里。

他被安排成了这里的一名看护草料的兵卒。

不过,就在张溥刚被安顿在这里看护草料时,开州驿站的驿丞刘尚辉就领了一群女真和索伦女过来。

这些女子皆面宽腰粗,如这一带常出没的熊一样,但在见到张溥这个白面书生后也还是害羞的丢下了头。

刘尚辉这时对张溥道:“按照自己的身体挑吧!至少要挑三个!这些全都是十六七岁的黄花大闺女。可以给你暖被窝,还能给你下崽,乃至打猎什么的。按照制策司制定的生育奖掖条例,生一个汉化培养到十岁,就能获银十两,两个获银二十两,三个可去关外大城定居;四个可恢复功名;五个可申请回关内。”

张溥则在看见这些块头比自己大几倍的夷女后,瑟瑟发抖地摇起头来:“不要!我全都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