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1974章 周王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第1974章 周王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50:25 来源:笔趣阁

孔颖达和房玄龄两人,神情都有些无奈。两人的内心,实际上,都是不愿意的,因为没了王灿在,即便是他们在朝中,情况也不一样。

所以,两人是不情愿的。

王灿一看两人的神情,便清楚两人的心思,说道:“总之,你们两人,暂且不必离开。等朝廷对你们的安排,下来后再做考虑。这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不必再议。”

“是!”

房玄龄和孔颖达齐齐回答。

王灿摆了摆手,房玄龄、孔颖达便转身离去。

王灿也是起身,往后院去。

他如今,在后院中有两个女人,一个是李秀宁,一个是杨丽质,这两人如今相处挺好。见到王灿回来,两人都是内心欢喜。

王灿陪着两人说着话,说了一会儿后,李秀宁道:“夫君,在你回来之前,孔颖达和房玄龄曾来找我,说夫君凯旋归来,要给夫君嘉奖。陛下的打算,是准备等夫君回来后,敕封夫君为周王,成为大隋的异姓王。”

杨丽质道:“夫君对大隋,功在社稷,其功勋,是满朝上下,无人能及的。”

王灿轻笑道:“什么周王不周王的,我并不在乎。因为如今,大隋已经到了一个鼎盛的地步。即便是陛下,敕封我为周王,但接下来,我就会准备辞官归隐了。”

杨丽质惊呼道:“夫君,你竟是要辞官?”

李秀宁道:“夫君,你考虑清楚了吗?”

两个人,问法不同,态度也是不同的,李秀宁根本不在乎王灿做不做官。她所在乎的,就是跟随王灿,只要王灿认定的事情,她跟着就是了。

王灿轻笑道:“没什么问题,我已经考虑清楚了。辞官的事情,我已经和陛下说了。估摸着明天,即便是有敕封周王的事情,也没什么,接下便是了。”

杨丽质和李秀宁闻言,便不再多言。

他们听王灿的。

王灿和两女聊着天,气氛也是无比容下,一夜旖旎,翌日清晨,一大清早,王灿便是早早的起床穿戴整齐,便已经往朝中去。

这一日早上,去的人很多。

因为这是大朝会。

朝中的诸多大员,都是在这一日早上,便汇聚在一起,纷纷往朝中去。而王灿一出现时,那已经到了皇城门口的官员,全都汇聚而来。

一个个都到了王灿的身旁,恭敬向王灿行礼。

王灿都一一点头致意。

不过所有朝臣等待时,却有太监先一步来到王灿的身旁,道:“国师,请随我来。”

王灿点了点头。

在所有人等待入宫时辰时,王灿已经是先一步入宫。即便是周遭许多的官员,心中欣羡王灿的待遇,但他们也清楚,这是谁都得不到的好处。

只有王灿才有这个待遇。

其余人,都不可能。

王灿入宫后,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径直到了杨广的寝宫中。这个时候,杨广早就已经起来了,已经是身着龙袍,头戴冕冠,端坐在上方。一见到王灿进入,杨广摆手道:“国师,坐!”

“谢陛下!”

王灿道谢后,依言落座。

杨广问道:“国师,吃过了早饭没?”

“没有!”

王灿摇头回答。

杨广脸上露出一抹喜色,道:“国师,早上的时候,宫中太监,取了一支老山参炖汤。这老山参灵气足,喝下去后,能提升一丝的真元。最关键的是,能养元气。来人,给国师一碗汤。”

当即,就有人取来了一碗汤。

王灿自是来者不拒,喝下了一碗汤,实际上对王灿来说,这样的一碗老山参汤,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的影响,不会提升什么,但是,也不会有什么坏处。

杨广和王灿都只是喝了汤,没有吃另外的饭菜。因为如今的杨广,实际上,对于米饭等的需求,已经是很少了,反倒是对老山参之类的,更加适用。

两人喝了汤后,聊着天,时间很快流逝。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多时,就有一个小太监进入,禀报道:“陛下,到上朝的时辰了。群臣,都已经进入大殿中。”

“知道了!”

杨广点头就回答。

他站起身,便带着王灿,往大殿中去。只是一进入大殿时,杨广却是拉着王灿的手,径直往大殿正上方的龙椅去。

一到了龙椅所在的位置,杨广道:“国师,和朕一起坐。”

“不可,不可!”

王灿摇头回答。

虽说王灿如今,没了什么顾忌,但实际上,还是不愿僭越。

杨广执意要让王灿落座,所以最终,王灿还是直接在杨广的身旁坐下来。这个时候,杨广环顾朝中大臣,沉声道:“国师在大隋立功,功勋卓著,国师坐在朕的身旁,尔等,可有什么意见吗?”

“没有!”

杨林率先站出来说话。

对杨林来说,王灿这都已经即将离开朝堂,所以即便是王灿坐在杨广的身旁,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是持赞同意见的。

随着杨林的表态,其余的朝臣,也是一一开口说话,因为连杨林这样的老臣,都已经认可了王灿,何况是其他朝臣呢?

更何况,前有杨侑的前车之鉴。

如今,更没有人站出来。

因为谁站出来,那就是谁找死。

杨广继续道:“既然都没有意见,那么就说第二件事。国师在前线杀敌,为大隋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而今日,朕论功行赏,敕封国师为大隋周王。”

他的话音一落下,就有人递上诏书。

这样的一个情况,近乎是没有的,不可能说什么皇帝下诏,接诏的人却什么都不做,只等着拿诏书,但王灿不同,杨广也无视了法律规定,所以有了如今的安排。

王灿却没有托大,起身接下诏书,向杨广行礼。

然后,王灿走到了大殿中站定。

王灿站定后,说道:“陛下,臣请辞官。”

“轰!!”

此话一出,顿时在大殿中,便掀起了一股议论的浪潮,无数的官员,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因为一个个都没有想到,在王灿如日中天的时候,竟然要辞官。

太出乎预料了。

在所有人的眼中,王灿如今,依旧是年轻,要左右大隋的朝堂局势无数年。可在一个个猝不及防之下,王灿竟是提出了辞官。

让人难以理解。

一个个虽说议论着,但许多人的内心,已经是活泛开来。

王灿作为大隋的国师。

在国师府,有王灿的佐吏在,便等于是,组建了内阁小朝廷一样,架空了朝廷的三省六部,使得三省六部都成为传话的传话筒,没有权利。

可是王灿离开朝廷,国师府便没了。

朝堂上,也就没了小内阁。

那么朝堂上三省六部的官员,一下就有了权势。从这个方面来说,许多人的内心,已经是无比的激动,内心期待着王灿离开。

因为王灿在,三省六部的大员,始终都无法出头。只有王灿离开,那么朝堂上的官员,才会有发展的余地,才不至于依旧是如今这般被处处压制。

然而,也有一部分官员心中叹息。

因为朝堂上是国师府做主,所以曾经在国师府主政时,国师府也提拔了诸多的官员起来,使得国师府对朝廷的掌控不弱。

当然,这些人都是一心为国的。

他们知道王灿在,那么大隋,便有了定海神针在,不会生出乱子。一旦王灿离开了大隋,接下来大隋的情况,谁都无法预料。

到底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呢?

陛下是否还会修道呢?

所以许多的官员,内心还是觉得忐忑,担心无法处理好朝廷的事情。

王灿环顾周围,他目光所过之处,刹那间,所有人都不再说话。一双双目光,落在了王灿的身上,只听王灿继续道:“恳请陛下批准!”

“准了!”

杨广并没有多言,直接批准

毕竟这是已经议定的事情。

不过杨广却是道:“国师请辞,但国师身上周王的王爵,却不必推辞。国师不再朝中任职,但国师任何时候,想要入朝,直接入朝便是,不必需要任何禀报。大隋上下,任何官员见到国师,便如见到朕一般。”

王灿道:“谢陛下!”

他清楚杨广这些,都是对他的补偿,或者说是杨广对他的感谢。

杨广安排了王灿的事情后,沉声道:“如今国师虽说不在任职,但国师府上的官员,却是不能离开。朕如今,建立内阁。这内阁的地位,位在六部尚书之上,和三省平级,但是,内阁成员,直属于朕,朝廷大小政务,悉数交由内阁处置。”

哗!!

百官又是议论纷纷。

国师府没了,那么国师府上的小内阁也就没了。可是谁都没想到,这国师府消失的瞬间,转眼间,杨广又要成立内阁。

虽说内阁和三省平级,问题是,小内阁的官员,要替杨广处理政务,时时亲近杨广。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内阁的官员,实际上权势依旧比三省更大,这等于是真正的实权宰相。

朝廷主要官员,却是看向杨广。

他们都眼巴巴的望着,因为只有入阁了,那么接下来,才能够主宰大隋的局势,才能够左右大隋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