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祸害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六镇总兵上疏,治以谋反之罪!

郭之琮勐把桌子一拍,叱喝道:“你们大胆,竟敢这样威胁本院!”

张雄听后持刀走近问道:“这么说,中丞是不愿与我们一起举兵以清君侧了?”

“倒也不是!”

郭之琮果断秒怂,道:“朝中如今的确有奸臣,要清君侧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能草率,九边可只是你们一镇起兵?”

“自然不是,大同、延绥、固原、宁夏、山西五镇也会起兵。”

王承允回道。

郭之琮听后道:“看来只蓟镇与辽镇、甘肃三镇未参与。”

“甘肃太远,没联络,蓟镇和辽镇皆是他张国舅自己人,自然不会清君侧。”

张雄回道。

“这次朝廷改革卫所制,废军户,诚然伤及到了你们根本,夺了你们役使军户之权。你们六镇起兵欲清君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你们可有想过一旦兵败的后果?”

郭之琮询问道。

王承允道:“岂能未深思熟虑?朝廷兵马无非集中在蓟辽与京畿,我们清君侧,打下京师确实很难,但如今朝廷锐意革新的根源其实不在京师,而在西山,以及在西山工业司名下的工厂作坊,那上百万工匠与百姓。西山那些人本是流民,只是被张国舅这个奸臣给变成了逼迫朝廷改革的鞭子。我们只要屠掉西山那些人,朝廷就没有了变法改革的鞭子,也就没有了动力。”

“正是这个道理。这些流民本就是多余之人,就该全部杀掉,而不使之成为朝廷负担。”

张雄跟着附和起来。

王承允继续道:“另外,除了屠戮西山,我六镇兵马一旦弃守边镇,就能南下如鞑子一样,屠掠关内百姓,亦如安史之乱之事,使朝廷疲于应付,将来待我们杀得天下生民大减,朝廷又不能聚歼我们时,自会招安我们。到时候,我们依然能为国守边。而朝廷则因为生民大减,自不必再需要改革而养更多生民,只怕光是为休养生息都得花费十年以上的光阴。”

“或许待我六镇兵马大乱关内后,鞑子也会再次入关抢掠,到时候朝廷只怕会对自己如今的行为感到更加后悔。”

张雄笑着说道。

郭之琮听后点了点头,又道:“话虽如此说,但你们可想过,朝廷是不是早就也预料到了这一步,且有所应对?”

“哪里管得了这么多!”

王承允回了一句,道:“不管怎样,我们都不愿意如鱼肉一样任其宰割!真要是只靠饷银和养廉银过日子,谁他娘的还愿意在这苦寒之地替他朱家守关!”

“这样吧,你们六镇总兵和我们几个巡抚先上一道本,反对朝廷坏祖制,而撤卫所废军户。朝廷自然明白我们的言外之意,如果他们就此不再坚持这样做,自不必冒着九族之祸去与之刀兵相见,如果他们坚持,再像关内百姓举起你们的屠刀也不迟。”

“毕竟直接兴兵关内,到底会令你们武夫将来的权力更加受限。要知道,五代之乱就是因你们武将乱来导致,结果天下人莫不视武将主政为大忌!现在你们贸然为之,只会让将来武将的日子更加难过。我们毕竟不是鞑子,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做冒天下之大不韪事。”

郭之琮道。

王承允听后想了想道:“反正等其余五镇兵马到达宣府也需要时间,可以先上道本。朝廷若就此放弃撤卫所废军户之想法,自然皆大欢喜!”

因天启和他的宠臣们决定要撤卫所而废军户,对大明军制进行改革,故而一时间也就使得九边战云密布。

大明帝国边军中许多高级官将开始有了反意,蠢蠢欲动。

天启在这不久也收到了郭之琮、王承允的奏本,且对张贵等言道:“三个巡抚,六镇总兵,联名上疏,要朕恪守祖制,不得撤卫所而废军户,最重要的是不希望朕废军户,夺了他们合法奴役军户的权利。母庸置疑,朕要是不答应,他们是会要起兵的。”

“这本就在意料之中。他们如果真要因此起兵造反,朝廷自然也就只能应对这种结果。”

张贵说道。

兵部尚书卢象升跟着道:“关键是怎么应对,天下各卫所的军官自然都不愿意接受撤卫所,而废军户。”

“一旦他们都跟着相应,就不是小部分人引起的动乱。”

“更为重要的是,会导致边事大坏!”

“朝廷之前决定先这样做着,就是为了试探试探这些人,而如今试探的结果很明显,已经有六镇总兵和三镇巡抚在向朝廷暗示,如果朝廷执意这样做,他们似乎就要起兵造反!”

“国朝的总兵到底不是唐朝的节度使,他们和各级官校仍旧是朝廷任命的,故而不一定都一条心。”

爱好中文网

“另外,兵饷钱粮也控制在朝廷手里,除非他们自己变成兵匪,南下劫掠,不然,他们就算起兵也持久不了。所以,以臣看,朝廷最应该担心的是,他们南下劫掠的问题。”

“一旦这样,他们就与流寇无异,且比流寇更难围剿一些。故而,真要继续改革军制,当要防备这些边军变成兵匪流寇!”

吏部尚书袁可立这时说了起来。

张贵点头道:“既然刚才大冢宰言,边军各级官校不一定都是一条心,那不如,直接砸银子先策反在卫所制中获利最小的军户和大部分下级军官,收买拉拢还想建功立业不想背上反贼恶名的中层军官,孤立上层军官!用医护兵凌迟解剖逆犯的法子,层层解剖,区别对待!”

“这是个好法子。九边有督抚、总兵、巡按,各营守备、千总、把总,还有各卫所千户百户,军户与营兵,以及民壮与乡勇,哪里都是想造反,都反对改革军制的。用银子策反和收买不想反乃至不敢反的,倒是比直接派大军围剿更划算,能节省不少粮秣,多花银子比多费粮秣好,还能避免大量边军变成流寇兵匪,进而屠掠生民。”

卢象升附和着道。

袁可立也点头笑道:“臣也附议。另外臣认为,三镇巡抚和六镇总兵的联名上疏,可以先留中,使其处于不明状态,待朝廷瓦解其内部后,再发下谕旨,令他们接受朝廷的安排,如果他们还欲起兵,自然就只能等着被朝廷瓮中捉鳖,治以谋反之罪!”

天启听点头:“就这样办。”

于是,接下来,大明朝廷这边开始利用自己的厂卫系统所拥有的强大情报能力,开始派出多路缇骑校尉去九边联络九边中下层官校,同时,资政学堂也派出候补官员假扮成江湖术士与赤脚医生、侨商等身份进入九边各镇,直接接触底层边军士兵与军户,而借着医治或救济军户的名义,建立各类组织,意在将来好发动士兵与军户,为朝廷出力。

而在明面上,朝廷则什么都没做,也对三镇巡抚和六镇总兵的联名上疏没什么回应,甚至连三边总督和另外几位巡抚被杀的事,也没问。

渐渐的,郭之琮、王承允和张雄等人有些坐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